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梅河口市農業局舉辦了2016年基層畜牧業技術推廣脫貧攻堅科技培訓班。
市農業局副局長王志強強調,為充分發揮基層畜牧業技術推廣在扶貧工作中的作用,一是要抓住基層畜牧業技術推廣項目這個良機,及時解決基層技術指導員技術缺乏的問題,全面系統學習業務知識,增強責任心,提高技術指導服務,使農戶真正受益;二是要按照《實施方案》要求,對16個國家級貧困村及掛職第一書記的5個村增補1~2戶科技示范戶,每個科技示范戶輻射帶動15~20戶養殖散戶。同時有針對性地定期開展畜牧業科技培訓,并發放畜牧業書籍、光碟及物化補助等相關物品,為貧困養殖戶提供畜牧業科學技術保障;三是要精心組織技術專家組及52名技術指導員每月進村入戶進行現場技術指導。同時幫助科技示范戶起到示范、輻射、帶動作用,促進貧困戶依靠養殖增收;四是要依托良種補貼政策,免費向能繁母豬、母牛貧困養殖戶供應良種豬精和肉牛凍精,并指導傳授生豬、肉牛人工授精技術,從而降低生產成本、防治疫病傳播、提高生產性能、增加養殖收入;五是在穩定發展常規養殖的基礎上,瞄準市場需求,依托現有企業發展一批松遼黑豬、獺兔、長白飛鴨、吉林蘆花雞等特色養殖企業,指導帶動一批農戶,促進養殖增收,實現畜牧業發展多元化。
培訓班上,4名技術專家分別從畜產品質量安全、畜禽養殖標準化建設、畜禽飼養管理及動物防疫體系建設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講解。
項目領導小組成員、技術專家組成員、全市52名技術指導員及16個貧困村的35名貧困戶參加了此次培訓。
延邊州加強中期農作物田間管理做好農業防災減災
受超強厄爾尼諾影響,6月中旬以來全州持續降水偏多、氣溫偏低、光照不足的天氣,影響了農作物生長發育,特別是5月底以后完成插秧的水稻分蘗較差;山區、草灘地旱田作物長勢較差。為此,州農委發出通知,各級農業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科學研判農情和災情,切實加強中期農作物田間管理,并做好農業防災減災工作。
一、要做好農田排澇及中耕除草
一是對于發生澇災的地塊,必須盡快疏通溝渠,盡快排除田間積水,防止根腐、莖基腐病發生,增強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壤溫度;二是對于草荒較重的地塊,采取化學除草、人工除草及鏟趟相結合方式,盡快消滅草荒,促進農作物生長發育;三是對于水稻分蘗較差的地塊,水管理實行干濕交替的灌水方法,即灌一次3厘米左右的淺水,等到水層自然落干至田面無水時再灌第二次水,增加地溫,促進水稻分蘗。
二、要做好農作物科學追肥
一是對于旱田作物長勢弱的地塊,采取適時噴施0.3~0.5%磷酸二氫鉀溶液、蕓苔素內酯、1%~2%的尿素混合溶液等葉面肥的方式,促進植株正常生長;二是對于水稻插秧較晚、苗小、苗弱的地塊,要噴施磷酸二氫鉀,促進水稻分蘗;三是對于稻田肥料隨水流失較多地塊,要適量追施氮肥和鉀肥,促進稻株生長,提高抗病和抗倒伏能力。
三、要加強農作物病蟲害防控
由于近期田間濕度大、郁閉,利于病蟲害發生及蔓延。各級農業部門要準確掌握病蟲害發生趨勢,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做到早發現、早預報、早防治。重點對玉米大斑病、玉米螟、粘蟲、蚜蟲和大豆根腐病、霜霉病、蚜蟲及水稻稻瘟病、負泥蟲、稻水象甲等病蟲害進行防控,一旦發生及時組織防治,確保發現一點,控制一片,堅決遏制大面積危害。
四、要加強農業防災減災工作
各級農業部門要成立農業防災減災領導小組,明確責任,強化措施,積極應對可能出現的氣象災害,提前制定防范預案,抓好農田防洪排澇措施的落實;嚴格執行災情報告制度,災害發生后,做到及時上報災情損失情況,并采取有效抗災救災措施,將災害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