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俄國馬克思主義事業的奠基人格·瓦·普列漢諾夫誕辰160周年。他生前曾與列寧就諸多政治問題展開過激烈的爭論。一份俄羅斯解密資料顯示:列寧曾主張讓沙皇俄國在一戰中失敗,而
普列漢諾夫則舉起了“護國”的大旗……
但他們二人留給歷史的,卻是公平論爭的風度和惺惺相惜的情懷。
雖然已經去世多年,普列漢諾夫從未被人遺忘。俄《獨立報》曾刊登過他寫于1918年的一份《政治遺囑》,精準地預言了之后70余年蘇聯政權的演變過程。雖然這份《政治遺囑》的真偽尚存有一些疑問,但文章的思路卻是與他晚年的思想桕吻合的。
普列漢諾夫晚年,與列寧發生過一次著名的爭論,他們所爭執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保衛祖國”是否合理。近年來,俄羅斯又解密了一批關于此事的文獻資料。在研讀原始材料的基礎上,筆者力圖還原這場對歷史發展有重大影響的論戰真相。
列寧是他的晚輩
普列漢諾夫出生在俄羅斯一個貴族家庭,早年曾就讀于軍校和礦業學院,1875年參加民粹派革命活動,逐漸成為職業革命家。后來,他流亡國外,于1881年將《共產黨宣言》譯成俄文。他說:“閱讀《共產黨宣言》是我一生的新時期。”對馬克思主義的研讀,使他轉變為了一個馬克思主義者。
1889年,普列漢諾夫在巴黎參加了“第二國際”成立大會,隨后前往倫敦拜會了恩格斯。他后來回憶:“我很高興我能在幾乎整整一個星期中,和他(恩格斯)就各種實際和理論問題作長時間的談話?!?/p>
從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普列漢諾夫在俄國社會主義者中德高望重。他是在俄國傳播馬克思學說的第一人,《共產黨宣言》第一個俄文版的翻譯者,俄國第一個馬克思主義組織的創立人。而列寧與比自己年長14歲的普列漢諾夫相比,無論在資歷上還是年齡上,都只能算是晚輩。但列寧在踏入政治圈子后,在理論和組織工作中顯得精明能干,甚至有些咄咄逼人。這讓普列漢諾夫及其朋友感到相當不快。
1903年,蘇聯共產黨的前:身——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召開“二大”。在選舉黨的領導機構時,擁護列寧的一派占多數,被稱為布爾什維克。少數派則被稱為孟什維克。普列漢諾夫勉強支持了列寧,但會后卻立刻轉變了立場,把列寧的政敵全都拉進了黨的中央機關,列寧被迫辭職。從此,兩人關系就開始惡化了。之后10多年,兩人在政治上時分時合,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才徹底決裂。
反駁德國議員
對于一戰,有一個定性是“各帝國主義國家為瓜分世界而展開的非正義戰爭”,這是列寧在百年前戰爭爆發時作出的結論。而在當時,幾乎所有交戰國人士都表示本國參加的戰爭是正義的,都宣稱在大戰中“保衛祖國”的天然合理性。
俄國也是交戰國之一,但列寧主張應該讓俄國輸掉這場戰爭。他認為,這次戰爭是帝國主義闖因分贓不均而爆發的,不符合工人階級的利益,應變帝國主義戰爭為國內戰爭,乘機推翻本國資產階級政權。在“保衛祖國”的輿論浪潮中,這個觀點特立獨行,為列寧招來了不少譴責之聲。但列寧立場堅定,把抨擊自己的人稱為“護國主義者”?!白o國主義”本意是為國家而戰,但在列寧筆下一直有貶義。
與列寧相反,普列漢諾夫站在支持“保衛祖國”的立場上。1914年,德國對俄宣戰,正在巴黎暫住的普列漢諾夫會見了一位德國社民黨議員。此人向他宣揚,德軍在戰爭中的勝利就是社會主義的進展,并抱怨比利時人對入侵德軍的歡迎不夠熱烈。作為一個俄國人,普列漢諾夫對德國的戰爭行為充滿反感。他說:“你們難道還希望人家用啤酒和椒鹽卷餅歡迎你們嗎?”
洛桑登臺論戰
當年10月,普列漢諾夫回到瑞士,在洛桑一家市民會館內作了題為《論社會黨人對待戰爭的態度》的報告。他強調,法國等協約國進行的是防御性戰爭,是為了保衛祖國、自由和文化,反對德國軍國主義和專制制度。他主張俄國社會主義者應站在協約國一邊,反對德帝國主義的擴張。
當時,有人引用《共產黨宣言》中“工人沒有祖國”的觀點來反駁工人應該支持戰爭的觀點。普列漢諾夫說,“工人無祖國”應當理解為“工人認為他們的國家不應當力求使自己從其他國家孤立開來,不應當使自己的利益同其他國家的民族利益對立起來”。他質問道,如果對社會主義者來說國家獨立是無所謂的,那任何一個國家的社會主義者都不會有興趣面對敵人的侵犯進行自衛,“這難道就是正確的嗎?”他還引用了恩格斯的話:“如果我們受到攻擊,我們將進行自衛?!?/p>
作為普列漢諾夫的老對手,列寧事先得知了他要發表演說的信息,專程從伯爾尼趕到洛桑參加集會。普列漢諾夫的演講結束后,列寧要求上臺發言。當時,他沒有想到普列漢諾夫會“狂熱支持參加帝國主義戰爭”,氣得臉色發白。他端著一杯啤酒走到講臺前,竭力使自己保持冷靜。
列寧的發言相當尖銳。他說,普列漢諾夫發言的第一部分對德國社民黨人鼓吹戰爭的行為進行了抨擊,這非常好,但接下來的內容卻完全變了味:作為一個老資格的社民黨人,怎么能為號召進行帝國主義戰爭的法國社會黨辯護呢?兩個參戰國集團在戰爭中都在掠奪,都表現出野蠻和殘暴,誰也不比對手遜色,哪一方都毫無正義可言。各國統治者用愛國主義的言辭竭力宣揚本國參加戰爭的意義,只不過是為了愚弄大眾,轉移本國人民的注意力罷了。在發言的最后,列寧還表示,社會主義者應當做的是,要么到中立國家去,在那里說真話,要么獨立自主地向無產階級發出呼吁,而不是站在一個帝國主義的立場上,去反對另一個帝國主義。
列寧結束發言后,普列漢諾夫上臺做了反駁,爭論進行得十分激烈。會后,列寧在一封信中寫道,普列漢諾夫已經變成了“親法的沙文主義者”。3天后,列寧又在同一會場作了關于戰爭問題的報告《無產階級和戰爭》。這樣,兩人在“護國主義”問題上交鋒的第一個回合,以雙方在同一地點各作了一次重量級的演講而告終。
從彼此諷刺到惺惺相惜
接下來的兩年半,普列漢諾夫和列寧各自寫了幾本小冊子宣傳自己的觀點,但誰也沒能說服誰。正當兩人在海外進行激烈的文字較量時,俄國國內發生了劇變
1917年3月,俄國首都彼得格勒的士兵和工人發動起義,推翻了沙皇政權。這下,普列漢諾夫和列寧都立刻停止了爭論,腦子里轉的是同一個念頭:立刻回國!
1917年4月13日,在國外流亡了37年的普列漢諾夫回到了彼得格勒,短短一個星期內,他就寫了7篇文章,其中較長的3篇全部是關于“保衛祖國”的。有人指責他在戰爭期間的言論實際上是幫沙皇的忙。普列漢諾夫辯解道:“同志們,有一個時期人們似乎認為保衛俄國就意味著保衛沙皇。這是錯誤的,因為沙皇和他的走狗處處背叛俄國。他們破壞了國防?,F在我們完成了革命,我們應當記住:假如讓德國人戰勝我們,那就不僅意味著把德國剝削者的枷鎖加在我們身上,而且很可能會使舊制度復辟。所以我們必須用一切方法進行斗爭,既反對國內敵人,又反對國外敵人?!彼诒说酶窭账蚶镞_宮發表演講,表達了這些觀點。蘇維埃領導人齊赫澤等人走上講臺,和他握手以示支持。全場響起暴風雨般的掌聲,人們一起高唱《馬賽曲》。
隨后,普列漢諾夫又積極參加到宣傳“保衛祖國”的工作之中。關于普列漢諾夫這方面的活動,以往只有他撰寫的鼓動文章為據,缺乏實際行動例證。而莫斯科俄羅斯政治百科全書出版社新近出版的《1917年的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蘇維埃文件材料》披露,1917年5月,為支持臨時政府在前線發起的進攻行動,普列漢諾夫與杰依奇等老朋友一起創立了“個人榜樣聯盟”,發掘軍中士兵勇敢作戰的案例,鼓舞士氣、招募新兵。該聯盟的工作頗具成效,成立不到1個月,就建了12個突擊營,這無疑應歸功于普列漢諾夫個人的巨大號召力。
列寧回國比普列漢諾夫晚了3天。他一到彼得格勒,次日就趕到塔夫里達宮,發表了觀點與普列漢諾夫完全相反的演講,這就是著名的《四月提綱》。列寧說,沙皇統治雖然不復存在,但俄國所參加的這場戰爭的帝國主義性質沒有變,所以,誰奢談“保衛祖國”,他就是個“帝國主義者”!
此言一出,普列漢諾夫立刻在自己主編的《統一報》上寫了篇著名的文章,題為《談談列寧的提綱以及為什么有時夢話值得注意》,他嘲笑《四月提綱》:“這充其量是在一個既沒有日期,又沒有月份,而只有鬼才知道什么日子的幻想世界里寫成的,這一點難道還不明顯嗎?”所謂“沒有日期,又沒有月份……”的說法,出自俄國大文豪果戈里的小說《狂人日記》。普列漢諾夫用這一說法,無疑是在嘲諷列寧與果戈里筆下的狂人一樣,變成了精神病患者。
列寧諷刺論敵的鋒芒一點兒也不比普列漢諾夫差。他在幾個月后的一篇文章中,直接稱普列漢諾夫為“普列漢諾娃太太”。俄語中,“普列漢諾娃”指本姓為“普列漢諾夫”的女人。就這樣,曾經有過真摯友情和真誠交往的普列漢諾夫和列寧,一個稱對方得了精神病,一個說對方是變性人。從公到私,兩人關系處在劍拔弩張的狀態。
但是,這種敵對狀態并沒有持續太長時間。1917年11月7日,列寧的追隨者發動起義,推翻了普列漢諾夫所支持的俄羅斯共和國臨時政府。次年5月30日,普列漢諾夫在無限遺憾中與世長辭。
對此時已成為俄國大地當政者的列寧來說,與普列漢諾夫的種種爭執與不快,都已隨后者的長逝而煙消云散。雖然政見不同,但列寧對普列漢諾夫的生活起居一直是關心的,曾經多次委托工作人員給他送去食品和衣物。普列漢諾夫在芬蘭一家療養院治療時,蘇維埃政府還設法派員照看。普列漢諾夫去世后,列寧當年即簽署命令,豎立其紀念像以供人瞻仰懷念。3年后,列寧又向全黨全國發出號召,要求學習普列漢諾夫的全部哲學著作。
在充分了解兩人的那場爭論后,再看列寧對待普列漢諾夫的態度,令人感嘆。雖然立場分歧未變,但兩位政治家留給歷史的,卻是公平論爭的風度和惺惺相惜的情懷。
據《環球人物》王游/文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