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俐

【摘要】 目的 觀察小青龍湯加減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 80例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患者, 隨機分為研究組(47例)和對照組(33例)。對照組采用西醫常規治療, 研究組在西醫常規治療基礎上采用小青龍湯加減治療, 對比兩組中醫癥候積分和不良反應。結果 兩組治療后中醫癥候積分情況均較治療前顯著改善, 且研究組改善程度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不良反應率4.26%與對照組的12.12%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小青龍湯加減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患者臨床效果顯著, 且未引發嚴重不良反應, 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 小青龍湯;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不良反應;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7.098
慢性支氣管炎是臨床常見疾病, 具有病程長、反復發作、纏綿難愈等特點, 通常表現為長期咳嗽、咳痰、喘息等癥狀, 于急性發作期在上述癥狀加重基礎上, 伴有發熱惡寒、頭痛流涕等癥狀[1]。中醫學上將本病歸為“咳嗽、痰飲、水腫、哮喘、胸痹”范疇[2]。臨床西醫采用抗感染等對癥支持治療, 容易使患者產生耐藥性而影響療效, 故采用中醫中藥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成為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本院47例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患者采用小青龍湯加減治療, 效果較好,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4年3月~2015年10月本院診治的80例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患者的資料, 所有患者均經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確診。按照治療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33例)和研究組(47例), 對照組男18例、女15例, 年齡50~75歲, 平均年齡(59.48±5.18)歲, 病程3~25年, 平均病程(13.16±3.95)年;研究組男25例、女22例, 年齡51~78歲, 平均年齡(60.95±5.69)歲, 病程3~27年, 平均病程(12.16± 4.95)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采用西醫常規治療, 主要包括抗感染、化痰、平喘、解痙等。研究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采用小青龍湯加減治療, 基本組方為炙麻黃、白芍各10 g, 桂枝10 g, 炙甘草6 g, 五味子9 g, 干姜8 g, 細辛3 g, 制半夏12 g。對于表證明顯患者加蘇葉10 g、前胡12 g, 喘息者加杏仁10 g、葶藶子8 g, 咳血者加炒梔子8 g、白茅根12 g;對于痰液黃稠者加黃芩10 g、石膏15 g;久病氣虛神倦者加黨參15 g、白術10 g、黃芪30 g;喉中有水鳴音者加射干10 g、茯苓15 g、蘇子10 g, 痰多難咳加款冬花10 g、紫菀10 g;久病兼瘀者加丹參10 g、桃仁10 g、地龍15 g;動則咳喘者加人參10 g、五味子8 g、蛤蚧6 g;肺腎兩虛、形寒肢冷、苔白滑者加炙附片12 g、補骨脂10 g、肉桂3 g、胡桃肉20 g。用清水煎煮, 取汁200 ml, 口服, 1劑/d, 早晚分2次服用;持續治療2周。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中醫癥候積分及不良反應情況。癥狀積分主要包括咳嗽、咳痰、喘息、發熱惡寒、頭痛流涕, 分值均為0~20分, 得分越低表示癥狀改善越明顯[3]。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食欲不振、頭暈。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癥候積分對比 治療后, 兩組中醫癥候積分均較治療前改善, 且研究組改善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 2 兩組不良反應對比 兩組不良反應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慢性支氣管炎主要是指氣管、支氣管黏膜與其周圍組織慢性非特異性炎癥, 以反復發作的咳嗽、咳痰、喘息為主要表現特征, 病情嚴重者可引發肺氣腫、肺源性心臟病。中醫學中認為, 該病以邪實為主, 發病機理為痰濕壅肺、肺失宣降而不利氣機[4]。部分慢性支氣管炎經久反復發作, 可發展至哮喘, 多表現為寒飲伏肺或肺氣虛寒的證候, 往往患者新感風寒, 失于表散, 寒入肺俞, 通調失司, 聚液成痰, 表寒引動內飲, 出現咳喘痰多、惡寒發熱、頭痛流涕、胸膈滿悶等癥狀;加上現代生活空調、冷飲的盛行以及伴隨環境污染的加重, 本病發病率持續上升, 因此臨床尋求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至關重要。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中醫證候(咳嗽、咳痰、喘息、發熱惡寒、頭痛流涕)均取得有效改善, 且研究組改善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 表明小青龍湯加減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效果確切, 考慮可能是對照組采用西醫常規抗感染、止咳等對癥支持治療, 雖然有一定效果, 但是反復使用抗生素治療可引發患者耐藥性, 病情容易復發, 從而影響治療效果。而研究組根據患者外寒內飲的發病機制, 治以疏散風寒、解表化飲、宣肺利氣;同以小青龍湯加減治療, 可取得理想療效。此方中麻黃與桂枝相須為君具有發汗散寒解表、宣發肺氣平喘的功效;干姜、細辛為臣具有溫肺化飲, 協助麻黃、桂枝解表祛邪;半夏燥濕化痰、和胃降逆;五味子斂氣止咳;芍藥和養營血;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共奏可達燥濕化痰、發散外寒的效果[5]。另外, 經現代藥理學證實, 小青龍湯具有舒緩支氣管痙攣、抑菌、抗病毒、保護氣管黏膜上皮的作用。由此可知, 小青龍湯加減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患者具有重要意義, 可有效緩解患者咳嗽、咳痰、喘息等臨床癥狀, 減輕痛苦, 促進康復。
兩組患者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不良反應程度較輕, 均自行恢復, 與李光成[6]臨床研究結果類似, 充分表明小青龍湯加減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安全有效。參照現代藥理學分析小青龍湯可知, 方中麻黃具有的麻黃堿, 可發揮興奮β受體, 緩支氣管痙攣的作用;芍藥中的芍藥苷、鞣質酸, 具有抑制細菌、病毒的功效;桂枝中的桂枝酸, 可鎮靜解痙;干姜中的姜醇、姜烯, 可祛痰;五味子中的五味子酸、五味子脂, 可發揮止咳化痰、抑菌的作用;細辛含有細辛素、甲基丁醇, 具有解痙鎮咳、抑菌的作用;半夏中的煙酸膽堿、皂苷, 可鎮咳祛痰;甘草具有抗過敏效果。因此在西藥常規治療基礎上, 采用小青龍湯加減治療, 可充分發揮解痙平喘、止咳化痰、溫化寒飲、扶正固本、提高機體抗病能力、抑制病毒及細菌的作用, 從而獲得滿意的效果。
綜上所述, 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患者癥屬表寒未解, 肺氣失宣, 水飲內停, 采用小青龍湯加減治療可辛溫散表, 溫化痰飲, 宣肺止咳, 有效緩解臨床癥狀, 治標固本, 減少復發率, 安全可靠有效,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龔偉紅.小青龍湯加減治療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期40例. 中國藥業, 2013, 22(8):123-124.
[2] 袁紅.小青龍湯加減治療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期60例. 中華臨床醫學雜志, 2015(10):71-72.
[3] 張乾.小青龍湯加減治療慢性支氣管炎30例臨床療效觀察.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13, 22(18):56-58.
[4] 涂云, 羅磊玲.小青龍湯加減治療慢性支氣管炎60例.光明中醫, 2012, 27(6):1137-1138.
[5] 景海榮, 王榮花.小青龍湯加減治療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期72例的療效.內蒙古中醫藥, 2015, 34(11):488-489.
[6] 李光成.小青龍湯加減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30例.中醫臨床研究, 2014, 19(22):97-98.
[收稿日期:2016-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