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那回事,大概是世界上最復雜、最麻煩、最糾結的事情了,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不同的愛情,好與不好、配與不配、合適與不合適,不同的人看出來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正所謂“鞋子合不合腳,只有腳知道”。當然,腳知道之后,打落牙齒咽進肚子,也不是沒有可能。
這幾天最著名的愛情之一,就是王石與田樸珺了。從“笨笨牌”紅燒肉看,這個故事,王石還是歡喜的,當然從寶能的姚振華看,可能有點沒有盡到5000萬薪酬的職責了。但是無論如何,這個畢竟只是王田私事,別人也說不了什么,除了王石前妻可能會有點委屈之外。敗筆在于,王石在股東大會上的一次應對。
以專業角度看,我認為這是王石在“萬寶之戰”開打以來,最大敗筆之一。現場大概是這樣的:有股東舉手發言說,知道王石跟田樸珺小姐好上后,他就賣空了萬科股票。王石回答說,你是妒忌吧?
王石原意大概是想幽個默搪塞過去。但是這個幽默,卻有點接近于孫猴子情急之下把旗桿樹在了廟后面,不當心露出了馬腳。
王石跟田樸珺小姐的愛情,實質上不是一件簡單事情。用王石朋友的話說,民營企業家搞小明星,必死無疑。用寶能的觀點看,那就有可能沒有盡責。從市井來講,老年人的愛情就像老屋著火,沒得救。這個沒得救的理論因素,就是因此會十分地轉移生活的重心、十分地轉移個人注意力、十分地改變原有判斷力。這就是在王田愛情之外,人們對王石這個上市公司董事長質疑并賣空萬科股票的理論依據。
而王石“愛情”之后的表現,也確實讓人擔憂。比如跟田小姐好長時間紐約“進修”,比如更多地喜歡周游考察世界,比如更多地研究起“笨笨牌”紅燒肉。對于萬科這樣一個標桿性上市公司來說,董事長這樣“戰略”重心轉移,確實不能不讓人捏把汗。因此而賣空股票,也是合理的判斷。這個時候,不是你幽個默就能搪塞過去的。你越幽默,股東看到的,可能是你越輕佻。董事長輕佻,對于市值上千億的上市公司,可是要命的。
當然,你可以說董事長負責戰略,即使長時間在國外,也是在進行國際戰略布局。但是這種話,大家都是成年人了,還是不說為好。只要設想一下,如果是一家國企特別是央企,董事長像老王那樣,國資委會不管他?“王石的朋友”們不會吵翻天?
人貴有自知之明,難的也是自知之明,更難的是出名甚至“偶像”之后的自知之明。王田、萬寶之后,有很多“王石的朋友”,著文解讀兼繪畫了不少王石的故事。當然,把老王兼小田說得難堪和不堪的也不少。但是,像王石這般聰明人,應該對自己的歷史有個客觀的認知,對自己有個客觀的評價。所謂世人皆濁我獨清,就是這個意思。別人怎么說都可以,誰讓你是大公司董事長呢?買你公司股票的大小股東,總得研究一下董事長吧,總得知道自己的錢是給了那類人吧。但是自己對自己,還得心知肚明,究竟有幾斤幾兩,自己還得清楚,這樣既是在樸珺小姐“偶遇”時能有分寸,也是在遇到寶能時把準方向。
我是不大相信那些成功之后寫的傳記的,無它,容易陷入以結果倒推智商的不真實中,而結果其實是有許多智商之外的運氣、隱私等等因素的。王石的形象一度是美好的,但是“笨笨牌”紅燒肉之后,“啪啪垃圾”式的研究多了起來,結果是很多美好的故事被貼上了不太美好的標簽。比如白手起家、大智若勇式的經歷,忽然有了油膩,似乎跟結發妻子的高干老爸有點關系。比如敢上三山登頂敢下五洲捉鱉,也有了另類解讀,被當作拿了高薪不務正業不夠盡職。比如創建樹立萬科品牌,也更多被歸結為外部因素,認為不過是沾了房地產泡沫的光而已。
愛情這個事情很復雜,旁人不容易看透,看透了也不容易說清,說清了也不容易接受,就像“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一樣,只能由他去。只是這當中包含著兩個不同層面,一個是規則,一個是情懷,這個不能搞混。王石休了前妻“偶遇”樸珺,這是規則或者潛規則,估計前妻也沒有什么大的辦法;這個時候去講紅燒肉式的情懷,既不合適也容易落下把柄。萬科寶能大戰,公司股票人人出錢可以購買,這個就是規則,即使創始人你也不能不讓人買;此時去講初創者情懷試圖阻止別人購買,也是不合適的,容易變成笑話而毀了聲譽。
自知方能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