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桂萍
【摘 要】闡述分類教學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根據學生興趣愛好,設置分類項目;尊重學生的選擇,開展分類項目體育教學;定好體育考核標準,開展必修和選修結合的考核制度。
【關鍵詞】高中體育 分類教學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6B-0160-02
伴隨著新課改的進程,我國高中體育教學獲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在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不足。如高中體育教學中忽略了學生人格的發展和興趣愛好的培養。因此筆者認為,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應該推廣分類教學。所謂分類教學,就是在高中體育教學大綱的指導下,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有區別地開展教學。分類教學比較人性化,能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體現素質教育精神。筆者在總結教學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探索分類教學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一、根據學生興趣愛好,設置分類項目
分類教學的開展,第一步就是設置分類項目。項目的分類,就是教師在遵循學生興趣愛好的基礎上,把體育課程項目進行分類。體育課程項目的分類,分為必修科目與選修科目這兩大類別,也就是基礎體育項目和專業體育項目。必修的基礎體育項目,是每一個學生必需參加的。選修體育項目,是體育分類項目所開展的教學分類項目。教師可以把學生的興趣愛好作為分類體育項目的依據。如在上課之前,或者在學校網站上征求學生對體育項目選擇的意見。在綜合學生意見的基礎上,挑選出學生比較喜歡的課程,作為供學生選修的課程。然后在教務網上公布體育項目課程,作為全校性的選修體育課。對學生比較喜歡的、熱門的體育運動項目,可以擴大班級的數量,以滿足大多數學生對體育運動項目的需要。對于學生很少熱衷,冷門的體育運動項目(如果少于三十人),可以不開設。
如學校在新學期初,在網上用調查問卷的形式,統計學生對體育運動項目的愛好。以田徑課與游泳課作為學生必修的科目,然后把籃球、羽毛球、兵兵球、體操、舞蹈、武術、網球、太極拳這八類科目作為學生選修的科目。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興趣愛好,從這八類科目選修。也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在選修科目下細分科目,如喜歡體操的,可以細分為健美操、藝術體操、彩帶等。在太極拳下可以細分為長拳、劍術……通過讓學生自選自己喜歡的課程,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自覺、自主地投入學習活動之中,由此可就能自然地減輕教師的負擔,滿足不同愛好、不同性別的學生對體育活動的需要。通過這一種分類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終身體育的意識。
二、尊重學生的選擇,開展分類項目體育教學
學生選擇分類體育項目之后,下一步就是實施分類體育教學項目的問題。體育項目分為基礎體育項目和專業體育項目兩大類,在教學方法上根據這兩大類的區別來展開。分類教學要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來展開教學活動。教師應該改變單一傳統的教學模式,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如在教學形式上,減少上課的講授內容,從舊有的教學模式向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主的教學模式轉變。在教學方式上,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適應個性化的教學模式需求。同時教師可以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增強學生在運動中的情感體驗,讓學生感受到運動的快樂,提高體育教學的效率,幫助學生形成鍛煉身體的習慣。
在基礎體育項目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學習的基礎,開展分組學習。如在田徑項目的女生800米與男生1000米的跑步訓練中,教師可以對全班學生的成績進行分析,然后以此分組,設計分層次的教學方案。如跑步水平高的小組,教師就指導學生學會三步一呼、三步一吸的呼吸方法。跑步水平低的小組,教師就改為二步一吸、二步一呼的呼吸方法。通過分層教學,讓教師根據學生的層次,開展分類指導,提高教學效果。在學生選修的專業體育運動項目方面,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個性特點與實際情況,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如在健美操教學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由組合,兩人相互協作,互相規范對方的動作,如發現同伴的健美操動作不規范就進行糾正,快速掌握健身操的動作要領,并不斷提高技術水平,提高學習效率和教學效率。又如在太極拳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方法,讓學生在一種直觀、形象、生動的氛圍中接受教育。如此等等,對不同的體育項目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都能得到很好地發展。學生在學會基礎體育項目的基礎上,更好地發展個人項目,使每個學生都能練就自己擅長的感興趣的體育項目,把終身鍛煉的意識深入大腦中,具有終身鍛煉的思想,養成終身鍛煉的習慣。
三、定好體育考核標準,開展必修和選修結合的考核制度
科學的考核制度是推進高中體育分類教學改革的重要措施。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只注重于統一的、硬性的考核指標,不好體現個人的體育特長。在分類教學中,提倡有差異的、多元化的考核制度。為此,教師可以建立一個以學分制為基礎的考核制度。這考核制度,可以分為必修課程學分與選修課程學分這兩部分。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能夠真實地反映學生體育學習情況,體現個人特長,體現素質教育精神。
如規定體育課程需要修完10個學分。當學生修完必修課程的田徑與游泳這兩項學分之后,學生就可以選修自己感興趣的其他體育項目。如果學生在田徑類所修到的學分比較低,那么就可以根據自己特長,選擇其他如健美操、武術、太極拳等自己擅長的體育運動項目,以彌補田徑類學分比較低的不足。通過這種相互補充的方式,讓學生都能達到體育運動標準,使每個學生的特長都能得到充分地發揮,并能成為學生繼續發展的項目。
在高中體育教學中開展分類教學,可以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培養體育愛好的基礎上,發展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體現素質教育精神,使學生健康地成長。
(責編 盧建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