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娜 李鐵軍 吳軍軍 李航



摘要 本文設計了一種新型超寬帶蝶形槽天線,采用共面波導饋電,可以覆蓋3.1GHz~10.6GHz的超寬帶頻帶。利用HFSS軟件對影響天線帶寬的幾個參數(shù)進行仿真對比后,確定天線結構尺寸。該天線結構簡單緊湊、體積小、易制作、易集成,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關鍵詞 超寬帶;共面波導;蝶形天線;槽天線
中圖分類號TN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363(2016)04—0020—02
2002年美國聯(lián)邦通訊委員會(FCC)將原本用于軍事的3.1GHz~10.6GHz超寬帶(UWB)擴展到民用,使得UWB技術的研究進入新階段。超寬帶天線是超寬帶無線電系統(tǒng)必不可少的部分,在輻射和接收無線電波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目前,超寬帶天線在衛(wèi)星通信、探雷、救援定位、無線通信等軍民方面都有廣泛應用,常見的UWB天線有單極子天線、縫隙天線、錐形天線、喇叭天線以及螺旋天線等。隨著現(xiàn)代電子器件的微型化和模塊化發(fā)展,對天線提出更高要求。頻帶寬、體積小、重量輕、制造簡單、易于集成的平面天線是新型超寬帶天線的發(fā)展趨勢,常見的超寬帶平面天線有槽線天線、寬槽天線和蝴蝶結天線等。
1天線結構設計
蝴蝶結天線因極化穩(wěn)定、容易加工而被廣泛應用,但一般用金屬板制成,重量和體積無法滿足小型化要求,采用微帶或槽天線形式可以克服其缺點。
共面波導(CPW)由一個中心金屬導帶和2個共面接地板構成,3部分在同一平面上,具有易加工,易集成、低輻射損耗等優(yōu)點。通過改變金屬導帶的寬度和縫隙的比值調節(jié)共面波導的特性阻抗,使得設計具有靈活性。
將蝶形槽結構和共面波導結合起來,發(fā)揮兩者優(yōu)勢,就組成了CPW饋電的蝴蝶結槽天線。文章在傳統(tǒng)CPW饋電的蝶形槽天線結構的基礎上進行改進,擴展了帶寬,使天線在回波損耗S11≤-10dB條件下能夠覆蓋UWB頻段,并在工作頻帶內具有良好的增益特性,其結構如圖1所示。
天線直接印制在單面FR4基板上,尺寸為60ram×30mm,厚度為2mm,相對介電常數(shù)εr=4.4。采用阻抗為50 Ω的共面波導進行饋電,蝶形槽長度L=56mm,寬度W=25mm,金屬導帶的寬度t=1.4mm,兩側縫寬s=0.5mm,天線相對于中心線左右對稱。
2天線參數(shù)優(yōu)化
傳統(tǒng)蝶形槽天線頻帶比較窄,文章研究了部分參數(shù)對天線帶寬的影響,利用HFSS軟件仿真優(yōu)化得出最
將蝶形槽的上端用細長的矩形槽連接,將輻射體與地面連接斷開,改變天線表面電流的分布進而改變頻帶寬度。矩形槽對天線帶寬的影響如圖2所示,加槽后頻帶展寬,并且在9G周圍增加了一個諧振點,隨著槽寬的增大天線帶寬也展寬,但是當槽寬增大到1.5mm時,5G~6G頻段的回波損耗變差,均衡后選擇h=1mm。
傳統(tǒng)蝶形槽的邊緣都為尖銳的頂點,將這些頂點倒圓角,可以減少頂點處電流的突變或反射,降低高頻段的回波損耗,擴展了帶寬。經(jīng)過仿真優(yōu)化,取R1=R2=R3=R4=2mm,R5=R6=3mm。
最后在蝶形槽的兩個邊上增加半圓形槽,通過增長表面電流路徑實現(xiàn)阻抗匹配,展寬頻帶,經(jīng)過仿真對比取R=1.5mm,如圖3所示,該天線在S11≤-10dB時低頻端的最低頻率為2.5G,高頻端的最高頻率大于12G,相對阻抗帶寬大于131%,頻寬完全覆蓋并超過了UWB頻段。
新設計天線的方向圖仿真結果如圖4所示,具有良好的輻射特性。
3實測結果
為了驗證仿真結果的正確性,將設計的天線制作出實物,如圖5所示。用50 Q的同軸線對其饋電,所測天線電壓駐波比如圖6所示,阻抗匹配很好。
4結論
本文研究了一種新型超寬帶蝶形槽天線,利用HFSS軟件仿真,得出部分參數(shù)對天線帶寬的影響。該天線結構簡單、重量輕、易于平面印刷、便于集成,具有穩(wěn)定的增益和良好的輻射特性,滿足小型化要求,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