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使用與滿足”理論"/>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李 路商丘師范學院新聞傳播學院,河南商丘 476000
?
《爸爸去哪兒》受眾心理分析
——基于“使用與滿足”理論
李路
商丘師范學院新聞傳播學院,河南商丘476000
摘要“使用與滿足”理論認為受眾是“有特定需求的人”,而他們選擇或者接觸媒介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特定需求”。《爸爸去哪兒》以明星爸爸和孩子們的生活旅行為主線,聚焦家庭教育,寓教于樂,滿足了受眾“求新、求趣、求同、求異、求真、求美”的心理需求,讓觀眾在欣賞節目過程中產生共鳴,得到觀眾的肯定和贊許,既傳播正能量,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又提高了收視率,獲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受眾心理;使用與滿足;《爸爸去哪兒》
1959年美國社會學家卡茨在《大眾傳播調查和通俗文化研究》中第一次提出了“使用與滿足”理論,該理論研究是從受眾的心理動機和心理需求出發,把受眾看成是積極主動地并且是有“特定需求”的人,把他們接觸媒介的活動看成是基于這種特定需求來使用媒介的,從而使這些需求得以滿足的過程。1974年,卡茨在《個人對大眾傳播的使用》首次提出“使用與滿足”理論的傳播模式,將受眾的媒介接觸行為概括為一個“社會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觸→需求滿足”的因果連鎖過程,理論指出受眾的心理動機是多樣的,主要有社會因素和心理因素,心理因素主要是指受眾在接觸大眾媒介過程中個人的性格特征和興趣愛好等等,人們是懷有某種意圖來接近大眾傳播媒介的,并以此來滿足他們的愿望和需求;社會因素主要是指人們的政治背景、經濟狀況和價值觀念等因素也會影響對媒介的選擇。總之,受眾接觸某種媒介的過程就是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的過程。
從“使用與滿足”角度來分析,因為受眾是主動的、有選擇的,更是有特定需求的,《爸爸去哪兒》恰恰滿足了受眾的“求新、求趣、求同、求異、求真、求美”的心理,得到觀眾的肯定和贊許。
2.1星爸萌娃、清新自然——滿足受眾的求新心理
求新即指追求新鮮、新穎的東西,表明受眾樂于對新鮮事物的追求,也是受眾心理動機的一種表現,所以富有新意的內容才能對觀眾具有吸引力。《爸爸去哪兒》獲得如此大的成功正是因為它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推出富有新意的電視節目,以“星爸萌娃”為亮點,吸引受眾,滿足受眾的求新心理。
2.2父愛偉大、童真童趣——滿足受眾的求趣心理
求趣心理是指受眾會比較喜歡有趣的事物,或者說喜歡符合自己興趣愛好的事物,屬于一種得益心理。《爸爸去哪兒》童言童趣便是節目的一大亮點,也是吸引受眾的關鍵。《爸爸去哪兒》內容新鮮、有趣、真實,比起一般的家庭教育節目少了硬性的理論說教。
2.3父親教育、親情流露——滿足受眾的求同心理
求同心理就是指受眾希望在電視節目中看到和自己有相同之處的事情存在,會被與自己具有同種特質的電視節目吸引。現實生活中我們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都生活在愛與被愛的過程里,《爸爸去哪兒》就是在家長與孩子的世界里引起觀眾的共鳴,給觀眾帶來歡樂的同時,進一步引起觀眾一系列關于親子教育的反思。
2.4獨辟蹊徑、大膽創新——滿足受眾的求異心理
求異心理就是指受眾對于新鮮奇怪不同于平常的事物表現出強烈的關注,以滿足自己的好奇心理。求異心理是一種對新鮮事物的追求,喜歡“獨樹一幟”的事物,而近幾年各個電視臺流行歌唱類節目和相親類節目,特別是相繼推出形形色色的草根歌手選秀節目,觀眾卻早已產生審美疲勞,湖南衛視恰逢適時地推出《爸爸去哪兒》,以新穎、異于平常的節目來緩解這種審美疲勞,抓住受眾心里需求,走出一條“不同尋常路”,傳播社會正能量,在滿足受眾求異心理的同時,也引起觀眾中國式教育的反思。當然,觀眾的新鮮感是具有時效性的,《爸爸去哪兒》播出后,由于線上線下的好評不斷,隨即引發了親子互動體驗真人秀的熱潮,如《爸爸回來了》《老爸老媽看我的》等換湯不換藥的節目,其內容形式都是大同小異,這種跟蹤模仿并沒有取得良好收益,因為它們都沒有像《爸爸去哪兒》那樣進行本土化創新,唯有創新才能滿足受眾的求異心理。
2.5真情流露、成長感動——滿足受眾的求真心理
真實性才是現在真人秀節目中吸引受眾的精髓所在,節目內容越真實,就越能夠引起觀眾的注意力,越能受到觀眾喜愛。《爸爸去哪兒》正是滿足了受眾的求真心理,才獲得一致好評,我們知道五位爸爸和五位孩子用的都是真實姓名,拍攝的內容沒有事先彩排,里面的活動場景也都是真實展現,就連他們回到房間休息時的對話和舉動也會被具體記錄下來。《爸爸去哪兒》把每一個場景,每一個感動,每一種心情都真實的呈現給電視機前的觀眾,滿足了受眾的求真心理。
2.6風景清新、以萌為美——滿足受眾的求美心理
求美心理是指受眾對美好事物的心理指向,人們在對美的追求和欣賞過程中,心理得到極大的滿足,從而產生愉悅和歡樂。《爸爸去哪兒》所旅行的地方都是欠發達的農村,那里的條件雖然比較簡陋,甚至苛刻,父親和孩子住的地方也都是民宅甚至是自己搭制的帳篷,但這里與城市相比民風淳樸自然,能給觀眾以清新舒適,世外桃源的美感,像靈水村、沙坡頭、普者黑等地方都符合原始和奇觀的特點,這里的風景都是從來沒有沒開發過的地方,所以五位孩子爸爸和萌娃們去的都是原始而又淳樸的大自然環境,釋放自己的內心,感受大自然的清新。還有對流沙、蜥蜴、黑天鵝等景與物的真實呈現,這種“世外桃源”的愜意、清新自然的美感滿足了受眾的求美心理。
《爸爸去哪兒》成功的關鍵在于,對受眾“求新、求趣、求同、求異、求真、求美”心理的準確把握,通過精心的節目制作和和后期剪輯包裝,成功地吸引住了觀眾,讓觀眾在生活的快節奏中觀看到輕松有趣的節目內容,既放松了心情,又能從中得到孩子教育新方式的啟發。《爸爸去哪兒》在傳播正能量,取得社會效益的同時,也提升了收視率,獲得了客觀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喻國明,楊雅.真人秀節目演繹社會擔當:央視改版的一種進路——評央視大型公益節目《社區英雄》的創意和探索[J].當代傳播,2013(5):112-113.
[2]尹鴻.解讀電視真人秀[J].今傳媒,2005(7):14-18.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360(2016)10-0014-02
作者簡介:李路,商丘師范學院新聞傳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