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需要保衛這顆行星,我們將進行規劃。”這是熱映的《星球大戰:原力覺醒》中的臺詞?不,這是美國剛剛設立的“行星防御官”首任官員的就職聲明。
美國航天局近日發布公告說,將其已存在多年的“近地小天體追蹤項目”正式升級為“行星防御協調辦公室”,該項目負責人林德利·約翰遜的頭銜也因此變為酷炫的“行星防御官”。
這位美國首任“行星防御官”在公告中承諾,將努力保衛人類居住的這顆行星,防衛對象就是該機構原有名稱中的“近地小天體”。這些小天體包括小行星和彗星,其軌道與地球的距離可在5000萬公里以內,這一距離在天文學上被認為太近了,因此,這些天體需要被密切追蹤,以判斷其可能撞擊地球的風險。
美國航天局的數據表明,截至2015年年底,人類已經發現了13280個近地小天體。如2013年,一顆隕石墜落在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州,其沖擊波震碎了當地約4700座建筑的玻璃,導致近1600人受傷。科學界認為,如果一個小天體與地球的距離在800萬公里之內,且直徑達到30米以上,就可以穿過地球大氣層撞上地面。這種小天體就被認為有“潛在危險”。
因此,行星防御協調辦公室的任務就是:一、找出那些可能會撞擊地球的小天體,對其進行密切跟蹤;二、計算該天體的大小、形狀、軌跡等特征,推斷出如果發生撞擊可能產生的影響,并決定應該采取哪些應對措施;三、規劃和實施能讓目標天體避免與地球相撞的措施,如果撞擊無法避免,則幫助疏散撞擊區域。
《星球大戰:原力覺醒》讓人們暢想星球之間的戰爭,如果一切按科幻電影劇本發展,很多年后“行星防御官”的工作對象除了小天體外,還得算上外星人。而美國總統競選人希拉里·克林頓曾在競選活動上說:“或許外星人已經來過地球了。如果當選總統,我將讓民眾了解政府所知道的不明飛行物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