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莉
2016絲綢之路國際生態產業博覽會暨綠色有機產品(張掖)交易會(以下簡稱“第三屆張交會”)將于9月9-12日在張掖國際展覽中心舉辦。
5月12日,第三屆張交會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張掖市副市長趙學忠向與會媒體介紹了絲路明珠金張掖發展生態產業、建設農產品安全大市情況。誼和永邦(北京)會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韓曉虹介紹了第三屆張交會的特色及項目籌備進展情況。
第三屆張交會由甘肅省商務廳支持,全國工商聯農業產業商會、中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協會、農民日報社、甘肅省工商業聯合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甘肅省委員會和張掖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誼和永邦(北京)會展有限公司、張掖市商務局、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張掖市支會承辦。展會規模5萬平米,目前已有來自臺灣、北京、云南、河北、河南、寧夏、內蒙古等省市100余家企業參展,涵蓋綠色農產品和畜牧產品的養殖種植、加工、產品檢測、銷售,儲運包裝設備、推廣及服務,生態旅游、文化、戶外休閑運動產品,電子商務等各方面,是一屆充分體現農業、旅游業全產業鏈的博覽會。
獨具特色的張掖生態產業
第三屆張交會以“開放開發、綠色生態、互利共贏”為主題,以絲綢之路為紐帶,輻射世界各地,邀請中亞、西亞、非洲及歐洲等地國際專業機構和商業協會參與,努力打造西部會展經濟高地,形成西部最具知名度的“張交會”品牌,對促進絲綢之路沿線地區經貿合作和經濟轉型跨越發展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新聞發布會上,張掖市副市長趙學忠著重介紹了張掖的生態產業發展情況。《農民日報》總編孫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分析了張掖與我國其它地區生態產業的不同之處。
與我國其它地區相比,張掖市的生態資源具有全面性、完整性。張掖是甘肅河西走廊水資源最豐富、物產最豐饒的區域,水土光熱條件獨特、搭配絕佳,地勢南北依山、東西狹長,既是天然的動植物疫病隔離區,又是西部農牧業生產的精華地帶。
在這樣獨一無二的生態優勢下,張掖的農產品品質好、加工潛力大,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優勢,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瓜果蔬菜生產基地和甘肅七大農產品加工循環經濟基地之一。玉米制種業、畜牧養殖業和高原夏菜三大主導產業,構成了張掖農業的基礎;馬鈴薯、中藥材、食用菌和優質林果,形成了張掖的區域特色產業。
天時、地利還得人和。規模化生產加上嚴格的管理,使張掖農業的產業化水平頗高。目前全市土地流轉面積近120萬畝,其中規模經營在90萬畝以上,專業合作社近2000家;全市10000多家中小企業中有近300家是農產品加工企業。
市場化與專業化的體現
政府主導型展會的市場化,是國務院15號文件為“十三五”期間會展業發展指出的重要方向。作為張交會的承辦方,誼和永邦(北京)會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韓曉虹重點介紹了張交會的市場化運作和專業化特點。
張交會從2014年第一屆開始,就按照市場化方向運作。張掖市人民政府只是在公共服務、安全保衛等方面給予支持,其他的都通過招標方式交給專業會展公司,從展會的組織、策劃到實施,包括宣傳、贊助、參照商和客商的邀請等,都完全市場化。比如誼和永邦會把一部分招展招商工作交給代理公司,對此政府沒有任何干預。再比如,在跟一些海外機構合作時,包括哈薩克斯坦推介會,也完全是企業在主導,沒有政府行為。
專業化是張交會一直堅守的原則。首先是專業化的參展商和參展產品。第三屆張交會圍繞綠色有機農產品和生態旅游,將按地方特色館、品牌展示館、消費品館三部分展示,與此不相關的參展企業和參展產品均拒之門外。其次是專業的采購商。去年邀請到全國工商聯農業產業商會加入主辦方,今年又邀請到農民日報社和中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協會加入主辦方,都是為了強化采購商的專業化。第三,專業的配套活動。第三屆張交會在全面做好產品展示的同時,將舉辦生態產業發展高峰論壇、第二屆中國?金花寨小米文化發展論壇、張掖招商引資推介會、企業招商引資路演等一系列務實活動,同期還將舉行中國沿黃九省區名優產品博覽會。第四,專業的會展團隊。作為專業的會展公司,不僅為參展商、觀眾提供專業會展服務,而且與全國相關農業領域、全國各大超市保持聯系,以便更好地為張交會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