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緯, 陳繁榮, 林孝和, 文仕強
(1. 中國聯合工程公司,浙江杭州 310000; 2. 中建三局集團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四川成都 610000)
?
杭州某加固工程項目探討研究
王宇緯1, 陳繁榮1, 林孝和1, 文仕強2
(1. 中國聯合工程公司,浙江杭州 310000; 2. 中建三局集團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文章介紹了杭州某項目加固改造實例,對原結構和現結構進行了結構分析計算,利用加大截面加固法對結構部分梁進行了加固設計,供結構工程師參考。
【關鍵詞】加大截面加固法;體系加固法;加固改造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國建筑工程規模突飛猛進,在過去的三十多年里,大量的建筑拔地而起。在這些建筑拔地而起的同時,很多建筑物由于功能的改變需要加固改造,這些對傳統結構工程師提出了較高要求?,F有加固技術主要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為體系加固方法,第二類構件加固方法。本文結合工程實例對相關的加固技術進行介紹分析,供廣大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1項目概況
本項目位于浙江杭州市下沙區,于2012年建成,地下1層,地上4層,為框架結構,抗震設防烈度為6級,框架抗震等級為三級,場地類別為三類。根據建筑功能改變,結構體系需要改變,需新增構件,從而形成新的體系。項目變更后建筑第三層平面布置見圖1。

圖1 項目變更后第三層建筑平面
從圖1中可以看到,變更后建筑物第三層為電影院。第三層層高為10.55 m,原結構第四層需改造為電影院上空,屋面層對應電影院區域不再覆土。由于電影院對凈空要求比較高,原本三層和四層兩層商店改造為一層,在原結構基礎上需要鑿除第四層相關區域的梁板柱,從而為電影院創造條件。由于變更后電影院兩個柱子(圖2(b)所示需改造柱子)不再通到屋面層,原屋面層相應結構梁跨度相應增加,為16.8 m,結構梁需進行加固設計,本文著重介紹屋面層梁的加固方法。
經過查閱項目原設計圖紙及施工單位的施工資料,根據現場檢測結果和建筑需要,對結構進行分析。現第三、屋面層局部結構平面布置如圖2所示。其中第四層為電影院上空,本文省略。
2加固方法選擇
由于柱子的取消,梁的跨度加大,需要增加梁的承載能力,可考慮多種方案。
(1)方案一:考慮外貼型鋼法。讓新增的型鋼和被加固的構件共同作用形成一個受力體系,以增強被加固構件的抗彎能力和抗剪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結構的安全度。本法施工方便,現場工作少,工期較短,對原建筑結構的自重、外觀、截面面積、凈空無明顯影響,能夠有效提高混凝土結構構件的強度、剛度和承載能力。其缺點是加固施工對粘貼鋼板這一環節要求嚴格,粘貼時所用結構膠要求強度高、粘接力強、彈性模量高,后期需定時維護,后期維護費用較大。由于電影院對工程質量要求較為嚴格,無法滿足結構構件定期維護這一安全措施,本方案予以排除。
(2)方案二:考慮增大截面法。增大截面法作為一種經典的建筑物加固技術,借助建筑物的構件外表面增大其截面面積,從而增加建筑構件的承載能力和整體剛度。本方法我國有長期的使用經驗,施工簡單,適應性強。它的缺點是施工期長,構件尺寸的增大可能會影響建筑使用功能。
由上分析可知,本項目需加固梁較為適合采用增大截面法來加固,業主單位也較為認可這個方案。但是由于本項目電影院對凈空有較高要求,不允許結構梁往下加大截面,經過多方考慮,決定將在z1和z2、z3和z4(圖2(b))之間設置新增梁,在抽掉柱子的地方3 m范圍內考慮外包梁,在z1、z2、z3、z4上設置小柱墩。

(b)屋面層局部結構平面圖2 局部結構平面
此法較為安全可靠,由新增梁承受了屋面荷載,由外包梁充當了被抽掉柱子的作用,同時考慮到實際功能需要的同時利用了原有有價值的結構構件,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拆除,需拆除部位少,施工難度降低。本工程采用方案二進行加固。
3結構計算分析
按照現使用功能要求建立PKPM模型,計算圖2(b)屋面層新增梁和外包梁所需配筋,考慮到新增梁在z1、z2、z3和z4處有小柱墩支撐,為鉸接連接。新增梁截面考慮為500 mm×1 600 mm,抽掉其中柱子,其余構件不變??梢詮膒kpm計算中看到,新增梁在抽掉柱子處梁底所需最大配筋為101 cm2,在柱墩處梁面鋼筋為20 cm2。新增梁在配足鋼筋后符合現結構的要求。
根據以上計算分析及文獻[1]、文獻[2]相應規定,圖2(b)屋面層局部部位加固施工見圖3。

(a)屋面層局部放大處結構

(b)大樣1

(c)大樣2圖3 屋面層局部放大處結構
4結束語
本文就某具體工程實例介紹分析了體系加固法和構件加固法,主要對屋面層梁進行了加固。介紹了外貼型鋼法和加大截面法的適用性,確定了加大截面法作為本工程的加固方法,通過PKPM軟件,對新增梁的配筋進行分析計算,最后確定了加固的具體方法??梢钥吹皆诩庸淘O計中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本工程選取的方法具有較高的經濟性和便捷性,得到了業主單位的高度認可。
參考文獻
[1]GB 50367-2006 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S].
[2]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建筑結構加固施工圖設計表示方法 建筑結構加固施工圖設計深度圖樣(2008年合訂本)[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
[作者簡介]王宇緯(1989~),男,碩士研究生,助理工程師;陳繁榮,男,高級工程師;林孝和,男,工程師;文仕強,男,助理工程師。
【中圖分類號】TU746.3
【文獻標志碼】B
[定稿日期]2015-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