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晴
一是保持中華文化的先進性。一個不能兼收并蓄的文化注定是沒有活力的文化,是注定要被時代淘汰的。在維護我國文化安全中,中華傳統文化是我們最深層次的根基。只有真正實現中華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使中華文化在與世界其他文化和平共處、取長補短、共同發展的過程中,在繼承傳統文化精髓的基礎上進行重塑,融傳統精華與時代特征于一體,始終保持先進性,使更多的人逐漸認同中華文化,才能使其在應對多元文化的沖擊中立于不敗之地,從根本上維護國家文化安全。
二是加強對青少年的中華文化教育。對青少年進行中華文化教育的過程中,應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學校、家庭、社會應全方位、立體式、互動性引導青少年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抱有堅定信念,樹立文化自信。
語言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根基。不尊重母語,會對一個國家的文化安全和本民族的生存與發展帶來毀滅性打擊。特別是在互聯網時代,網絡語言存在低俗化傾向。我們必須高度重視青少年的漢語教育,正確引導青少年正確、規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維護本國語言文字的純潔性,建構他們的文化心理,堅守文化認同。
三是確立中華文化在互聯網時代的話語權。維護國家文化安全,必須確立中華文化在互聯網時代的話語權。為此,我們必須要不斷提升互聯網應用開發能力,搶占新一代互聯網科技的制高點;不斷提升互聯網文化產品的生產能力,擴大中文信息的覆蓋傳播區域,為中華文化在世界的傳播提供一個廣闊的空間;不斷提升互聯網文化產品的生產質量,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輻射力、影響力,在國際文化交流中謀求認同,牢牢把握在互聯網領域的話語權。唯有如此,才能在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同時,切實維護好國家文化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