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佳瑋, 林 茂
(新疆哈密地區二中,新疆哈密 839000)
?
新疆伊斯蘭建筑的本土性表達初探
栗佳瑋, 林茂
(新疆哈密地區二中,新疆哈密 839000)
【摘要】伊斯蘭文化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自傳入我國新疆以后,其本身的特色與新疆本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獨特的地方背景,并不斷影響著當地的生活習慣與建筑風格。通過介紹新疆伊斯蘭建筑的發展背景,展示了伊斯蘭建筑融合了新疆本土文化后的建筑特色,并通過對吸收了傳統元素的現代新疆建筑的分析,展望未來新疆建筑的發展。
【關鍵詞】新疆伊斯蘭建筑;本土;地域;文化特色
1研究背景
建筑的本土性是指在某一特定地區,建筑要表現出能夠反映這一地區的歷史文化、自然條件,反映地區特有的特點,也被稱作地域性。
新疆有其特殊地理位置,地處歐亞大陸中段、居絲綢之路中間,所以它成為了連接亞歐板塊的交匯處、溝通著兩邊的文明,是多種文化的交流之地。 隨著此處貿易往來的頻繁, 伊斯蘭文化也由阿拉伯傳入,進而深入影響了當時的西域。公元 9 世紀末至 10 世紀初,伊斯蘭教傳入新疆,經過數百年的時光,奠定了其在新疆的主導地位,對當地的民族文化、風俗以及建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標志性的拱劵結構和穹隆頂式的清真寺成為了新疆民族建筑的代表。
但是,現代社會經濟和科技的飛速發展,伴隨而來的千篇一律的城市,它們大同小異,差別細微。雖然各地都在呼吁要打造自己的特色,可從城市面貌來看,效果卻不佳。在這種背景下,新疆也面臨著同樣的處境。作為中國具有特色文化的典型區域,新疆也正在逐漸重視傳統伊斯蘭文化的保護以及如何利用其形成的文化資源進一步推動城市的發展建設。
2新疆伊斯蘭建筑的本土特點
伊斯蘭文化傳入我國新疆后,與維吾爾族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獨有的新疆伊斯蘭文化。它在建筑的發展上主要體現在風格、造型、結構與材料、色彩以及裝飾等幾個方面。
2.1風格
建筑的風格指建筑設在內容和外貌方面所反映的特征,主要在于建筑的布局、形態構成、藝術處理等方面所顯示的獨創和完美的意境。
首先,新疆伊斯蘭建筑中原有的阿拉伯及中亞伊斯蘭建筑風格是其本色。阿拉伯伊斯蘭建筑是傳統的伊斯蘭建筑的雛形,深刻影響著我們新疆的伊斯蘭建筑。隨著絲路的開通,伊斯蘭文化開始傳入新疆,中亞伊斯蘭建筑風格在新疆扎根,開始影響新疆伊斯蘭建筑的發展,而中亞的伊斯蘭建筑受到古代西亞、希臘和羅馬等文化的影響。所以最終形成了現在看到的圓頂、尖拱、鐘乳石狀的裝飾等幾何圖案形成的建筑風格。其次,中國傳統建筑樣式對新疆伊斯蘭建筑影響很大。 中國盛唐時期對西域的影響很大,使得伊斯蘭建筑在傳入新疆之后,自然地與中原的漢文化密切結合起來了。新疆伊斯蘭建筑的布置開始注意中軸線的運用,講究左右對稱的效果等。這種建筑樣式多以回族伊斯蘭建筑為多,吸收了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的特色。此外,新疆伊斯蘭建筑在中國古代的發展過程中還受到了蒙古文化的影響。
2.2造型
新疆伊斯蘭建筑與其他伊斯蘭建筑相比,利用其圓形的塔頂提升了視野高度,并通過高鋪墊了神圣氣氛,同時,其簡化了外觀,簡單樸素使得與群眾的親和力加強。其穹隆也不同于歐洲建筑的穹隆,因為是用磚砌而非石筑,雖然沒有歐洲建筑效果看上去精致,卻因為材料的尺度小,顯得簡潔許多,能夠與沙漠環境相符合。
2.3結構與材料
與西方的建筑是石構建筑墻體承重方式不同,新疆建筑因為在伊斯蘭文化傳入前便已經吸收了中原的文化,采用中國傳統的梁柱體系方式,雖然墻中有柱,但墻體不承重,由柱子承重。所以新疆的伊斯蘭建筑即便是外觀看上去厚實,但內部結構采用的是我國傳統的梁柱式。
2.4色彩
新疆伊斯蘭建筑喜歡用原色,采用綠、紫、藍、白、黃、草綠等色彩。色彩整體基調為冷色偏暗,烘托出神秘的宗教氣氛。
2.5裝飾
伊斯蘭教反對偶像崇拜,認為表現人或動物的形象,是對真主所獨享特權的侵犯和褻瀆, 因此在清真寺中既找不到人或動物的畫像和雕像,這是有別于其它宗教建筑的,因此,內部發展裝飾紋樣,其內容大多取材于新疆當地的動植物形象,而非完全源于西方的動植物形象。 此外,內部裝飾也多彩用了木料,便與就地取材。可謂是大多元素都取材于當地,形成獨特的自我風格。
3現代新疆建筑的本土化發展
縱觀現代個城市的發展,無論是城市風貌還是建筑本身都還存在著大同小異,缺乏特色等問題。在現代新疆建筑的設計中,新疆的建筑師也已經意識到了要將新疆的文化傳統與現代建筑文化的結合發展。在現代新疆建筑的發展過程中不乏代表作,例如新疆人民會堂(圖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圖2)、“吐魯番賓館”(圖3)等,這些建筑從民族、宗教、本土文化、裝飾圖案等多角度,分別代表了新疆不同時期的現代建筑樣式,也為未來新疆建筑的特色發展打下了基礎。

圖1 新疆人民會堂

圖2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

圖3 吐魯番賓館
面對外來文化的傳入,新疆的伊斯蘭建筑風格也曾受到過質疑,被認為也是沿襲歐洲建筑特點,對此,我們除了要意識到新疆的伊斯蘭建筑風格是在長期的歷史積淀下形成的帶有民族傳統特色的獨有風格外,還應該多關注整個城市風貌的發展。單一的建筑并不能完全代表某一種文化,而群體建筑呈現出來的整體性卻蘊含著整個城市的文化特點。因此,新疆的建筑師們開始注重城市整體地域風貌,涌現了一些作品,如烏魯木齊二道橋民族風情一條街的規劃(圖4)。通過這些作品的出現,我們不難看出新疆的現代建筑正在朝著從單一建筑,到建筑街區,再到社區乃至整個城市的思想突破。

圖4 烏魯木齊二道橋民族風情一條街的規劃
4展望
通過上述的分析與總結,新疆伊斯蘭文化的形成有著相當長遠的歷史,在現代新疆建筑中不斷穩固發展。不可否認,現代技術的不斷進步也給建筑的發展帶來了全新的突破,但隨之而來,與現代城市中缺乏本土特色的“鋼筋水泥”“高樓大廈”的千篇一律相比,我們應該在立足于新疆在獨特的地域背景,探討如何將其歷史文化與現代理念、材料以及技術手段等相互融合,運用到新時期的現代建筑中,形成獨樹一幟的建筑風格。不僅僅是建筑風貌,在其他方面也是同理應該多加思索傳統新疆伊斯蘭文化與現代如何相容,從而推動整個新疆的伊斯蘭建筑特色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麗娟.多元文化融合:新疆傳統伊斯蘭建筑的深層次解讀[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11).
[2]李云.維吾爾族民居及伊斯蘭教建筑中多元文化的交融薈萃[J].新疆藝術學院學報,2007(6).
[3]帕熱旦·米吉提,阿孜古麗·吾甫爾.維吾爾族伊斯蘭建筑的價值[J].學術文化,2012(5).
[4]左立光.多元文化在新疆伊斯蘭建筑裝飾藝術中的反映[J].西北美術,2004(12).
【中圖分類號】TU-80
【文獻標志碼】A
[定稿日期]201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