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耀崗(《武警學術》雜志副編審)
?
余光如矩
文/李耀崗(《武警學術》雜志副編審)

隊列訓練是軍隊共同課目訓練的內容之一,可以為軍人掌握技術戰術動作、端正軍人姿態、保持嚴整軍容打下良好的基礎,還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作風,促進養成。隊列訓練看似簡單、枯燥,但卻蘊涵復雜的技術、心理要求,訓練要達到整齊的標準,在我看來其核心要訣是要學會看齊。隊列中的看齊,分為停止間看齊和行進間看齊,停止間看齊只要在“向左、向右看齊”“稍息”和“向前對正”的口令下擺頭,輔以碎步看齊即可,最難掌握的是行進間的看齊。隊列行進時所有人都處于運動狀態,每個人的步幅、步速不可能完全一致,行進時又不允許左顧右盼,要標齊排面、保持隊列整齊,幾乎是不可能的。
那么,如何才能在行進間保持看齊呢?靠眼睛的余光。“余光”一詞,沒有專門的詞典解釋,大約與眼科上所說的“視野”概念相當。視野,指人的頭部和眼球固定不動的情況下,眼睛觀看正前方時所能看得見的空間范圍。余光,就是隊列成員在眼睛直視前方的情況下,利用視野邊緣所進行觀察的目光。一般情況下,隊列向前行進過程中,除基準兵不動外,隊列中的其他人員都必須通過余光看齊來有意識地做出自我調整,這樣才能在運動中保持整齊劃一。行進中,用余光如果看不到其他兩側的人員,那么你肯定是走過了排面一線;如果能很清晰地看到其他兩側人員,則說明你在隊列中正在落后于其他人。余光就像一把尺子,讓你在隊列行進中找到了準星,也讓你在不經意間完成了自我校正。
余光看齊是保持隊列整齊的不二法門,有時候工作、生活的過程中也需要點余光。比如,剛到部隊的人對軍營生活都有一個適應期,這個時間不同的人長短不一。對于沒有當過兵,沒有經過軍校培訓的地方大學生入伍者來說,適應部隊和轉變角色的過程需要經過一個內心震蕩和身體調節的過程。我屬于后者,大學畢業入伍,適應部隊的過程經歷了內心的陣痛,但你無法選擇。你需要丟掉原來的一些東西,接受軍人職業的一切要求;你需要不斷觀察周圍的一切,學會向合格軍人看齊,學會向這個集體所要求的職業素養和職業精神看齊。整個軍旅生涯的過程,也可以說是一個經常整隊、不斷看齊的過程。培訓的過程,是眼睛盯著標準,一招一式地看齊,參加工作之后,則是用余光下意識地掃視自己與別人的差距,潛移默化地看齊,慢慢的靠著余光的觀察就把自己雕琢成了適合的樣子。
余光如矩,意在看齊。余光就像一把尺子,讓你在埋頭趕路、一念直行的時候得到提示,讓你在前行的路上不斷察覺是否偏離了方向。習主席強調要經常主動向黨中央看齊,向黨的理論路線和方針政策看齊。看齊,既有著統一的要求,又有著自身的特點。強化看齊意識,就要做好動作、經常整隊。除了經常主動喊看齊,保持看齊之外,還應下意識地用“余光”及時糾偏,調整看齊,防止因為走得太快,忘記當初為什么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