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驗汗識病
受訪專家: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副所長胡隨瑜
中國健康教育中心教授 沈雁英 廣州中醫藥大學教授傅杰英
很長時間以來,中西醫都沒有停止過對汗液與健康關系的研究,且已經得出了一些結論。
汗,是由汗腺分泌的液體。汗腺幾乎分布全身,但以毛發旺盛處更為發達,如頭皮、腋窩或腹股溝。汗腺屬于皮膚的附屬器官,受到人體副交感神經系統的控制。由于高溫、精神緊張、情緒激動、吃辛辣熱燙食物都會影響到副交感神經,因此在上述情況下人體也更容易出汗。
正常出汗能夠為身體帶走熱量、調節體溫,從而使人體更好地適應外部環境。一旦汗腺功能出現障礙,如高熱狀態時無法排汗,人就會發高燒,還可能造成心、腦、肝、腎及血液系統受損。
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同時含有鉀、鈉、鈣等微量元素,以及少量的乳酸鹽。汗液偏咸也正是源于這些化學物質味道的混合。美國一項研究顯示,每個人身上約有200萬~400萬個汗腺,正常人一天之中不知不覺會蒸發約600~700毫升汗水,高溫天氣里進行劇烈運動流出的汗液重量可占到體重的2%~6%。也就是說,一個體重68公斤的成年人,在高溫劇烈運動后會流出約4公斤的汗水。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副所長胡隨瑜表示,一般而言,肘窩和額頭是人體最容易出汗的部位,但這并不絕對。出汗部位和出汗量與遺傳有關,多因人而異,且神經功能的穩定性同樣會影響出汗量,比如有人天生容易激動,就更易出汗。
胡隨瑜認為,之所以能反映一個人的健康狀況,是因為汗液是身體代謝的一種外分泌物。
自汗、盜汗證明體虛。廣州中醫藥大學教授傅杰英說,自汗主要指在白天天不熱、沒有運動時前心后背出汗,容易疲勞、感冒、心慌,且怕風怕冷的表現,通常是因為氣虛所致;盜汗則指夜晚一睡著就出汗的現象,中醫認為這多是陰虛所致。
汗味發腥可能與吃有關。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研究報告顯示,汗有魚腥味可能是一種遺傳性疾病所致。這類患者身體無法分解雞蛋、豆類和魚類在消化過程中產生的化合物三甲胺。腐魚、臭蛋等難聞氣味就是三甲胺通過汗液、尿液和呼吸等所散發的。這類患者一方面應去醫院治療,另一方面應盡量少吃上述食物。
汗液變色或為藥物所致。面部或腋窩處的汗液變色,可能是產生色素的細菌所致,也可能是藥物所致,比如,用碘化物時出的汗就會呈現淡紅色。
頸后大汗當心血糖過低。糖尿病患者或由于劇烈運動導致餐前血糖低于70毫克/分升時,人就會出現低血糖癥狀。其典型癥狀是大汗淋漓、感覺發冷或皮膚濕冷,特別是脖頸后及發際線部位,同時還常伴有心跳加快、顫抖、惡心、頭暈、視力模糊等癥狀。如出現類似情況,應立刻換到陰涼處,迅速吃些餅干、水果、巧克力,或喝杯糖水。
滿頭大汗伴四肢發涼,可能心臟病。老人在沒有明顯原因的情況下,突然出現滿頭大汗,臉色蒼白或灰白,四肢發涼,并伴有心前區絞痛、肩膀放射性疼痛時,應馬上懷疑心絞痛、心肌梗死等心臟病發作的可能。心臟病患者需要隨身帶好急救藥以防萬一。一旦發作,應平躺休息,并把衣領扣子解開,情況嚴重時馬上撥打急救電話。
眼球突出伴怕熱多汗,留神甲亢。怕熱多汗是甲亢的特征之一,此外還表現為身體消瘦、心率過快、精神緊張、難以入睡、大便次數增多等,嚴重時眼球出現突出。中國健康教育中心教授沈雁英提醒,一旦出現這些癥狀應及時就醫,對癥治療,如適當攝入海帶、紫菜等含碘較多的食物。
頭暈眼花伴大汗淋漓,可能中暑。如果高溫下大量出汗,到陰涼處止汗后,馬上覺得眼前發花、頭暈目眩,說明很可能是中暑了。中暑有時還會引起惡心、嘔吐等癥狀。中暑后應立即補水休息,如癥狀無法迅速緩解,就需送醫。
分析汗液成分發現遺傳病。比如,囊性纖維化疾病的重要特征之一即為汗液中氯化鈉含量增高。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研究人員曾專門針對囊性纖維化患兒的汗液成分進行研究,探討治療策略。
專家指出,做到正確排汗,首先要遵循自然規律,汗要該出就出。胡隨瑜說,夏天出汗相當于給身體“排毒”,如果因為用空調抑制了正常出汗,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身體通路的阻滯;我們常說的“冬吃蘿卜夏吃姜”也是因為生姜辛辣,夏季多吃可以促進排汗,將體內的濕邪帶出來。
其次,要主動出汗。不管是因天氣炎熱而出的汗,還是桑拿蒸出來的汗,都只是維持在人體的淺表層,其保健效果遠不如通過運動而形成的主動出汗。運動發汗是真正的深表層出汗,可以起到自我調節作用,讓人感覺舒服。運動前喝杯熱水或熱粥,讓毛孔進入蓄勢待發狀態,再進行鍛煉,有助于讓毛孔全部打開,達到一通百通的效果。
最后,借助外熱加速出汗。長期待在辦公室的人,可以用熱水袋、暖寶寶等來增加排汗,讓人體從皮膚深處自發生熱。泡澡或泡腳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一般認為40℃左右的水溫最好,有利于身體排汗、緩解疲勞。天氣好時,可以曬15分鐘太陽,加速出汗。
出汗是人體基本的生理活動。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學院阿里·査維發表在最近一期《自然》雜志上的研究結論顯示,汗液中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化學物質,每一種成分都可能反映出一個人的健康狀況。科學家認為,在未來,汗液將像血液一樣,成為一種有效的疾病檢測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