左延莉,李 虹,韋思羽,申 穎,韋 雪,譚雄燕,吳彩媛,李慕軍
?
廣西全科醫生的數量和分布情況及需要量預測研究
左延莉,李 虹,韋思羽,申 穎,韋 雪,譚雄燕,吳彩媛,李慕軍
530021 廣西南寧市,廣西醫科大學全科醫學院(左延莉,李虹,韋思羽,申穎,李慕軍),信息與管理學院(韋雪,譚雄燕,吳彩媛)
【摘要】目的了解廣西全科醫生的數量和分布情況,并預測需要量。方法本研究中全科醫生定義為:在廣西基層衛生服務機構(包括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鄉鎮衛生院)在崗工作并且獲得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合格證書的人員。2012年全科醫生數據由廣西衛生廳信息中心提供,廣西各地的人口數來自于《廣西衛生統計年鑒》,并對2020年廣西各地人口數進行預測。采用SPSS 16.0統計軟件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采用Arc GIS軟件繪制密度圖。結果截止到2012年底,廣西農村地區全科醫生總數為1 134人,全科醫生擁有量為0.24名全科醫生/萬人,按照1名全科醫生/萬人的最低配置標準,缺口為3 598人。按照到2020年平均每萬人口擁有2、3名全科醫生的配置標準預測,全科醫生總數應為10 344、15 515人,在2012年基礎上需要增加9 210、14 381人。截止到2012年底,廣西城市地區全科醫生總數為773人,全科醫生擁有量為1.47名全科醫生/萬人。按照到2020年平均每萬人口擁有2、3名全科醫生的配置標準預測,全科醫生總數應為1 185、1 777人,在2012年基礎上需要增加412、1 004人。結論廣西全科醫生數量缺口大,城鄉差距大,分布不平衡。應加強全科醫生的培養力度,縮小城鄉差距。
【關鍵詞】全科醫生;數量;分布;廣西
左延莉,李虹,韋思羽,等.廣西全科醫生的數量和分布情況及需要量預測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6,19(19):2252-2257.[www.chinagp.net]
ZUO Y L,LI H,WEI S Y,et al.Number and distribution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and prediction of demand for general practitioners in Guangxi[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16,19(19):2252-2257.
全科醫生又稱家庭醫生,是接受過全科醫學專門訓練的新型醫生,是執行全科醫療的衛生服務提供者,為個人、家庭和社區提供優質、方便、經濟有效、一體化的醫療保健服務,進行生命、健康與疾病全方位負責式管理。全科醫生制度的發展,有利于優化醫療衛生資源配置,形成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城市醫院合理分工的診療模式,為群眾提供連續協調、方便可及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廣西壯族自治區從2000年開始培訓全科醫生,本研究對廣西2012年的全科醫生數量和分布情況進行分析,并對未來需要量進行預測。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來源根據廣西的現狀,本研究的全科醫生定義為:在廣西基層衛生服務機構(包括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鄉鎮衛生院)在崗工作并且獲得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合格證書的人員。將2012年在廣西基層衛生服務機構工作且獲得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合格證書的在崗人員總數作為本研究2012年全科醫生數據,由廣西衛生廳信息中心作為協助單位提供。本研究2012年的人口數來自《2013年廣西衛生統計年鑒》;使用2004—2013年《廣西衛生統計年鑒》中廣西各地的人口數作為基礎人口數據,對2020年廣西各地人口數進行預測。
1.2研究方法由于廣西縣級及以下地區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全部由鄉鎮衛生院承擔,城市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主要由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承擔,因此本研究中的農村全科醫生為鄉鎮衛生院配置的全科醫生,城市全科醫生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配置的全科醫生。農村全科醫生服務人口數=市轄區農村人口數+各縣人口數,城市全科醫生服務人口數=各市轄區人口數總和。相關計算公式為:2012年每萬人口農村(城市)全科醫生數=2012年農村(城市)全科醫生數/該年農村(城市)全科醫生服務人口數×10 000;2020年廣西各地人口數=2012年廣西各地人口數×(1+年平均增長率);2020年農村(城市)按照配置標準配置全科醫生總數=全科醫生配置標準×2020年農村(城市)全科醫生服務人口數;2020年農村(城市)按照配置標準配置全科醫生的需要量=2020年農村(城市)按照配置標準配置全科醫生總數-2012年農村(城市)全科醫生總數。
1.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6.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采用描述性統計分析。采用Arc GIS軟件繪制密度圖。均為雙人獨立分析,對分析結果進行一致性比對,確保結果的準確性。
2結果
2.1廣西農村地區全科醫生的數量、分布及需要量預測截止到2012年底,鄉鎮衛生院全科醫生總數為1 134人,全科醫生擁有量為0.24名全科醫生/萬人,按照1名全科醫生/萬人的最低配置標準,缺口為3 598人。全科醫生缺口最大的市為玉林市,缺口數為538人;貴港市、南寧市全科醫生缺口數超過400人;欽州市、百色市、河池市全科醫生缺口數超過300人。全科醫生缺口最大的縣為桂平市,缺口數為158人,靈山縣、博白縣、貴港市轄區、平南縣、北流市、橫縣的全科醫生缺口數超過100人。按照每萬人擁有1名全科醫生的配置標準,已經達到配置標準的只有桂林市轄區、柳州市轄區,分別為3.94、2.90名全科醫生/萬人。天峨縣、合山市、憑祥市都超過了0.8名全科醫生/萬人;而融安縣、臨桂縣、那坡縣、凌云縣、樂業縣、西林縣、象州縣7個縣都尚未擁有鄉鎮衛生院全科醫生。
按照到2020年平均每萬人口擁有2名全科醫生的配置標準預測,玉林市、南寧市全科醫生需要量都超過1 000人,貴港市、桂林市、欽州市、河池市、百色市的全科醫生需要量都超過700人;博白縣、桂平市、靈山縣、平南縣、北流市的全科醫生需要量都超過300人,貴港市轄區、賀州市轄區、陸川縣、欽州市轄區、合浦縣、橫縣、賓陽縣的全科醫生需要量都超過200人。按照平均每萬人口擁有3名全科醫生的配置標準預測,到2020年廣西農村地區全科醫生總數應為15 515人,較2012年增加14 381人。鄉鎮衛生院全科醫生需要量排在前3位的市為玉林市、南寧市、貴港市,分別為2 183、1 650、1 511人;排在前3位的縣為博白縣、桂平市、靈山縣,分別為602、588、532人(見表1、圖1)。
2.2廣西城市地區全科醫生的數量、分布及需要量預測截止到2012年底,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全科醫生總數為773人,全科醫生擁有量為1.47名全科醫生/萬人,達到1名全科醫生/萬人的配置標準。全科醫生擁有量排在前3位的城市為南寧市、柳州市、桂林市,分別為239、232、106人;防城港市、百色市的全科醫生擁有量較少,都在10人以下;而玉林市、崇左市的全科醫生擁有量為0人。按照1名全科醫生/萬人配置標準,南寧市、柳州市、桂林市、梧州市、欽州市、賀州市、來賓市均達到標準;北海市、防城港市、玉林市、百色市、崇左市都低于0.5名全科醫生/萬人。
按照到2020年平均每萬人口擁有2名全科醫生的配置標準預測,廣西城市全科醫生總人數應達到1 185人,需在2012年基礎上增加412人。全科醫生需要量排在前3位的城市是南寧市、貴港市、北海市,需要人數分別為89、75、64人。按照每萬人口擁有3名全科醫生的配置標準預測,到2020年廣西城市全科醫生總人數應為1 777人,需在2012年基礎上增加1 004人。全科醫生需要量排在前3位的城市是南寧市、貴港市、桂林市,分別為253、127、116人(見表2、圖2)。

表1 廣西農村地區全科醫生的數量、分布及需要量預測
(續表1)

平南縣17144.350.12127162.67325308488471 桂平市28186.360.15158205.21410382616588玉林市123660.800.19538768.731537141423062183 市轄區2681.360.325595.04190164285259 容縣1883.070.226590.83182164272254 陸川縣21105.300.2084125.30251230376355 博白縣35177.700.20143212.18424389637602 興業縣274.470.037283.54167165251249 北流市21138.900.15118161.84324303486465百色市58376.200.15318399.0279874011971139 市轄區319.920.151720.0140376057 田陽縣2534.320.73935.95724710883 田東縣241.810.054044.418987133131 平果縣1047.670.213849.679989149139 德保縣235.550.063437.117472111109 靖西縣961.390.155264.92130121195186 那坡縣019.8802020.6041416262 凌云縣020.1202021.9144446666 樂業縣016.8501719.0138385757 田林縣524.590.202025.4451467671 西林縣015.3501517.9636365454 隆林縣238.750.053742.038482126124賀州市79210.360.38131236.50473394710631 市轄區1795.030.1878115.00230213345328 昭平縣2840.770.691342.23845612799 鐘山縣1842.900.422545.829274137119 富川縣1631.660.511633.45675110084河池市86393.420.22307419.8784075412601174 市轄區1019.700.511020.0040306050 南丹縣729.610.242331.0962559386 天峨縣1415.900.88217.5835215339 鳳山縣519.870.251520.8442376358 東蘭縣329.880.102731.8964619693 羅城縣237.200.053538.407775115113 環江縣936.690.252836.767465110101 巴馬縣826.900.301930.1460529082 都安縣668.460.096276.70153147230224 大化縣145.310.024449.9010099150149 宜州市2163.900.334366.57133112200179來賓市62236.970.26175245.25491429736674 市轄區2586.760.296289.50179154269244 忻城縣1041.240.243142.888676129119 象州縣035.8803636.897474111111 武宣縣843.650.183645.829284137129 金秀縣715.410.45816.0432254841 合山市1214.030.86214.1228164230崇左市73231.150.32158244.73489416734661 市轄區1728.430.601133.0066499982 扶綏縣1043.880.233446.209282139129 寧明縣641.870.143644.358983133127 龍州縣1126.290.421525.7151407766 大新縣1336.390.362337.33756211299 天等縣743.470.163646.719386140133 憑祥市910.820.83211.4323143425合計11344731.800.2435985171.791034492101551514381
表2廣西城市地區全科醫生的數量、分布及需要量預測
Table 2Number and distribution and demand prediction of GPs in the urban area of Guangxi

地區2012年城市全科醫生數(人)2012年城市人口數(萬人)2012年每萬人城市全科醫生數(人)按1名全科醫生/萬人配置標準目前缺口數(人)2020年城市人口數(萬人)按2名全科醫生/萬人配置標準2020年應有城市全科醫生總數(人) 需要量(人)按3名全科醫生/萬人配置標準2020年應有城市全科醫生總數(人) 需要量(人)南寧市239139.31.720164.132889492253柳州市23290.02.58096.3193028957桂林市10663.71.66074.114842222116梧州市5429.21.85031.26289440北海市1030.30.332037.17464111101防城港市620.30.301421.844386559欽州市2521.41.17023.347227045貴港市2846.70.601951.510375155127玉林市021.902224.048487272百色市312.60.241013.026233936賀州市2516.01.56018.637125631河池市1011.60.86211.924143626來賓市3516.72.09018.33725520崇左市07.0077.114142121合計773526.71.470592.3118541217771004

注:融安縣、臨桂縣、那坡縣、凌云縣、樂業縣、西林縣、象州縣的全科醫生分布密度為0;柳州市轄區的全科醫生分布密度為2.90名全科醫生/萬人;桂林市轄區的全科醫生分布密度為3.94名全科醫生/萬人;余為0.01~1.00名全科醫生/萬人
圖12012年廣西農村地區全科醫生分布密度圖
Figure 1Density map of the distribution of GPs in the rural area of Guangxi in 2012
3討論
3.1廣西全科醫生數量缺口大截止到2012年底,廣西農村地區全科醫生總數為1 134人,全科醫生擁有量為0.24名全科醫生/萬人,按照1名全科醫生/萬人的最低配置標準,缺口為3 598人。按照到2020年平均每萬人口擁有2、3名全科醫生的配置標準預測,全科醫生總數應為10 344、15 515人,在2012年基礎上需要增加9 210、14 381人。截止到2012年底,廣西城市地區全科醫生總數為773人,全科醫生擁有量為1.47名全科醫生/萬人。按照到2020年平均每萬人口擁有2、3名全科醫生的配置標準預測,全科醫生總數應為1 185、1 777人,在2012年基礎上需要增加412、1 004人,缺口非常巨大,遠遠不能滿足群眾需求。一方面,目前廣西尚未有全科專業畢業生,大部分全科醫生來源于轉崗培訓,數量有限,造成全科人才荒。另一方面,全科醫生制度仍處于探索階段,全科醫生待遇相對較低、職業發展道路不成熟,改行換崗現象普遍存在。

注:玉林市、崇左市的全科醫生分布密度為0;百色市、防城港市、北海市、貴港市的全科醫生分布密度為0.01~0.60名全科醫生/萬人;河池市、欽州市的全科醫生分布密度為0.61~1.17名全科醫生/萬人;柳州市、來賓市的全科醫生分布密度為1.86~2.58名全科醫生/萬人;余為1.18~1.85名全科醫生/萬人
圖22012年廣西城市地區全科醫生分布密度圖
Figure 2Density map of the distribution of GPs in the urban area of Guangxi in 2012
3.2廣西全科醫生城鄉數量差距大,分布不平衡2012年,農村全科醫生擁有量為0.24名全科醫生/萬人,遠低于城市的1.47名全科醫生/萬人。農村地區僅有桂林市轄區和柳州市轄區達到1名全科醫生/萬人的標準,其余市轄區和縣均未達標,仍有7個縣沒有合格的全科醫生。城市地區全科醫生擁有量達到1名全科醫生/萬人標準的有7個城市,分別是南寧市、柳州市、桂林市、梧州市、欽州市、賀州市、來賓市。由此可見,全科醫生大都集中在發達地區,城鄉數量差距大,分布不平衡,農村全科醫生極其緊缺。這與城鄉二元經濟影響有關,城鄉經濟發展不平衡,造成全科醫生“過剩與饑荒”并存,分布不平衡。
4建議
4.1多渠道積極培養全科醫生全科醫生的來源是增補數量缺口的基礎,應開展多渠道培養,順應當前群眾對基層醫療服務需求的增加,解決燃眉之急。在過渡期內,繼續開展轉崗培訓,快速、有效補足城鄉全科醫生數量。此外,政府及相關部門應加大人財物的投入,積極開辟全科醫生來源渠道:(1)可以從已經完成2年或2年以上住院醫培訓的人員中進行招聘,再進行1年的全科醫學強化訓練[1]。(2)加大“5+3”全科醫生的引進力度,采用定向招生、委托培養等方式招錄醫學畢業生從事全科醫生工作[2]。(3)鼓勵和引導中醫類醫生、中醫專業畢業生加入全科醫生培訓隊伍,選拔考核合格的中醫人才補充全科醫生隊伍[3]。(4)三甲醫院具有全科功能科室的醫生轉崗發展為全科醫生,如干部科、老年科及康復科醫生可以通過培訓成為全科醫生[4]。(5)實行醫生多點執業,吸引大醫院有能力的專科醫生下基層多點執業,熟悉基層業務后可以轉崗成為全科醫生。
4.2堅持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的培養,為農村地區培養高質量的全科醫生并加大項目力度全科醫生培養不僅應注重數量的增加,更應注重質量的提高,把全科醫生納入高校系統培養,提升醫療技術水平,能更好吸引患者流向基層就醫,緩解大醫院看病難的壓力。自2010年以來,廣西三所高等醫學院校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每年招收5年制免費生定向培養,但目前未有全科醫學生畢業。各大高校應繼續堅持面向農村基層訂單雙定向的目標,本著“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的理念,聯合基層醫療機構建立全科醫生培訓基地,制定與全科醫生人才培養要求相應的方案,促進基層醫療機構人才發展[5]。但是目前廣西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的培養項目為每年250人,項目計劃運行6年。至該項目完全運行結束,共計為農村鄉鎮衛生院培養1 500名全科醫生。這與農村居民所需要的全科醫生的數量配置還是有一定差距的。為此,應該提高該項目的培養力度,延長該項目運行的時間,為農村居民培養更多高質量的全科醫生。
4.3提高基層全科醫生的待遇,拓寬職業發展平臺,有效引導全科醫生流向基層機構工作待遇及職業發展是全科醫生擇業就業的直接關鍵影響因素。研究表明,提高待遇是留住人才最有效的措施[6]。注重完善薪酬體系和補償機制,縮小與專科醫生的收入差距,充分體現全科醫生的職業價值。同時強化政府引導作用,盡快出臺全科醫生職業發展相關政策。給予在基層的全科醫生更有利的職稱提升渠道。只有通過多方面提升基層全科醫生的工作環境、工資待遇以及職業發展平臺,增加全科醫生的社會美譽度和崗位吸引力,才能更好地留住人才,讓全科醫生在基層扎根。
4.4進一步縮小廣西各地區之間全科醫生分布不均的差距長期以來的二元經濟結構以及重城市輕農村的衛生政策傾向,導致城鄉全科醫生配置嚴重失衡,地區之間差異兩端分化。政府應該將工作重點轉向基層衛生服務機構,增加財政投入,切實改善欠發達地區基層衛生服務機構的硬件設施,打破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對資源配置的束縛。在市場初次配置的基礎上,將地區經濟差異納入配置標準,政府再次配置,調整城鄉全科醫生的增量和存量,鼓勵和引導城市全科醫生向農村轉移和下沉。
作者貢獻:左延莉負責項目和文章設計、數據收集和模型建立、報告撰寫;李慕軍整體負責項目;譚雄燕、吳彩媛參與數據梳理和計算;韋雪參與文章的整理和撰寫;李虹、韋思羽、申穎負責項目執行參與。
本文無利益沖突。
參考文獻
[1]孫馨.曾益新 憂思全科醫生發展[J].中國衛生人才,2013,15(1):18-19.
[2]靳舉,李璟,戈紅梅,等.浦東新區全科醫生隊伍建設現狀分析及建議[J].統計與管理,2014,29(1):28-29.
[3]周揚,王碧華.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引進及穩定全科醫生的現狀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0,13(7):697-700.
ZHOU Y,WANG B H.Status of introducing and stabilizing general practitioners i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organizations[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10,13(7):697-700.
[4]王惠.國內全科醫學學科體系進展研究[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3,34(19):2905-2907.
[5]韋波,潘小炎,張海英.校市合作、面向農村訂單雙定向全科醫生培養模式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3,28(3):24-25.
[6]徐靜,周亞夫,葛運運,等.國內外全科醫生的覆蓋范圍及待遇和相應支付方式[J].中國全科醫學,2013,16(24):2787-2789.
XU J,ZHOU Y F,GE Y Y,et al.Comparison of the general practitioners′ coverage,remuneration and related payment methods at home and abroad[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13,16(24):2787-2789.
(本文編輯:閆行敏)
Number and Distribution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and Prediction of Demand for General Practitioners in Guangxi
ZUOYan-li,LIHong,WEISi-yu,etal.
SchoolofGeneralMedicine,GuangxiMedicalUniversity,Nanning530021,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number and distribution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GPs) and predict the demand for GPs in Guangxi.MethodsGPs in the study was defined as personnel who were working in grass-root health service settings (includi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settings and township health centers) in Guangxi and had obtained the certificate of job-transfer training of GPs.The data about GPs in 2012 were provided by the information center of Guangxi Health Department,and the number of population in each region in Guangxi was obtained from Guangxi Health Statistics Yearbook.The number of population in each region in Guangxi in 2020 was predicted.SPSS 16.0 statistical software was employed to conduct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and Arc GIS software was used to draw density map.ResultsBy the end of 2012,the total number of GPs in the rural area of Guangxi was 1 134,and there was only 0.24 GP per every 10 thousand residents;there was a lack of 3 598 GPs to reach the minimum allocation standard of 1 GP per every 10 thousand residents.To reach the allocation standard predicted in 2020,which was 2 or 3 GPs per every 10 thousand residents,the total number of GPs was supposed to be 10 344 or 15 515,and an increase of 9 210 or 14 381 was needed compared with 2012.By the end of 2012,the total number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in the urban area of Guangxi was 773,and there were 1.47 GPs per every 10 thousand residents.To reach the allocation standard predicted in 2020,which was 2 or 3 GPs per every 10 thousand residents,the total number of GPs was supposed to be 1 185 or 1 777,and an increase of 412 or 1 004 was needed compared with 2012.ConclusionGuangxi has a great shortage of GPs and a large gap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areas,and the distribution of GPs is uneven.The training of GPs should be intensified,in order to reduce the gap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areas.
【Key words】General practitioners;Number;Distribution;Guangxi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一般項目(14YJA880109)——基于CIPP模型的高等醫學院農村訂單定向醫學人才培養現狀及效果評價研究;WHO 2012—2013年度正規預算合作項目(20122013)——中國西部少數民族地區全科醫生培養模式的研究;廣西醫科大學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社區預防醫學》課程設置研究(2014XJGA06)
通信作者:李慕軍,530021 廣西南寧市,廣西醫科大學全科醫學院;E-mail:913114757@qq.com
【中圖分類號】R 197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7-9572.2016.19.005
(收稿日期:2016-02-05;修回日期:2016-06-10)
·中國全科醫療/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