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張雪韻
責任編輯:趙 瑋email:czssjzw2009@126.com 見習編輯:張雪韻email:xueyun0618@126.com
?
在水的那邊,向著文學奔跑
——“蘇教國際杯”江蘇省第十五屆中學生作文大賽(初中組)回顧
本刊記者張雪韻

2015年12月26日至27日,“蘇教國際杯”江蘇省第十五屆中學生作文大賽(初中組)現場決賽暨頒獎活動在南京舉行。來自全省各地的290名選手齊聚南京參加現場決賽,聆聽專家點評,積極參與互動交流,既有了一場與文學的美妙“約會”,也收獲了很多難忘的經歷。經過激烈角逐,最終,來自泰州市姜堰區勵才實驗學校的宋子昂等20名選手榮獲特等獎,并被授予“《初中生世界》文學之星”稱號,來自海安縣城南實驗中學的呂浩凡等12名選手榮獲“網絡人氣獎”,南京市六合區教育局等48家單位獲得優秀組織獎。
江蘇省中學生作文大賽是經江蘇省教育廳批準的十項中小學生競賽活動之一,其中,初中組競賽自2009年起單獨設立,由江蘇教育報刊總社《初中生世界》編輯部具體承辦,至今已走過了7年的歷程。
7年來,大賽秉持“公益、公平、公正、公開”的辦賽宗旨,以“打造品牌,樹立形象”為追求,現已成為江蘇省內最具影響力的初中作文賽事之一。
本屆大賽自2015年9月啟動,全省各市、縣(市、區)教育局和初中學校積極響應、廣泛發動、精心組織,據不完全統計,共有60多萬名初中學生參加了初賽。經過選拔,3417名選手脫穎而出,于10月31日在全省20個賽點同時參加了復賽。復賽表現優異的290名選手則獲得了到南京參加現場決賽的機會。
那么,本屆大賽又有怎樣的精彩呢?
“我們如何在條條框框的規矩中保留自己的天性?”“在考場上寫作文,是應該堅持自己的立場寫作,還是‘戴著鎖鏈跳舞’?”……12月27日上午,可容納500人的會場座無虛席,選手、家長、教師濟濟一堂,氣氛熱烈。特等獎名單揭曉前,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駱冬青,江蘇省特級教師、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蔡明,著名作家祁智、儲福金、丁立梅等專家評委就本屆作文大賽的參賽作品分別進行了精彩點評,并與現場選手對話交流。專家評委妙語連珠,選手、家長、教師聽得聚精會神,不少選手還在交流環節積極主動地與專家評委近距離互動。面對一雙雙真誠的眼睛、一個個充滿智慧的問題,專家評委細細回答、娓娓道來,兼具靈動與理性的答案令現場不時響起熱烈的掌聲。他們的專業與敬業,令所有參賽選手信服。
“在水的那邊,向著文學奔跑。”蔡明老師的一句極富詩意的話,串起了本屆大賽的兩道決賽賽題:“在水的那邊”和“奔跑”。據了解,決賽開始前,評委們聚在一起,輪流提出命題、闡釋意圖,并接受其他評委的提問與質疑。經過激烈的“頭腦風暴”,決賽開始前10分鐘,兩道賽題新鮮“出爐”。決賽結束后,評委們又進行了3個多小時的緊張閱卷,選出了最優秀的作品。
蔡明老師解讀完決賽題目并鑒賞了部分優秀作品后,祁智老師發揮講故事的才能,另辟蹊徑,結合文題,講述了一個9歲小女孩與“奔跑”之間的真實故事。他告訴大家,奔跑即幸福,奔跑的意義也是幸福的意義。丁立梅老師針對賽題言簡意賅地表示,“在水的那邊”也許很美,但也可能“我們才是‘他人的遠方’”;“奔跑”并非只有依賴雙腿,清風、心靈、夢想也可以奔跑。儲福金老師圍繞寫作與個性的關系做了精彩發言。駱冬青老師則通過精彩的譬喻告訴選手,寫作是“抓住自己的感覺并描摹出來”,保留一份獨樹一幟的童真、趣味十分重要。
“小鎮少年小黑,有一次在睡夢中來到小鎮對岸,那里高樓林立、車水馬龍,人們和諧相處。而夢醒后,周圍鄰居不絕于耳的吵鬧聲和鎮里的貧窮讓他失望至極。從那時起,小黑奮發圖強,后來終于成了鎮里第一個大學生……”這是本屆大賽特等獎第一名獲得者宋子昂同學的《在水的那邊》一文中的片段。宋子昂也成為初中組競賽有史以來首個拔得頭籌的男生,可謂本屆大賽的“新氣象”。
在兩道決賽賽題中,宋子昂選擇了“在水的那邊”。他借助小小說的形式,虛構了一個人物小黑。小黑在夢中來到小鎮的對岸,對那里的繁華景象充滿了憧憬,夢醒后蒼白的現實促使他努力奮斗,最終成為鎮長,帶領小鎮人民脫貧致富。故事的最后,小黑終于來到了對岸,卻發現那里不過是一個荒島,他回望家鄉,發現兒時的夢已成真。文章立意獨特,結構嚴謹,富有濃濃的哲理味。
本屆大賽還涌現出一批詩歌、散文詩、議論文等體裁的佳作,既體現了選手們廣闊的視野和深厚的文學底蘊,也使得本屆大賽處處洋溢著新意。
本屆大賽的“新貌”更體現為活動組織形式的推陳出新。本屆大賽全面采用網上報名的形式,學生點擊蘇派教育在線(http://www.spjyzx.com)大賽專題網頁提交初賽作品,即可獲取參賽編號。大賽專題網頁及時更新賽事進展,給參賽選手提供了快速便捷、資訊豐富的平臺。
與此同時,《初中生世界》編輯部首次利用“初中生世界”微信公眾號czssjdyh配合大賽進程,在初賽、復賽、網絡票選、現場決賽等各個環節,及時推送大賽最新資訊,廣大師生、家長及社會各界人士也能通過關注微信公眾號,第一時間了解相關訊息。通過這樣“接地氣”的方式,大賽收獲了一批忠實的“粉絲”,影響力也進一步擴大。
“我寫的文章是《奔跑》,它來源于我的內心和生活。我期盼大家可以用心寫作,用心用文字去打動別人,在人生路上不停地奔跑,讓自己的青春與夢想一起綻放。在此,我要感謝《初中生世界》為我們提供的這個美麗的舞臺,感謝辛勤的評委老師,感謝大家!”這是本屆大賽特等獎第二名獲得者,來自泗陽縣致遠中學的史靜怡同學的獲獎感言。的確,作文大賽又何嘗不是一次美麗的旅程呢?
從初賽到決賽,大賽陪伴著選手們經歷了層層選拔,一路走來,大家收獲的絕不只是一份成績,更是難能可貴的成長體驗:通過“網絡票選”提供一個有趣而廣闊的舞臺,讓290名選手盡情展示青春風采;大家有機會親耳聆聽名師、作家精彩絕倫的點評與指導;而從一段段真摯的話語中,我們得知,同學們不僅在大賽上提筆書寫,也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優秀同齡人;更重要的是,通過大賽,同學們與文學有了一次難忘的“親密接觸”,充分感受到了文學的力量。在郵箱里,我們看到了很多感謝;在現場,我們聽到最多的是掌聲,見到最多的是笑臉!
此外,無數家長也通過電話、微信后臺等渠道不斷地與編輯部聯絡,打聽賽事規則與進展情況;現場決賽當天,不少家長更是全家出動,陪選手來南京參賽,宿遷、鹽城、連云港等地的一些選手甚至提前一天就趕到南京,防止耽誤了比賽。
“網絡票選”環節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一些學校的部分選手遲遲沒有提交照片,組委會反復聯系學校之后,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原來照片“遲到”的原因都是一樣的,因為選手的家長特別重視,需要從海量的照片中挑選最美的一張來登上舞臺……
與此同時,大賽始終得到了多方的大力支持。各縣(市、區)教育局多次和編輯部溝通復賽事宜;各賽點學校均成立了由校長或分管校長為首的工作組,統籌協調復賽各項工作;儀征、泗陽、贛榆等縣(市、區)教育局安排專人專車接送選手,確保選手們安全、按時地參加比賽;高郵市教育局獎勵入圍復賽的高郵地區選手每人一本《江蘇省中學生作文大賽(初中組)獲獎作品精華本》,鼓勵他們寫出佳作!
依依不舍中,江蘇省第十五屆中學生作文大賽(初中組)結束了,然而,不少學生、家長、教師還在微信后臺留言,與編輯部積極互動:“好期待下一屆作文比賽,讓女兒也能參加。”“全省聯動,少年強則國強,文由心生,希望孩子們寫出澄靜心靈的好文章。”……值得高興的是,新一屆大賽很快又將拉開帷幕。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期待前方更加精彩!讓我們一起,向著文學那邊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