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博(定西武陽水利水電工程有限公司)
我國土木工程建筑企業競爭力評價與實證研究
常 博
(定西武陽水利水電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業作為我國的支柱型產業,在拉動我國經濟的增長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如何增強我國土木工程建筑企業的競爭力,保持其在拉動經濟增長方面的優勢,成為各個企業最為重視的部分。而增強企業競爭力的首要問題是對其進行全面的認識和有效的評價。本文分析了我國土木工程建筑企業競爭力的現狀,并對其評價體系和方法以及實證進行了分析研究,以期為我國土木工程建筑企業提供一些新的發展思路。
土木工程;建筑企業;競爭力;評價體系
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土木工程建筑企業只有增強競爭力,才能在行業激流中占有一席之地。加強建筑企業競爭力評價,可以幫助企業發現自身的優劣,進而為改進其工作、增加競爭力提供依據。
目前,我國土木工程建筑企業的評價體系包括財務評價指標體系經濟效益評價指標體系、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和資本增值保值考評指標體系。在全面評價土木工程建筑企業競爭力方面還存在很多不足:
1、涵蓋面不夠。這四種現行的作法只能解決資本收益率、資產負債率、成本費用利潤率、全員勞動生產率、資本保值增值率等問方面的指標評價,重點幾乎都放在了財務方面。對于非財務因素缺乏重視。同時只關注對過去數據的評價,很少對企業的發展潛力進行預估。
2、重復評價。因為將指標評價的重點集中在財務方面,導致很多數據出現重復,沒有起到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
3、缺乏針對性。這四種評價指標體系可以廣泛適用于多種行業,然而由于土木工程建筑企業的特殊性,這四種評價指標體系不能滿足其需求,對建筑企業的企業資質、施工質量等特殊性指標沒有涵蓋到。
要實現競爭力評價體系對企業競爭力的提升,選擇合適的評價體系十分重要。原有的四個評價指標體系存在缺陷,戰略平衡計分卡指標體系雖然能彌補一些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定量指標與定性指標結合的企業實力評價,但也不能完全包含反映土木工程建筑企業特殊性的指標。因此,綜合以上四種評價指標體系和戰略平衡計分卡指標體系的方法,針對土木工程建筑企業的自身特點,可以將建筑企業競爭力劃分為企業規模、市場開拓、經濟效益、工程管理、資源管理五個方面。這五個方面涵蓋了企業的現實競爭力和潛在競爭力兩大塊。

一極指標 二極指標企業規模競爭力建筑業總產值指標建筑業增加值指標建筑企業總資產指標從業人數指標市場開拓競爭力國外市場份額指標省外市場份額指標省內市場份額指標新簽合同額指標工程結算指標企業競爭力評價指標經濟效益競爭力企業經濟效益指標社會經濟效益指標股東經濟效益指標工程管理競爭力生產管理指標質量管理指標安全管理指標資源管理競爭力財務管理指標技術能力指標人力資源管理指標
1、科學性原則:作為增強企業競爭力的指導體系,企業競爭力指標體系的建立必需以科學理論為指導,在基本要領和邏輯結構上應保持嚴謹的態度,各指標必需要求概念確切、含義清楚、計算范圍明確,保證數據的代表性和可靠性,使其能真實全面地反映企業競爭力,為企業的發展起到有效的提示作用。
2導向性原則:建立土木工程建筑企業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的目的是找出企業存在的問題,對加強企業競爭力起導向性作用。這樣才能引導企業良性發展。
3、可行性原則:企業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必需具備可行性的,否則無法起到提升企業競爭力的作用。所謂評價指標體系的可行性指的是,其設定的指標應有明確的代表性,同時數據的采取也應具備可操作性,同時還要保證計算方法的正確性、標準性、規范性。
4、可比性原則:競爭力指標應普遍適用于同行業企業間。這樣有助于企業通過與競爭對手的比較,找到自身的問題和優勢,真正起到提升競爭力的作用。
5、重要性原則:應考慮實際需要,選取對企業發展有重要影響的評價指標進行收集。這些評價指標應從不同的方面反應企業的競爭力狀況,同時要對這些評價指標進行主次分類,突出能直接反映企業競爭力的指標。
6、發展性原則: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不應僅僅滿足于對過往數據的分析,還要著眼于企業未來的發展。
1、確定參評企業:選擇評價對象應考慮代表性和方便性。比如,著重對某一地區的某一類型土木工程建筑企業進行評價,這樣能真實反映這一地區建筑企業的發展狀況。同時選擇方便收集資料的企業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2、確立評價方法:評價建筑施工企業競爭力是一個復雜的系統過程,評價的方法直接影響到統計數值的可參考性。評價方法的選取原則是能綜合反映企業實力。這需要收集企業既往的記錄,還需要分析來自市場反饋的企業狀況的數據資料,這樣才能保證評價指標的全面、真實。
3、數據收集:這個步驟很關鍵。數據采集的數量和質量會直接影響企業競爭力評價的準確性。為了保證數據收集的有效性,評價組織應以評價方法為依據,制定相應的數據收集問卷表,參評企業對問卷表進行填寫,并務必保證其真實性和準確性。待參評企業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數據提供的工作后,評價組織收取問卷表,并對不合格的問卷進行篩查,對有效問卷進行數據整理,并建立評價指標數據庫。
4、數據分析:將評價指標數據庫中的資料進行對比分析,重點分析企業的優劣勢、要素競爭力水平、綜合競爭力水平,得出各項結果。
5、形成結論:通過數據分析結果,得出企業競爭力的對比結果,內容包括:單個企業在參評企業中的相對競爭力水平、要素競爭力水平、優勢、劣勢,以及改進措施。這一結論應是企業制定提升競爭力戰略的明確指導和有利說明。
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土木工程建筑企業在目前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大背景下急待解決的問題,構建完善的評價指標體系有助于建筑企業更好的認識自身的競爭優勢、發現自身的劣勢,并有效打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的發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只有在不斷發展中,通過對自身競爭力的評價分析,才能制定長遠的戰略和決策,使企業保持可持續的競爭力。
[1]霍國慶,景萬,杜智濤.我國建筑企業核心競爭力評價體系研究[J].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11,07:63-72.
[2]孫慧,孫曉鵬,范志清.我國滬市土木工程建筑企業競爭力評價與實證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1,13:102-106.
[3]蘇皓.我國建筑企業競爭力評價的實證研究[D].石家莊鐵道大學,2013.
G322
B
1007-6344(2016)04-026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