琿春市啟動農機購置補貼工作
6月13日起,琿春市正式啟動2016年農機購置補貼工作。
今年的購機補貼延續2015年政策,補貼資金連續滾動使用,實行“自主購機、敞開補貼、縣級結算、直補到卡”的操作方式。即:凡是符合條件的購機者,購買補貼種類品目范圍中的機具,在規定的補貼機具數量內,自主申請后均可享受補貼;補貼資金由省財政廳下達各地財政局,由縣級財政部門組織將補貼款兌付給購機者;購機農民的補貼款通過“一卡通”兌付,農民合作社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的購機補貼款通過銀行轉賬方式兌付。今年將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設備納入補貼范圍。調整后的補貼機具為耕整地機械、種植施肥機械、田間管理機械、收獲機械、收獲后處理機械、排灌機械、畜牧水產養殖機械、動力機械及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設備等9類22個品目。
為保障農機購置補貼工作順利完成,該市農機管理總站以“嚴守操作紀律”為前提,以“惠民便民”為宗旨,聯合市監理站、財政局,實行驗車、驗車表填寫、人機合影、拖拉機牌照辦理、身份信息錄入、補貼機具核實、財政局核實等一站式服務,極大方便了農民,省時省錢又省力。同時,今年農機購置補貼工作增加了《琿春市農機購置補貼機具驗車表》,該表詳細記錄了機主姓名、身份證號、詳細地址、聯系電話、出廠編號、發動機號和出廠編號、發動機號的拓印膜,并有機主和檢查人簽字,最后留存備檔,體現了農機購置補貼工作的嚴謹性。
柳河縣積極落實脫貧攻堅任務
柳河縣從落實責任、強化幫扶、發展產業等方面入手,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積極落實脫貧攻堅各項任務。
深入落實脫貧攻堅工作幫扶責任。縣委、縣政府聯合下發了貫徹落實全面脫貧攻堅任務分工方案和實施“百個單位包村、千位干部包戶、萬名黨員參與幫扶”方案,省、市、縣三級聯動包村落戶,按照脫貧攻堅任務由重到輕次序,逐級分配包保對象,不落一村、不落一戶、不落一人,實現了全面覆蓋。
充分發揮第一書記扶貧尖兵作用。面向35個建檔立卡貧困村選派第一書記35名,集中對第一書記進行培訓,開設了以如何做好駐村幫扶工作為主題的“第一書記論壇”,組織第一書記圍繞扶貧舉措、爭取項目等方面交流工作經驗。制定出臺了第一書記管理考核辦法,強化縣委組織部和鄉鎮黨委對第一書記的日常聯系和管理。
大力發展“黨支部+合作社”扶貧模式。由村黨支部牽頭,以村集體創辦或領辦合作社,大力發展特色富民產業,吸納貧困戶加入合作社,前期免費為貧困戶提供生產資料,采取利潤分紅模式,年底為貧困戶分紅,同時招收貧困戶在合作社內務工,增加勞動收入。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示范、組織、引領、服務作用,由黨員對貧困戶進行跟蹤指導,增強貧困戶帶富能力。
通化市農委依托技術助力精準扶貧
為推動脫貧攻堅工作順利開展,發揮行業技術優勢,通化市農委組織開展了農業專家精準扶貧“四個一行動”,即推廣一批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幫助培育一批農業科技示范戶,指導培育一批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助推發展一個主導產業。選派農業種植、牧業養殖、特產業發展方面技術人員,組成技術扶貧小分隊,依托“12582農信通”和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等平臺,深入到全市各地開展技術幫扶,助力精準扶貧。截止到目前,培訓生產經營型、專業技能型、社會服務型新型職業農民2200余人,走村入戶“一對一”提供技術咨詢163戶次,解決貧困戶在種植養殖、食用菌加工等方面遇到的問題122個,提升了農業技術扶貧支撐能力,實現了貧困村農業技術扶貧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