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武強重慶銅梁區新聞中心,重慶 402560
?
區縣記者的職業操守探討
趙武強
重慶銅梁區新聞中心,重慶402560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然而記者的作用卻一如既往的重要,每一個記者都要遵守相應的職業操守和素養。新聞是人們了解國家方方面面的基本途徑,記者擔負著重要的責任,特別是區縣的記者常常奔走在基層一線,與人民群眾打交道,通過自己的文字來反映人民群眾的生活與困難,從而引起社會的關注,由此可見,一個區縣記者的責任多么重大。文章就區縣記者的職業操守進行探討。
關鍵詞區縣;記者;職業操守
區縣記者奔走在一線,真正接觸人們的生活,發現人民群眾的困難,他們是新聞界的基礎,他們是群眾呼聲的傳聲筒,他們利用自己的職能以及筆觸將群眾的建議與呼聲放大到社會中,引起社會以及國家的關注,社會基層是國家發展的基礎,只有認清基層的問題、解決基層的問題,才能為國家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作為一個區縣記者,要具備良好的素養和職業操守,這是其工作質量的保障,只有良好的素質以及職業操守的區縣記者才能提供高質量的新聞,為社會的發展貢獻力量。
誠信是每一個記者都要遵守的原則,如今這個社會誠信缺失的現象很嚴重,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已經被無情地擠壓,在這種大環境下,媒體之間的競爭也日益激烈,記者的素質也參差不齊,新聞媒體整體也被迫陷入了信任危機,社會上很多人對新聞的信任度正在不斷地降低,新聞的真實性遭到了質疑,這種現象發生的原因就是很多的記者不遵守誠信的職業道德,片面地追求新奇,沒有遵守新聞真實性的要求與本質,還有一些記者不顧事情的原委,按照自己的想象,斷章取義地組織新聞,甚至有的記者受到了權錢的誘惑,不顧事情的真相,顛倒黑白;或者是為了提高注意力,追求不必要的轟動效應,不管新聞的真實性要求,對新聞事實進行了片面地強調、夸大、刻意煽情,甚至傳遞一些虛假的新聞,這些誠信問題都是常見的,由此可見,遵守誠信、堅持真實是多么的重要。
基層干部要接地氣,記者調研也要接地氣,只有充分地了解基層,才能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有足夠的認識和了解,只有真正接地氣,才能寫出真正的具有思想性、具有溫度和品質的新聞作品,因此每一名區縣記者都要練好自身調查研究的基本功,真正深入到社會實際中、深入到人們的生活中,成為一名合格區縣新聞記者。
在對基層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還要利用自己的各種信息渠道了解當地的基層經濟、政治、民生、文化等多種情況,對基層有一個完整全面的把握,開拓自身的視野。此外,作為一名基層新聞記者在深入了解基層的基礎上還要有新聞記者的職業素養,能夠敏感地把握新聞報道的重點,新聞都是短小扼要的,不能長篇大論,要在有限的字數內將新聞有力地報道出來。
每一個記者都要恪守職業道德,要敢于承擔社會責任,追求真善美,要有無私的精神。新聞播報對于一個國家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區縣新聞記者擔負著重要的使命、職責、信任。真實性是新聞的本質,同樣是新聞存在的生命和基礎,是每一個新聞人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區縣記者是聯系基層群眾與政府的橋梁,相比其他新聞工作者有更重大的責任,因此在采訪與報道工作中要認識到自身的責任,要充分尊重新聞發展的規律,在此基礎上不斷更新報道的理念,創新自己采訪和報道的方法,豐富報道的內容。
區縣新聞記者經常身處一線,直接接觸人們的生活,因此在采訪的過程中要堅持客觀、公正的原則,堅持正確的輿論方向,切實地做到不炒作、不夸大,運用客觀的眼光以及筆觸來反映百姓的真實生活。作為一名記者,一定要與百姓打好關系,要善于站在百姓的角度去看問題,做到貼近群眾、貼近生活,播報具有價值的新聞。基層問題與國家、社會、百姓都息息相關,區縣新聞記者要找準與時代的對接點、百姓的共鳴點,還要把握時機、節奏,在采訪基層問題的時候,一定要秉持一顆公正的心,做到客觀全面、張弛有度、深入人心,客觀地看待每一個人、每一件事,理清事情之間的關系。
新聞來自群眾,因此也要面向群眾,作為一名區縣新聞記者,在深入基層的時候要有感情,將新聞視角放在百姓的立場之上,真正做到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言百姓所言,貼近人民群眾的生活,遵循“新聞宣傳必須姓黨”的根本原則,使新聞充分體現黨的意志、反映黨的主張。
堅持百姓的立場,為百姓服務是基層新聞記者的責任,要充分發揮自己的輿論作用,關懷基層的人民群眾。基層群眾生活中的問題關乎國家的發展以及社會的穩定,因此基層新聞記者在對基層問題進行報道的時候要全面地看問題,要深入了解問題的本質,敢于為百姓說話,要切實做到為百姓分憂解難,在此基礎上對新聞進行加工,努力做到內容新、形式新、觀念新,時刻關注人民群眾的思想和生活動態,把話筒和鏡頭對準人民群眾,傳播主旋律以及好聲音,傳播正能量,讓新聞引起百姓的共鳴。
記者是社會的傳聲筒,他們擔負著重要的責任,區縣的新聞記者經常奔走于生活的一線,與人民群眾直接接觸,恪守應有的職業操守很重要,每一個區縣的新聞記者都要遵守誠信、堅持真實、深入基層、實現價值、恪守道德、尊重規律、關懷群眾、傳遞溫情,從而提高新聞的質量,實現記者自身的價值。
參考文獻
[1]王凱峰.談新形勢下媒體記者的職業操守[J].新聞傳播,2015(14):72.
[2]班躍偉.新聞記者的職業操守[J].新聞前哨,2006 (Z1):23-24.
[3]張小凝.論新聞記者職業操守失陷的原因及對策[J].新聞傳播,2014(6):136.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360(2016)10-0162-02
作者簡介:趙武強,主任記者,研究方向為記者職業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