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韌
摘要 在我國的北方地區,初冬和早春時期,由于冷熱不均和晝夜溫差較大的特點,導致一些園林樹木會遭受嚴重的凍害影響,輕則使枝葉損害,影響來年的觀賞效果,重則樹干凍裂,嚴重缺水,導致來年的園林喬木死亡。因此為使樹木安全越冬,必須了解低溫危害性和原理,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關鍵詞 越冬防寒;園林綠化;應用
中圖分類號 S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2095—6363(2016)04—0061—02
園林喬木生長到深秋,便逐漸進入休眠期。由于有的園林根系比較淺,耐-8℃的低溫和短時間IO~C的氣溫,溫度再下降就會發生凍害,嚴重時植株死亡,造成園林社會效益的損失。尤其在北方的園林中,越冬防寒時需要進行必要的措施。越冬防寒措施,利于園林喬木的生長。進行覆蓋防寒的園林作物,會表現出萌芽早、生長快的特點。
1園林低溫危害性及其原理
1.1根系凍害
植物的根系一般深入地下,在地上樹木休眠之后,地下根系也會保持活躍狀態,無法自然休眠,并且由于抗凍能力差,更容易受凍,在靠近地表的根系,大雪、寒潮來臨時,會產生寒冷的氣息,導致園林喬木無法自主的保持活力,導致根系凍死,進而導致整個林木死亡,并且這種根系凍害發現不及時,常見的現象是春天已發芽的林木,過了一段時間,突然死亡,就是因為根部受到凍害的原因。
1.2根莖凍害
在整個越冬防寒的過程中,植物根莖停止生長的最晚,但是卻開始活躍的時間最早,并且長期暴露在接近地表的地方,更容易受到地表溫差的影響,受到的凍害也更嚴重。
1.3主干凍害
在植物的緩慢停止生長的冬季,向陽面的冬日陽光會一定灼傷植物的主干,在初冬和初春時節,這種現象更明顯。另外,是主干凍裂的影響,在初冬的氣溫,急劇下降,在皮層組織迅速冷縮的狀態中,加劇了樹皮的應力作用,從而可能導致樹皮破裂,在整個冬季產生嚴重的凍害影響。
1.4枝杈凍害
這種凍害的發生主要在樹枝分權處發生,并且特別是向內分杈的一面,主要的癥狀表現為皮層變色壞死,主干垂直下裂等現象,這主要是因為樹杈分裂處,因為年輪比較窄,導管不發達,營養供應不足,導致抗寒能力差,針對不同的情況應加強監測和采取必要的防寒措施,避免枝杈凍害的發生。
2越冬防寒的主要技術措施
2.1加強肥水管理
首先,要及時灌凍水。在整個生長周期內,園林樹木都需要水分營養。很多人認為冬季蒸發量小,樹木會進入休眠期,不需要水分滋養了,但這是錯誤的觀念,由于此觀念的流行,直接導致了園林不注意冬季水分的補充,影響到園林樹木,在春季時的抗旱能力和生長發育。其次,要施肥。秋后樹梢停止生長后,根系又出現一次生長高峰。因此,應于秋末冬初視樹齡大小和栽植時間的長短,適當施一些有機肥或化肥,且使肥料滲入,以促發新根,增強樹勢,為翌年的樹木生長打好基礎。
2.2修剪弱病枝
園林樹木的修改對于園林在防寒越冬時期也至為關鍵,這是根據園林樹木的生長習性,應把死枝、弱枝、病枝等剪下,同時對于繁密的枝椏,進行簡化修剪,避免不透風,影響樹木的生長,對于較大的傷口,用藥物進行消毒。并且要求做到修剪中各種枝條,整個樹冠都要清晰,利于修剪,對枯枝、病蟲枝、多余枝要從基部截去,不要留樁,剪口要平滑,以防感病和影響觀賞。
2.3覆蓋、培土、包裹樹干
園林樹木的覆蓋是指對冬季樹木及時護根、蓋草。樹木在冬后用麥秸、稻草、玉米秸稈等均勻覆蓋于樹干的根部,這樣做的目的既可保證根部的溫度,降低凍害,又可減少根部的水分流失,起到增溫保養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覆蓋物腐爛后,還可成為樹木生長的有機肥。培土是由于果樹根莖部易受凍,需要對林木進行10cm~20cm培土,開春后再扒開,這樣更能有效抵擋寒冷的侵襲,尤其是幼齡樹,可避免凍害,而對一些抗寒能力較差的地被植物、宿根花卉、灌木,如:大花秋葵、月季均可用培土方法將根部培土高25cm~30cm,有些栽植的月季因株行間距太小取法培土,只能采用多道低矮風障防寒,每3m~5m架設一道。包裹樹干是指對于一些耐寒性較差的樹木,用草繩將新栽樹木小株枝包裹起來,并在樹干高度1m~2m左右范圍內,纏繞草繩或麻片等,將樹木纏繞或包裹起來,給樹木“穿衣”保暖,防止樹木在水分缺失的情況下發生樹干日灼。或用稻草捆好包裹主干,以避免被晝夜較大的溫差傷害,這主要是對一些需要防寒保護的單株喬木來使用得方法,如法桐、青桐、合歡、苦楝及特大規格的喬木,需要塑料布加草繩將樹干從基部到分支點全部纏繞包裹,也可以用綠色蛇皮布條纏裹樹干,對櫻花、紫薇、石榴、紫葉矮櫻、紫葉李等不耐寒地帶干花灌木也要用此方法防寒。
2.4搭建必要的具體風障措施
在北方,冬季危害植物的主要因素是西北風。因此風障應放在迎西北風一側,一般的要求高度在2m以上的必須用松木桿,或者粗壯的大竹竿(最小頭不小于3cm直徑的作骨架,立柱埋深不低于30cm,間距不超過1.5m,不準用死樹作干架材),用鐵絲綁扎,其高度應超過防寒植物的頂梢。群體防寒的風障,長度一般不超過20m為一組,如需要延長,中間應留風道。風障要順風向傾斜,并在迎風一側下地錨,拉把線已增加抗風能力,每20m不少于3處,2m以下風障于2m以上風障做法相同,只是架材可以稍細些。低矮植物防寒風障搭設的立柱埋不少于30cm間距1m應架設橫桿3道。為防止道路沿路雜物進入綠地,要求沿路外側石搭設60cm~80cm高的風障。單位風障應根據樹木大小而定,一般2m高以下的植物可設三角形風障,超過2m的植物必須凹形圍三面。所有風障骨架必須在初冬時期前搭設完成,并根據各標段所處位置及其后情況適時披掛綠色蛇皮防寒布。所有大小風障用材必須統一,只準用松木桿、竹竿、鐵絲綁扎,披綠色蛇皮防寒布。不能用死樹、麻繩、彩布條,以保證牢固、統一和美觀的效果。但固定防寒布要用鐵絲,可用尼龍編條與麻繩綁扎,成型后的防寒風障必須做到橫平豎直,外形美觀標準。
2.5主干刷白及煙熏防凍
主干刷白是指用園林樹木的涂白劑,將園林樹木的主干外表,進行刷白,這樣的做法可以密蓋住主干的小傷口,避免冬季的寒氣危害到園林樹木主干,同時刷的白漆具有反射太陽光的作用,尤其在冬季沒有葉子遮擋的主干極易造成損害,刷白之后降低了太陽隊樹木主干的直接灼傷,另外,在刷涂白劑之后,可以封閉主干的細微蟲洞和殺死一部分細菌,直接減少了病菌蟲害對樹木的威脅。對于幼樹,可在大凍來臨之前,將薄膜罩在幼樹上,下部周圍用繩子扎緊或埋入土中踏實,也能起到防凍的作用。一些雖有一定能力的抗寒能力,但又易受太陽輻射,陽面樹皮易被灼傷的樹種,如桑樹、楊樹、刺槐、香花槐、朝鮮槐等均應進行樹干涂白以反射陽光,降低白天樹干溫度。涂白高度以2m為準,最好加一些石硫合劑兼顧除蟲。而熏煙防凍是指由于天氣急劇降溫的夜間采用,用糠殼、碎秸稈等。在午夜12h左右點燃,注意控制火勢,以暗火濃煙為宜。一般園林可點3~4個燃火點,使煙霧全覆果園,以減緩地面散熱降溫,并增加空氣中的熱量。據測定,熏煙法一般可使氣溫提高3℃~4℃,冷空氣容易聚集的低洼園林,效果好。
2.6及時護理林木外傷
在冬季,由于對林木的修剪、機械和人為的損傷、蟲害等均會造成樹體外傷,對于此種外傷,護林人員應及時采取措施,對于林木產生的傷口進行包扎或者剪除后再包扎,避免在冬季來臨時,冷空氣由此傷口侵入樹干內部,對園林樹木造成傷害。具體做法是在有損傷的樹木間,對于輕傷的林木,如果一部分已枯死,應及時將枯死地方剪去,然后再用塑料膜進行包扎、纏繞,或者對傷口進行涂白劑以保護傷口避免受到寒氣侵襲。
3結論
北方園林綠化建設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科學合理的越冬防寒的管理。并且綠化植物春季的生長狀態和效果與越冬防寒的管理也密切相關,特別是在保持綠化苗木的成活率方面,更需要科學的防寒養護。綠化苗木的冬季養護直接影響到春季開花的質量和生長,因此在日常管理中,應加強對冬季防寒的管護,從而避免出現較大園林綠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