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春葉
一、司法理念
網絡交易行業發展速度較快,業務創新度高,信息技術復雜。網絡交易糾紛既涵蓋傳統民事層面、商事金融層面,又涉及刑事層面,司法界研究信息的不對稱造成審判實踐的難點。針對新類型案件的法律適用問題,法院應當與業界、學術界加強共同研判,促進案件審理的適法統一。要主動適應和服務經濟發展新常態,促進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為上海“四個中心”建設提供良好司法服務。
為此,網絡交易糾紛的裁判理念舉足輕重,它將影響我們裁判結果的公正與否。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民五庭庭長楊路指出,在網絡交易糾紛中,證據制度、糾紛管轄等都會出現新的認識,司法需要有一個相對前瞻性的思考。在法律供給不足的情況下,司法要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自治。此外,法官應當不斷學習,尤其是互聯網及網絡交易發展到今天,監管部門所制定的交易規則,以及網絡交易市場自發形成的交易慣例。最后,案件糾紛的背后是價值的沖突與考量,網絡交易的消費者需要保護,但保護有限度,因此統一的裁判理念與裁判思路極為重要。法院更多地應當維護正確的交易規則,制止錯誤的交易規則,促進監管部門制定規則以降低網絡交易的風險。
二、裁判原則
網絡交易糾紛在裁判心態上需要掌握好保守與自由之間的關系,其中包括實現各個裁判目標之間的關系、處理好司法能動主義與司法謙抑主義、依法保護網絡交易經營者和網絡消費者權益等。網絡交易的本質還是交易行為,并未脫離現行法律對于交易行為的規定。因此首要問題是弄清楚網絡交易的結構,把何為交易標的,交易各方是誰,交易方式如何弄清楚,理出相應的買賣、居間、服務合同等法律關系,再確定權利義務責任。當然,法官還要顧及當事人的訴訟請求、網絡交易新特點對于案件審理的影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