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基
明朝時候,浙江省永嘉縣有個富裕人家,主人名叫王生。一天,一個湖州小販到王生家賣生姜。生姜的價錢還沒有談好,王生就將生姜強行過秤。小販不能接受,語言頂撞了王生。王生家中有錢,仗勢欺人,用拳頭毆打了小販。可能是王生下手太重,小販竟然暈死過去。
看到小販暈死過去,王生大驚失色,自己只是一時氣頭上,打他幾拳頭出氣,可殺人償命,把他打死了,自己會吃不了兜著走。王生立即和手下人等積極搶救小販。過了好長時間,小販蘇醒過來,王生這才松了一口氣。王生好酒好菜招待小販,還送給他一匹絹,請求他的諒解。
小販在王家遭到低價強買,還挨了幾拳頭,暈死過去,好在有驚無險,對方還酒肉招待,送了布匹,也就前后抵消,相安無事。小販不再追究,繼續上路了。
小販來到碼頭乘船,船夫詢問他從哪里來,到哪里去。小販如實相告,并感慨說,自己差點在永嘉丟了命。船夫閑來無事,詢問來龍去脈,小販就將自己在王家的遭遇詳細述說了一番。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聽了小販的講述,船夫覺得商機無限,就對小販說:“你要奔波著賣生姜,帶著一匹絹非常不方便,莫如就將絹賣給我。”小販一聽,欣然答應,布匹交易立即成交。小販下船的時候,船夫又提出要他的那個竹籃子。小販覺得人家買了自己的絹,給了自己許多方便,一個破竹籃子根本就沒有什么,就將竹籃留給船夫,自己下了船。
拿到小販的布匹和竹籃,船夫開始實施自己的計劃。王生是當地有名的富戶,船夫對于他的家財已經覬覦好久。當時,江河上經常漂來一些尸體,船夫就從中打撈起一具,放到船上,給尸體穿上衣服,拉到王生家附近。然后船夫找到王生,說在他家賣生姜的小販,因為受到他的毆打,上船后死亡,他的尸體、布匹和竹籃,現今都在自己船上。船夫說:“小販吩咐我到官府報案,并轉告他的家人親屬,為他報仇雪恨。因為是同鄉熟人,我才先來把事情告訴你們。”
殺人償命,天經地義,況且,受到毆打的小販在自己家中就長時間休克。同時,小販的尸體、布匹、竹籃子都在。王生啞口無言,只能乖乖地向船夫求情:“賣生姜的小販反正是湖州人,他的家人也不知道他到了什么地方,死在哪里。請求高抬貴手,埋葬尸體,對此保密。”王生答應給船夫許多錢作為報答。船夫起先假裝不肯,最后終于答應,在收了王生錢后就將所謂的小販尸體埋葬在附近的樹林中,心滿意足地回去了。
王生給了船夫許多錢,自以為小販的事情已經徹底擺平。沒想到,后來,王生手下的一個仆役因為對王生心懷不滿,將王生打死小販一事告到官府。人命關天,王生立即被官府羈押起來,最終王生經不住嚴刑拷打,死在大牢之中。
第二年,小販又來到王生家。王生的家人大驚失色,小販不是已經死了嗎?小販也很奇怪,他說自己并沒有死,這次來是因為去年王生好酒好肉招待過自己,現在特意上門感謝他。小販還告訴王家人,去年坐船的時候,他將王生所給的布匹賣給了船夫,船夫還要了自己的竹籃子。
王生的家人恍然大悟。原來,小販并沒有死,是船夫從他手中買了布匹、要了竹籃子,找到別的尸體,來敲詐勒索王生。既然小販還活著,船夫是敲詐勒索,那個舉報的仆役自然也是無中生有。王生的家人立即將仆役捆綁起來,和小販來到官府報案。
小販還好好活著,所謂王生打死賣生姜小販一案,自然是子虛烏有。官府立即將船夫捉拿歸案,并判決船夫為王生抵命。
(星光摘自《上海法制報》2015年11月18日,圖/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