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俊均,徐名烤,林佩娜,雷亞利,杜 華,隋 洪
(廣東省東莞市康華醫院檢驗科 523000)
?
·臨床研究·
SYSMEX CS5100全自動凝血儀性能評估和參考區間的驗證
潘俊均,徐名烤,林佩娜,雷亞利,杜華,隋洪
(廣東省東莞市康華醫院檢驗科523000)
摘要:目的驗證SYSMEX CS5100全自動凝血儀的系統性能,確定該檢測系統是否穩定、準確、可靠。方法從精密度、準確度、攜帶污染率、線性范圍、可比性、可報告范圍、檢測下限、參考區間的驗證等方面對SYSMEX CS5100進行驗證。結果精密度、準確度、攜帶污染率、線性范圍、可比性、可報告范圍、檢測下限、參考范圍等驗證全部通過。結論SYSMEX CS5100凝血儀是一個精密度好,準確度高,攜帶污染率低,相關系數好,可比性好,檢測范圍寬的檢測系統。
關鍵詞:SYSMEX CS5100;全自動凝血儀;性能驗證
SYSMEX CS5100全自動血凝儀是一部集合了凝固法、顯色法、凝集法、免疫法于一體,用于體外診斷的全自動凝血分析儀,操作簡單,具有超速度處理能力:凝血酶原時間(PT)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 400測試/小時,D-二聚體202測試/小時,同時具有多個急診位可供急診標本插隊檢測。該儀器還具有標本質量智能監測HIL檢測功能:可以在測定前對標本進行監測,客觀判斷溶血、黃疸及乳糜信息并自動選擇合適波長進行檢測,抗干擾能力強。根據《臨床檢驗方法確認與性能驗證》[1],國際血液學標準化委員會(ICSH),《醫學實驗室質量與能力認可準則》[2]和《臨床檢驗方法學評價》[3]的相關規定,作者對新引進的CS5100 全自動血凝分析儀從精密度、準確度、攜帶污染率、線性范圍、可比性、可報告范圍、檢測下限、參考范圍等方面進行驗證性能評價。
1材料與方法
1.1儀器與試劑SYSMEX CS5100全自動凝血儀。試劑、校準品、質控品均為西門子配套產品。
1.2方法

1.2.2準確性試驗參照美國臨床實驗室標準化委員會EP15-A2[5]的文件進行。CS5100經校準、日常維護保養后,使用配套德靈各水平的定值質控品,PT、APTT,D-二聚體為2個水平,FIB、TT 為1 個水平驗證其準確性,每個結果重復測定3次,結果應在質控品標識的可控范圍內,偏倚應在廠家標識的±10%范圍內;同時結合該儀器參加的2015年原衛生部臨檢中心凝血室間質量評價結果進行評價。
1.2.3攜帶污染率試驗(1)高值標本(A)對低值標本(N)的污染:取各檢測項目高值和低值標本各1份,將低值標本置標本架1位和3位置,高值標本置于2位置,每個標本重復測定3次,記錄結果:N1、N2、N3、A1、A2、A3、N4、N5、N6。K1=[N4-MEAN(N1、N2、N3)]/MEAN(N1、N2、N3),應符合廠家標識的±10%范圍內;(2)低值標本對高值標本的污染:將高值標本置標本架1和3位置,低值標本置于2位置,每個標本分別測定3次,記錄結果:A1、A2、A3、N1、N2、N3、A4、A5、A6。計算:K2=[(A4-MEAN(A1、A2、A3)]/MEAN(A1、A2、A3),應符合廠家標識的±10%范圍內。
1.2.4線性范圍試驗參照美國臨床實驗室標準化委員會EP6-A2[6]的文件進行,選取多個高濃度患者的血漿充分混合,重復測定5 次,取平均值作為接近預期上限的高濃度血漿(H),用配套稀釋液分別按100%、80%、60%、40%、20%、5%進行稀釋,分別測定FIB和D-二聚體,每個稀釋度重復測定3次,計算線性回歸方程的斜率(a)和相關系數(r)值。范圍內線性回歸方程的斜率在1.00±0.03范圍內,相關系數r≥0.975或相關系數r2≥0.95為可接受結果。
1.2.5可比性試驗按CLIA′88 的室間質評能力(PT) 為參考標準進行。用CS5100與通過校準的CA7000全自動凝血分析儀作為參比儀器間進行比對試驗。選取20例住院患者標本,其中包含正常、異常結果的也應覆蓋黃疸、脂血和溶血標本,分別在兩臺儀器進行PT、APTT、FIB、TT、D-二聚體5個項目的檢測,計算其相對偏差。比對試驗要求:相對偏差小于1/2 CLIA′88允許誤差為可接受結果。
1.2.6可報告范圍(最大稀釋度驗證)只驗證以濃度為結果的項目,選用3個接近檢測范圍上限的高濃度標本,稀釋倍數為機內自動稀釋的最大稀釋倍數(FIB和D-二聚體分別按1/2和1/8稀釋)。每個標本分為兩部分,分別測得原倍和最大稀釋倍數后的標本,每組平行測定3次取均值。相對偏差(%)為(實際檢測濃度-理論濃度)/理論濃度×100%。依據項目的不同,選取1/2TEA為允許誤差,相對偏差在允許誤差范圍內,判斷為儀器自動稀釋倍數驗證結果可接受。
1.2.7檢測下限試驗只驗證FIB項目,使用接近0水平血漿(FIB用定標品稀釋約10倍)連續測定10次,計算CV值,檢測下限試驗以CV為評價指標,CV小于廠家允許的CV為20%時為可接受結果。
1.2.8參考范圍驗證試驗參照美國臨床實驗室標準化委員會 C28-A2[7]的文件進行。取100例健康人標本按組別進行PT、FIB、APTT、TT,D-二聚體項目檢測,觀察試驗結果是否在本室推薦的參考范圍內,檢測結果首先利用文件提供的“1/3”規則進行離群值檢驗,然后按照C28-A2 判斷標準,R=結果落在參考范圍內的標本數/總的試驗標本數,R>0.95時表示該參考范圍為可接受。
1.3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
2結果
2.1精密度驗證批內、批間CV結果見表1,各項目批內CV均小于3%,PT、APTT、TT和FIB 的批間CV<4%,D-二聚體的批間CV<6% 符合CLIA′88 質量分析要求,通過驗證。

表1 精密度驗證結果
注:“-”表示該項目高水平未做驗證。
2.2準確度驗證結果在質控品標識的可控范圍內,見表2。偏倚均小于規定的允許范圍。以CS5100參加2015年衛生部臨檢中心凝血室間質評活動,獲室間質評100分,驗證通過。

表2 準確度驗證結果
注:-表示無數據。
2.3攜帶污染率試驗高值標本對低值標本的污染和低值標本對高值標本的污染的攜帶污染率均在廠家標識的±10%范圍內,見表3,說明CS5100的自潔系統良好,驗證通過。

表3 攜帶污染率驗證結果(%)
2.4線性范圍試驗FIB和D-二聚體的線性結果見圖1、2。r2值分別為0.997 7、0.996 5,a值分別為1.016 5、0.996 5,符合線性回歸方程的斜率在1±0.03范圍內,以及相關系數r≥0.975或相關系數r2≥0.95的要求,表明FIB和D-二聚體實測值和理論值之間具有良好的線性關系,通過驗證。
2.5可比性試驗PT組的偏倚均不超過3.70%,APTT偏倚組均不超過5.64%,FIB偏倚組均不超過6.30%,TT偏倚組均不超過5.50%,D-二聚體偏倚組均不超過6.25%。以上項目小于1/2 CLIA′88允許誤差,表明不同儀器見的可比性高,驗證通過。
2.6可報告范圍(最大稀釋度驗證)FIB和組按儀器自動稀釋的最大倍數稀釋后的檢測結果見表4,相對偏差均在允許誤差范圍內,通過驗證。

圖1 FIB線性

圖2 D-二聚體線性

項目FIB1/2稀釋驗證結果(g/L)濃度1濃度2濃度3D-二聚體1/8稀釋驗證結果(mg/L)濃度1濃度2濃度3原倍均值5.835.033.598.978.288.63稀釋后均值6.105.343.868.387.948.05相對偏差(%)4.636.167.436.614.116.80允許誤差(%)101010101010

表5 參考范圍驗證結果

2.8參考范圍驗證試驗對本室推薦的參考值區間進行驗證,見表5。R均在0.95以上,通過驗證。
3討論
臨床工作中許多疾病的凝血異常診斷,止血、抗凝和溶栓藥物的臨床應用均依賴實驗室檢查,其臨床重要性與日俱增,檢驗內容不斷擴大,工作量也日益增多;不斷出現的方法革新和自動化,改變了以往單靠手工操作,自配試劑,工作效率低的局面。與此同時,要求方法標準化和實行質量控制的呼聲也愈來愈高。雖然目前全自動凝血儀在裝機時儀器廠商已提供了儀器性能的初步參數,但由于各實驗室之間外界環境,被檢人群,檢驗人員技術等存在著差異,因此實驗室在儀器使用前必須對性能參數重新評估,國內也出現越來越多關于凝血儀性能評價的報道[8]。作者根據《臨床檢驗方法確認與性能驗證》,國際血液學標準化委員會(ICSH)和《醫學實驗室質量與能力認可準則》的相關規定,對新引進的SYSMEX CS5100 全自動血凝分析儀從精密度、準確度、檢測限、攜帶污染率、線性范圍、可比性、可報告范圍、檢測下限、參考范圍等方面進行驗證性能驗證。其中精密度實驗中批內CV<規定1/4允許誤差,批間CV<規定的1/3允許誤差,說明該儀器具有良好的重復性和穩定性。準確度實驗表明偏差在允許范圍內,提示儀器具有較高的準確度。線性實驗和攜帶污染實驗也表明儀器具有良好的檢測線性關系和自潔努力系統,比對實驗中與CA7000比對結果可以知道相關性良好,可以保證了實驗室結果的一致性。可報告范圍實驗CS5100系統自動稀釋在最大倍數(FIB和D-二聚體分別按1/2和1/8稀釋)下,結果仍在規定的范圍內,表明可報告范圍寬。檢測下限實驗中FIB在0.30 g/L前后CV仍在廠家規定的范圍內(CV<20.00%),表明儀器的檢測下限低。參考值范圍驗證實驗中R值均在0.95以上,表明本室推薦的參考值區間仍適用。
通過對SYSMEX CS5100全自動血凝儀的全面的性能驗證,作者認為該儀器操作簡便,檢測速度快,自動化程度高,精密度好、準確度高,攜帶污染率低,相關系數好,可比性好,檢測范圍寬的檢測系統。特別適合工作量大或是現代化的大型實驗室工作的需要,可以充分滿足臨床工作的需求,能更好地服務醫患工作。
參考文獻
[1]王治國.臨床檢驗方法確認與性能評價[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
[2]陳淵博,鄭文婷,尹志軍,等.CA7000全自動凝血儀性能驗證[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3,34(2):209-211.
[3]楊有業,張秀明.臨床檢驗方法學評價[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
[4]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EP5-A2 Evaluation of precision performance of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methods[S].Wayne,PA,USA:NCCLS,2004.
[5]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EP15-A2 User demonstration of performance for precision and accuracy[S].Wayne,PA,USA:NCCLS,2004.
[6]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EP6-A2 Evaluation of the linearity of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procedures[S].Wayne,PA,USA:NCCLS,2003.
[7]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C28-A2 How to define and determine reference intervals in the clinical laboratory[S].Wayne,PA,USA:NCCLS,2000.
[8]黃彬,陳茶,鐘武平.Sys mex CA6000全自動血凝儀實驗性能評價[J].臨床檢驗雜志,2003,21(S1):82-83.
DOI:10.3969/j.issn.1673-4130.2016.13.05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4130(2016)13-1875-03
(收稿日期:2016-03-12修回日期:2016-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