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梅
(廣東省樂昌市中醫院 512200)
?
·臨床研究·
血清胱抑素C與傳統腎功能監測指標在高血壓腎病中的臨床研究*
陳思梅
(廣東省樂昌市中醫院512200)
摘要:目的探討血清胱抑素C(CysC)與傳統腎功能檢測指標在高血壓腎病監測中的預警價值。方法將高血壓腎病患者按病情分3期,每期50例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采用全自動化學法分別測定各期患者血清CysC、尿素(UR)、血清肌酐(SCR)水平,并進行比較,分析各指標在各型患者中的表達,評價各指標在高血壓腎病中的監測效能。結果50例高血壓腎病Ⅰ期、Ⅱ期、Ⅲ期患者CysC、UR、SCR進行比較分析,Ⅰ期患者CysC水平較Ⅱ期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Ⅱ期患者CysC水平較Ⅲ期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Ⅰ期患者UR、SCR水平較Ⅲ期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高血壓腎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腎功能改變,血清CysC水平測定較傳統SCR、UR監測更能反映患者早期腎損傷。
關鍵詞:高血壓病;腎病;腎功能
高血壓腎病是高血壓病最嚴重的并發癥之一,它是由于高血壓病患者因血壓升高而引發的腎臟微血管并發癥,進而導致腎小球硬化癥。高血壓腎病的早期體現為腎體積增大,腎小球濾過率增加,呈高濾過狀態,以后逐漸出現間隙蛋白尿或微量清蛋白尿,在不加控制的情況下,隨著病程的延長出現持續蛋白尿水腫、高血壓、腎小球濾過率降低,進而導致嚴重的腎功能病變,如果沒有及時治療或者進行有效干預,極容易出現腎臟不可逆損傷進而導致死亡。高血壓腎病系原發性高血壓病引起的腎臟結構和功能損傷,分為良性高血壓腎硬化癥和惡性高血壓腎硬化癥。前者是由于良性高血壓(≥140/90 mm Hg)長期作用于腎臟所致,后者指在原發性高血壓基礎上發展為惡性高血壓(舒張壓大于130 mm Hg)后引起的腎臟損傷。高血壓和腎損傷如果同時存在,會互為因果,互相加重。為預防高血壓患者出現嚴重腎病引發臨床危象,除了規范控制血壓外,適時監測患者腎臟功能,并根據檢測結果進行早期干預,防治腎臟功能進一步惡化,顯得尤為重要[1-3]。為此,本課題專門就高血壓腎病各期患者進行腎功能相應指標監測,分析各指標的敏感度及特異度,以期為臨床找出監測高血壓腎病的敏感指標,為高血壓腎病防控帶來幫助。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所有研究對象均來自本院2014年4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原發性高血壓病門診及住院患者,選擇其中臨床診斷有高血壓腎病指征的患者共150例,每期患者納入50例作為臨床研究對象,年齡43~65歲,平均(56.7±6.5)歲,男79例,女61例,男女比為1.29∶1。本研究將高血壓腎病分為以下幾種類型進行分析,分別為微量清蛋白尿期(Ⅰ期):以尿中清蛋白排泄率異常為特征,腎功正常,尿常規蛋白陰性;臨床蛋白尿期(Ⅱ期):以尿常規蛋白陽性、24 h尿蛋白定量大于0.5 g為特征,腎功能正常。腎功能不全期(Ⅲ期):以肌酐濾過率(Ccr)下降、血清肌酐(SCR)升高為主要特征。排除標準:排除繼發性高血壓病所導致的腎臟功能改變患者,以及有腎臟功能改變但血壓正常患者。
1.2方法采用全自動分化學/酶法析法測定各期患者胱抑素C(CysC)、尿素(UR)及SCR水平,儀器采用OLYMPUS4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試劑采用廣州科方生物科技公司產品,具體操作及結果判定見儀器、試劑說明書。

2結果
各期高血壓腎病患者研究結果顯示,Ⅰ期患者CysC水平較Ⅱ期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Ⅱ期患者CysC水平較Ⅲ期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Ⅰ期患者UR、CR較Ⅲ期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各期高血壓腎病患者腎臟功能指標比較±s)
3討論
隨著生存環境、生活模式的改變,以及我國人口老齡化的不斷發展,高血壓等疾病的發生率不斷上升,且可能伴發各種如腎損傷等并發癥。在我國,高血壓病患者約2.3億,且發病率不斷上升,高血壓患者中,患病5~10年,將會有明顯的腎病等并發癥出現。腎病早期有較強的隱匿性,資料顯示,早期診斷率不足20%~30%[4-6],而當患者有了明顯腎病癥狀時,病程往往已經進展到晚期,治療上花費較大,包括透析、換腎等。早期發現腎臟病變,僅需要很小的醫療成本即可實現有效控制病情發展,所以針對高血壓腎病的治療原則是: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因此,對患者早期進行腎臟功能檢測,防止患者出現腎功能的進一步損傷,對于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提高生活質量有重要現實意義。
傳統腎功能實驗室評價指標往往以血清UR、SCR水平來進行評價,研究發現,該指標對腎臟功能的改變起到了一定作用,同時發現,腎功能指標一旦發生改變,患者腎臟往往已經發生了實質性損傷并進入代償期或失代償期[7-9],這給患者治療帶來挑戰,為此,近年來興起的評價腎功能的敏感指標CysC逐漸引起臨床重視。CysC是由有核細胞合成的基因產物,是一種較為理想的能準確反映腎小球濾過率的內源性標志物。其生成不受性別、年齡、生理、炎癥、飲食等因素的影響,在體內水平穩定,能在腎病早期提示有腎功能損傷,是近幾年臨床發現的用于診斷腎臟疾病的理想指標[10]。本研究顯示,對高血壓腎病Ⅰ期患者,CysC已經出現改變,且Ⅰ期、Ⅱ期患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傳統指標UR、SCR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顯示CysC較傳統指標在反應腎臟功能時具有更高的敏感度;Ⅱ期患者與Ⅲ期患者CysC水平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CysC不僅能夠對腎臟損傷進行早期預警,對疾病進展分級同樣顯示出較好性能;但是,傳統評價腎功能指標的UR、SCR數據則缺乏敏感度,研究顯示,高血壓腎病Ⅰ期、Ⅱ期患者的UR、SCR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Ⅱ期與Ⅲ期患者的UR、SCR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Ⅰ期與Ⅲ期患者UR、SCR水平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顯示只有當患者分級相差2級時才表現出試驗數據的改變,對臨床判斷腎臟功能損傷顯得不夠靈敏,因此,針對高血壓患者進行CysC測定顯得意義重大。
高血壓患者早期由于沒有癥狀而不能自察,只有當患者出現頭暈等相應癥狀后到醫院就診時,才被診斷,而此時,患者均已經出現不同程度的腎損傷,高血壓導致的腎血管損傷往往在疾病早期已經開始,早期腎損傷又反過來促進了高血壓的進展,因此,對高血壓患者進行早期CysC監測,進行有效干預,對預防高血壓腎病的進展,提高患者生存質量,顯得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魏麗麗,徐新娟,珠勒皮亞·司馬義,等.血清胱抑素C在高血壓患者腎功能評價中的應用[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4,22(1):79-81.
[2]梁紅峰,姚錦繡,譚國據,等.血清胱抑素C測定在糖尿病及高血壓腎病早期診斷的臨床意義[J].華西醫學,2012,27(6):845-847.
[3]高向陽,楊春顯,周紫燕,等.胱抑素C在原發性高血壓早期腎損害診斷中的臨床意義[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5,25(23):4090-4091.
[4]游小毛,游海燕,梅森林,等.隨機尿ACR與血清CysC早期診斷高血壓腎病的價值[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5,33(6):745-746.
[5]羅昌雄,文彩云,包佳佳,等.高血壓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與胱抑素C的相關性[J].醫學綜述,2014,20(22):4218-4219.
[6]阿布都扎依爾·買買提,阿布都艾尼·庫吐魯克,木卡達斯·迪力夏提,等.高血壓患者血清胱抑素C與頸動脈粥樣硬化的相關性研究[J].心腦血管病防治,2015,15(3):177-179.
[7]趙敏,沈小梅,張紅靈,等.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血清胱抑素C與血管內皮功能的相關性[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5,23(9):832-835.
[8]郭皓,袁勇,郭立,等.原發性高血壓病患者動態血壓均值、動態脈壓、動態脈壓指數與血清胱抑素C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4,17(1):43-46.
[9]孫建琦,胡宇寧,汪靖,等.胱抑素C與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室壁厚度及心功能不全的相關性[J].安徽醫學,2013,34(10):1478-1480.
[10]孟祥冬,李娟.老年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脈壓與胱抑素C的相關性[J].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2015,24(1):24-26.
*基金項目:廣東省韶關市衛生和計生科研計劃項目(Y15131)。
DOI:10.3969/j.issn.1673-4130.2016.13.0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4130(2016)13-1831-02
(收稿日期:2016-03-18修回日期:2016-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