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區位優勢明顯、立體氣候特征突出,物種豐富多樣;工業污染少,農業出產綠色環保;每年千萬人次的游客吞吐量,消費潛力巨大,開放優勢突出;良好的農業生態環境、豐富的氣候與生物資源、無可比擬的旅游開放優勢為農旅融合打造高原特色農業品牌提供了有利條件。近年來,麗江市立足資源優勢,抓住有利時機,農旅融合、協調發展,大力實施農業品牌發展戰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強化特色農產品基地建設,全面提高農產品品質,取得了顯著成效。
近年來,麗江深入開展產業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建成生態產業基地440萬畝,建設高原特色農業產業示范園區 30個、農業精品莊園12個,打造中國馳名商標2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2個、云南省著名商標26個、云南省名牌農產品14個,形成了以優質煙葉、螺旋藻、芒果、雪桃、中藥材等為主導的麗江高原特色優勢產業體系。
按照宜糧則糧、宜果則果、宜菜則菜、能復合則復合的原則,大力推進蔬菜、水果、藥材、烤煙等特色經作標準化、產業化進程,加快發展林下經濟,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提高產出率,延長產業鏈,實現提質增效,加速產業品牌化。
煙茶桑效益提升。按照“控制總量、提升質量、優化結構、突出特色”的總體要求,以麗江金沙江黃金河谷津巴布韋特色優質煙葉開發為突破口,完成烤煙種植24.3萬畝烤煙收購60.5萬擔,煙農總收入8.77億元,煙稅收入1.7億元,煙農畝均收入3609元,比上年增收139元。
生物藥材迅猛發展。作為麗江市大生物產業的重頭戲,生物藥材產業憑借自然資源和生態氣候優勢,完成民眾自發種植向產業化發展的轉型。2014年麗江市中藥材種植呈井噴之勢,新種面積11.8萬畝,加之往存面積8.2萬畝,全市中藥材種植面積已達20萬畝,農業產值達28億元,涉及47家企業、282個專業合作社、1301個專業種植大戶和近4萬農民參與中藥材產業的培育和建設。麗江市適宜和最適宜種植中藥材的面積分別有92.5萬畝和57.9萬畝,分別占158萬畝常用耕地的58.5%和36.6%,中藥材發展前景廣闊。
現代牧漁加快推進成規模化發展。通過狠抓政策落實、基地標準化、疫病防控、品牌打造等重點環節,畜禽存欄、出欄穩步增長,行業轉型升級加快。
推進基地標準化品牌化建設。從圈舍改造、品種改良、科學飼養、疫檢疫控、沼氣配套等環節推進畜禽基地標準化建設,積極推行“公司+規模養殖場+專業合作社+農戶+市場”生產經營模式,打造麗江市牧業品牌。
“十三五”時期,麗江將堅持走開放型、創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綠色化發展的新路子,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加快旅游業轉型升級。加強旅游監管,凈化旅游市場,實施旅游業融合式發展戰略,大力推進“旅游業+”行動計劃,延伸產業鏈條,聯動其他產業發展,釋放旅游綜合功能,加快構建大旅游的新格局。大力發展高原特色現代農業。重點打造優質糧菜、生態林果、生物藥材、草食畜牧、淡水漁業五大產業,把麗江建成全國主要的微藻生產基地、重要的生物藥材產業基地、綠色食品生產基地,培育壯大特色新型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