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潤
摘 要:走向長壁后退式低位放頂煤綜合機械化采煤方法是山西省陽泉市南莊煤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現在采用的采煤方法,它適用于中厚煤層的開采工作中。在開采過程中,如果細節管理不到位,就會在生產過程中走彎路,甚至引發安全事故。
關鍵詞:低位放頂煤;細節管理;采煤方法;中厚煤層
中圖分類號:TD823.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14.057
1998-03,自我公司使用低位放頂煤開采方法以來,先后發展、更換了ZFS3000/15/24、ZFSB4200/17/28、ZF5400/17/30三種液壓支架,公司的年原煤產量達2×106 t。走向長壁后退式低位放頂煤綜合機械化采煤方法的使用對公司的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作為一名長期在采掘一線工作的基層技術管理人員,親自經歷了這一發展過程,現結合實際工作中的情況,簡要分析了ZF5400—17/30型低位放頂煤開采過程中的細節管理。
1 細節管理
1.1 采煤方法
綜放工作面采用的是走向長壁后退式、低位放頂煤綜合機械化采煤方法。
1.2 工作面安裝、初采
工作面安裝工作的關鍵是支架防倒措施。如果采取的措施不正確,就可能引發安全事故。
支架防倒措施主要有以下幾點:①支架落平板車時,要先將人員全部撤至安全掩體內,采用上、下端頭絞車對拉的方式卸車。整個過程由班長指揮作業,相互聯系時使用信號,嚴禁晃燈或口喊。卸車后,調向時,要重新摘掛鉤,先在下坡頭支設支柱,戧穩支架后才可以松繩摘掛鉤。在此過程中,工作人員要站在支架上方作業,嚴禁在下方作業,以防支架傾倒。如果確實需要在下方作業時,戧穩支架后,要由專人監護,并與上端頭的絞車司機聯系好,防止出現松繩的情況。②支架入位后,上端頭的絞車不能松繩,在下坡頭仍用單體柱頂架,使其支架與上一架靠緊。如果支架入位地點的傾角比較大,則采用75大鏈與上一架連接,在支架底座下鋪墊木頭,使支架平穩、牢固。③安裝支架時,支架上方挑上長度、大小合適的方木或破木,使支架升緊,嚴密接頂,將操作手把置于零位。移架時,要用單體液壓支柱輔助,確保割煤時支架的鉆煤進度。④工作面要防止咬架、擠架、歪架、倒架等情況發生,并及時調整。如果需要扶架,作業區禁止人員停留,所有人要撤到距離作業點5 m外的支架人行道內。⑤如果工作面底板局部松軟,支架下陷,則要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當支架底座陷入不深時,要先在支架前探梁下支起單體柱,收縮支架前立柱,并將底座抬起,用板木墊在底座下,嚴禁身體任何部位伸入座底下,然后伸起支架,回出單體柱前移,防止單體柱倒落傷人。⑥如果工作面支架傾斜,則必須及時調架。具體的調架方法是,降架20~40 cm,在支架傾倒側用單體柱頂端頂住支架頂梁,單體柱兩端需墊膠皮或木板,嚴禁金屬直接接觸,先緩慢送液。待單體柱撐緊后,人員躲到其他支架間遠方操作單體柱,直到支架扶正,回掉單體柱,升緊支架。調架應從間距大的兩架開始,如果煤幫有空頂時,需先在煤幫支設戴帽點柱或板梁,維護嚴密頂幫后方可降架。在調架過程中,在架兩側10 m以外的安全處各設一警戒,禁止人員通行。
初采時,通風瓦斯管理是重點,具體包括以下幾點:①初采時,落山大頂未塌。在采空初采時,必須加強對通風瓦斯的管理,增加瓦斯檢查次數,做好瓦斯檢查工作。②當工作面大頂未塌,工作面采空區空間增大,進度達6~10 m時,通風隊必須對工作面采取相應的措施,以保證工作面作業空間的有效風量。在此過程中,可以采用“機頭隅角打風帳”的辦法,減少進入采空區的風量。③在初采期間,通風隊瓦檢員要隨時掌握工作面瓦斯的涌出情況,發現異常及時與通風調度聯系,及時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初采期間,可適當增加配風量。④人員在處理冒頂時,需構頂,或在支架上方打木垛前,一定要由瓦斯員檢查冒頂區域或支架上方的瓦斯濃度。當瓦斯超限時,嚴禁工作人員上去作業。
1.3 支架、煤溜前后竄動的調整
走向長壁后退式、低位放頂煤綜合機械化采煤時,鑒于進風巷與回風巷的高差變化,如果按照正常的推進速度極可能出現支架、煤溜前后竄動的情況,嚴重時還會造成支架傾倒,影響生產安全。這就要求管理人員要及時掌握進風巷與回風巷的推進位置,提前預判、調整采煤機的截割方向(采煤機的截割方向應該與支架竄動方向一致,即支架向哪個方向竄動,采煤機就向同一方向多插斜)。
1.4 遇到相關地質構造時的頂板管理
一旦綜采工作面遇到斷層、無炭柱、底鼓、褶曲等地質構造時,頂板破碎,就必須要加強對其的管理,具體包括以下3點:①嚴格遵守“先支后回”的原則。只有將頂板、煤幫支設牢固,才能進行其他作業。②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拷罕诠ぷ髑埃僮魅藛T用長柄捅桿躲于安全支護下,并將頂幫活矸、危巖處理干凈,保證退路暢通,同時,用帽柱、貼幫柱等將頂幫護嚴,保證一切安全后才能作業。對于大塊活矸、危巖,必須由班長親自組織相應的處理工作,要保證工作的及時性。③當綜采工作面遇到斷層、無炭柱、底鼓、褶曲等地質構造時,在揭露前和剛結束后,煤巖交錯時是頂板管理的關鍵時期,施工隊組必須高度重視頂板控制工作,控制好采高。過構造期間,支架要確保達到初撐力(不小于24 MPa),而且必須要編寫有針對性的補充措施。在頂板破碎地段,為了防止頂板冒落、控制煤壁片幫,可預先注入化學材料或帶壓移架,確保相關工作的安全推進。
1.5 工作面回收
為了滿足工作面回收時的安全生產需要,在工作面停采線前后10 m、裝架地點和在拆架巷完成后,要在工作面兩端頭抹角的頂板處補打錨索,加強頂板維護,以確保施工安全。
在施工過程中,如果發現頂板壓力增大、離層、變形、頂板有響聲等異常情況,要立即停止作業,撤出工作面內的所有工作人員,待壓力穩定后再根據頂板的情況由外向里逐排維護。
工作面回架時,要確保打木垛質量,在靠煤幫處留至少500 mm寬的通風道,盡量保持全壓通風。
當支架調向、拖運或其他設備拖運時,必須由專人指揮,所有人員必須撤至安全地點。調向時,調向絞車、重物和變向輪構成的三角合力區內不得有人,并遠離鋼絲繩的波動范圍,司機要站在絞車或回柱機的壓柱后操作。在鋼絲繩未松開前,任何人不得進入牽引區,以防斷繩、脫鉤傷人。
2 結束語
本文所談的細節問題是筆者對ZF5400—17/30型低位放頂煤開采過程的總結,也可以說是事故經驗、教訓。只有細節管理到位,才能在生產過程中少走彎路,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希望所述的相關內容能為同行的安全生產提供一些借鑒。
〔編輯:白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