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永紅 張利軍 李衛軍 王雅娟(洛陽礦山機械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齒輪模數對傳動性能的影響及選擇
孟永紅 張利軍 李衛軍 王雅娟
(洛陽礦山機械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模數作為齒輪的關鍵參數,對齒輪的承載能力和傳動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通過理論分析并結合工作經驗,圍繞模數對齒輪的影響展開研究,給出了不同應用場合齒輪設計的模數選擇方法及注意事項,指導設計生產。
模數是齒輪的一個最基本參數,對于齒數一定的齒輪,模數越大其徑向尺寸也越大。為便于制造、檢驗和互換,齒輪模數值已實現標準化(詳見GB/T1357-1987)。對于模數的選擇,可根據齒輪副齒數及中心距計算,也可根據經驗確定,如軟齒面取(0.007~0.02)*a,硬齒面取(0.016~0.0315)*a,最后圓整至標準值。然而不同應用場合,模數的選擇規則是不一樣的,上述方法無法保證傳動系統獲得較好的傳動性能。
為研究齒輪模數對承載能力的影響,對固定中心距下,不同模數的齒輪副的承載能力展開分析。表1為中心距為220mm,公稱速比為4的6組漸開線直齒輪副的基本參數,采用GB/T3480對其彎曲疲勞強度安全系數SF、接觸疲勞強度安全系數CF及重合度CR進行計算。結果如圖1所示,在固定中心距下,隨著模數的增大,齒輪副的彎曲疲勞強度增加較為明顯,而齒輪副的接觸疲勞強度由于與齒輪副的齒廓曲率密切相關,變化較為平緩,并有下滑趨勢。故大模數齒輪具有較強的抗彎曲抗沖擊能力,適用于沖擊載荷較大的場合。

表1 齒輪副基本參數

圖1 不同模數齒輪副彎曲及接觸變化曲線
齒輪傳動系統中,影響傳動特性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內部激勵和外部激勵,內部激勵主要包括時變嚙合剛度激勵、傳遞誤差激勵和嚙合沖擊激勵等,其中齒輪的剛度激勵是影響齒輪動態載荷的關鍵因素之一,故模數作為影響齒輪嚙合剛度的關鍵參數,其選擇的合理性對齒輪副的傳動特性具有重要的影響。
圖2為表1中三組齒輪副在相同載荷作用下的扭轉剛度曲線,由圖可知,隨著模數的增大,齒輪副的時變扭轉剛度在一個嚙合周期內的波動區域逐漸變大,進而導致齒輪副在運行過程中會產生較大的剛度激勵;相對于大模數齒輪副,小模數齒輪的時變剛度波動區域較小,且嚙合剛度相對較大。根據系統動力學理論可建立齒輪副的動力學模型,通過分析可知,合理選擇齒輪模數,優化調整齒輪副嚙合剛度,可顯著減小齒輪副運行時的動態載荷,改善傳動特性,提高運行的可靠性。
在齒輪設計過程中,選擇大模數少齒數還是小模數多齒數,需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工況

圖2 不同模數齒輪副扭轉剛度
對于礦山、冶金、建材等領域,如破碎機、輥壓機、軋機、回轉窯等齒輪傳動裝置,工況較為惡劣,齒輪副承受較大的沖擊載荷,由于齒距偏差、齒形偏差等因素的影響,小模數齒輪的實際工作重合度無法保證,在較大沖擊載荷的作用下易導致斷齒、點蝕等失效,而大模數齒輪的單齒抗彎強度較高,故能夠滿足承載要求。對于輕工機械用齒輪傳動裝置,如紡織、化工等領域,齒輪副工況較為平穩且體積相對較小,精度容易保證,宜選用小模數多齒數齒輪。
2)平穩性
衡量齒輪運行平穩性的主要指標是振動和噪聲,對于礦山等低速重載領域,由于現場主機振動噪聲較大,齒輪傳動裝置自身的振動噪聲對環境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同時為提高齒輪傳動裝置的可靠性,一般選用大模數齒輪。對于船舶、透平機、車輛等齒輪傳動裝置,對其振動和噪聲提出較高的要求,且齒輪體積相對較小,輪齒精度容易保證,常選用小模數多齒數齒輪。
3)加工能力
齒輪的精加工方式很多,主要有磨齒、滾齒、剃齒、梳齒、珩齒等,不同的加工形式,生產的輪齒精度也各不相同。小模數齒輪要求有較高的齒形精度和較小的齒距偏差,大模數齒輪為保證運行的連續性,對齒距偏差要求比較高,故在選擇齒輪模數時,也應適當考慮生產廠家的加工能力和水平。
經過作者長期的實踐驗證,模數的選擇是否合理對齒輪傳動性能,如承載能力、振動噪聲及可靠性等,具有較大的影響,因此在設計過程中要全面分析,避免以偏概全、生搬硬套,保證齒輪模數與齒數的合理匹配。
[1]齒輪手冊[M] 上冊/齒輪手冊委員會(第2版)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8
[2]李潤方,王建軍,齒輪系統動力學-振動.沖擊.噪聲[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6
G322
B
1007-6344(2016)06-03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