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洪+廖靜
【摘 要】為了解中職藥品營銷專業經過能力本位的課程評價體系改革對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影響,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的方式,探索能力本位的課程評價體系與學生綜合能力之間的關聯性以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建議,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能力本位課程評價 綜合能力 藥品營銷專業 影響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6B-0016-02
中職學校的主要職責是培養企業需要的人才,而現代企業用人更關注的是學生的敬業精神、個人品質、組織能力、學習能力、與人合作能力等綜合職業能力。這對中職學校畢業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是中職學校的根本任務。綜合職業能力是指能夠適應社會需求,由知識、能力和素質等多種職業能力要素構成,并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發揮作用的綜合性能力構成,其內涵是獨立思考能力、分析判斷與決策能力、獲取與利用信息的能力、學習掌握新技術的能力、革新創造能力、獨立制訂計劃能力、組織協調能力、交往合作能力、適應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等。2014年9月—2016年1月,南寧市衛生學校對藥品營銷專業進行基于能力本位的課程評價改革實踐探索,通過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的綜合評價改革,促進學生個性與能力的全面發展,使評價真正成為教和學的中介,培養、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最終實現中職教育的培養目標。現將南寧市衛生學校能力本位課程評價對提高中職藥品營銷專業學生綜合能力的影響報告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調查南寧市衛生學校藥品營銷專業實習生134名,女性130名,男性4名,全部在廣東、廣西醫藥企業連鎖藥店實習,實習時間在3個月以上。
(二)調查方法
1.實習生綜合能力調查表。本表借鑒溧陽市職業教育中心承擔的“中等職業學校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研究”課題所編制的量表而得。量表以綜合職業能力中的核心能力為主題,分七個部分:交際與溝通、交往與合作、自信與信任、耐挫與承擔、創新與創造、獨立與計劃、適應與調節等共計21個問題。每個問題又分四個等級予“很滿意、基本滿意、一般、不滿意”進行評價。由專業教師深入到企業實習點,組織學生開會,發放實習生綜合能力調查問卷,使學生了解調查的目的、意義,獨立回答,當場收回問卷。部分問卷郵寄實習企業人事部,由其組織學生填寫并寄回。共發出問卷136份,收回有效問卷134份。
2.企業對實習生綜合能力評價調查表。調查內容主要是企業對實習生綜合能力的評價。發放企業對實習生綜合能力評價調查問卷12份,收回有效問卷12份。
(三)數據處理
將所得調查問卷用Excel軟件整理錄入數據,并進行核查,采用百分率進行統計分析。
二、結果
實習生綜合能力調查結果數據統計顯示,89.5%的學生到新環境,能很快與同事融入一塊,94.7%的學生能主動與別人打招呼,90.3%能在很短的時間內融入新的集體中,說明學生有很好的交際溝通能力;70.1%的學生喜歡與人一起分擔一項工作,72.3%的學生與任何人都很容易親密起來,89%的學生能在很短的時間內融入新的集體中,說明學生具有一定的與人交往合作的能力;90.2%的學生能勝任現在工作,說明學生對自己有較強的自信。此外,71.6%的學生對學習或工作時有足夠的耐心與毅力;85.8%的學生不需要督促,就能自動完成分配給自己的任務,說明多數學生具有獨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具體見表1。
企業對實習生綜合能力的評價結果顯示,企業對本次調查的實習生總體滿意,89%的企業認為實習生會計算機基本操作與應用,85%的企業認為學生有扎實的職業技能,動手操作能力強,86%的學生對企業忠誠、樂于幫助他人,說明企業對學生的工作崗位能力、敬業精神、團隊合作比較滿意。58.3%的企業對學生的文化專業理論知識不滿意,66.6%的企業對學生受到挫折時能夠忍受不滿意,說明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還有待進一步提高,這也是中職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這需要我們在教學中秉承理論與實踐、素質與技術并重的教學理念,提高學生的職業綜合能力。具體見表2。
三、討論
提高中職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是學生生存與發展、增強就業競爭力、提高學生適應崗位及職業變化的關鍵。培養學生的職業綜合能力是通過構建工學結合的一體化課程體系,改革教學模式,創新教學內容,實施以能力為本位的課程評價體系來實現。對于中職藥品營銷專業的學生,職業綜合能力體現在:(1)專業能力,包括掌握藥理學知識、藥劑學知識、醫學知識、藥品銷售知識和技能,以及營銷策劃知識和技能等。(2)方法能力,指具備在遵守《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GSP)等規章制度下正確處理工作中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自學能力和查找資料等方面的能力。(3)社會能力,是指從事職業活動所需要具備的正確處理自己與別人、國家、集體三者之間的關系的行為能力,包括交際與溝通、交往與合作等。(4)個人能力,是指個人從事職業具備的天賦能力、努力程度和收獲支持的程度。
在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過程中,能力本位的課程評價體系是通過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的綜合評價,采用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相結合,堅持評價主體的多元化,使評價真正發揮調節、促進、導向的功能,使評價真正成為教和學的中介,促進學生個性與能力的全面發展。
為了適應社會和市場的需求,滿足就業的需要,南寧市衛生學校藥品營銷專業經過四年多的示范校和后示范校的專業建設,在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基礎上,實行能力本位課程改革,以職業標準和崗位要求作為依據,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構建了以能力為本的多元化、多層面的核心課程評價體系,制定了能力為本的藥品營銷專業核心課程考核方案,編制了課程評價材料(測試題、作業、問卷、評價表、調查表、觀察表、檔案袋、案例分析題、模擬操作題、知識競賽題等)。評價方案具有鮮明的特色:(1)評價標準以能力為本位,依據能力本位的課程體系建立能力本位的課程評價標準。(2)評價內容的適時性,充分關注學生學習和發展過程,強調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側重從職業能力、結果及獨創性來確定考核內容,突出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崗位能力;引入企業考核項目,促進學生對企業的了解,利于學生以后更快適應企業、職業崗位。(3)評價主體的多元性,基于校企合作平臺,學校、企業、學生共同參與評價,在評價主體上更加強調學生的自評。(4)評價形式和方法的多樣性與靈活性,為確保評價的有效性及合理性,根據課程項目、任務、單元特點采用多樣式評價,形成過程考核與結果考核相結合,以過程考核為主。每一次評價或測試同時涵蓋相關的多種能力單元,針對每次評價的能力單元,采用與之最合適的、最相關的評價方法。評價突出整體性、靈活性,評價指標明確、具體。
綜上所述,南寧市衛生學校藥品營銷專業能力本位課程評價遵守了多維性、多元性、公平性、公正性、客觀性原則,課程評價是科學的、合理的、有效的,對學生有激勵、導向作用,使學生按評價的內容和標準不斷地要求自己努力學習,強化了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同時,我們也在反饋信息中發現課程評價的不足之處,這將激勵我們不斷研究和探索,對能力本位課程評價體系進行反思、重構和完善。
【參考文獻】
[1]胡皓炅.淺析綜合職業能力的內涵[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1(6)
[2]馮麗霞.中職醫護專業學生專業能力內涵與構成要素[J].職業,2013(11)
【作者簡介】覃 洪,男,研究生,南寧市衛生學校高級講師;廖靜,女,本科,南寧市衛生學校助理講師。
(責編 江月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