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護種糧農民利益,近日國家糧食局發出通知要求各地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和廣大糧食收儲企業切實落實糧食收購監督檢查工作職責,出現農民“賣糧難”,要追究當地糧食行政管理部門的責任。
通知指出,當前我國糧食庫存處于高位,糧食收儲矛盾突出,壓力前所未有。加大糧食收購市場監督檢查力度,規范市場秩序,優化市場環境,嚴防發生農民“賣糧難”,事關種糧農民切身利益,對穩定國內糧油市場、確保國家糧食收儲政策改革調整平穩過渡、促進糧食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通知指出,所有糧食經營者要牢固樹立為農服務意識,嚴格遵守“五要五不準”糧食收購守則,要從賣糧農戶端倒查企業收購端各項工作是否準備到位、是否保障有力,堅持問題導向,促進工作實之又實、細之又細,讓農民賣“明白糧”“舒心糧”。作為國家政策性糧食收購執行主體的中儲糧總公司及其有關分公司,以及受中儲糧總公司委托的中糧、中紡、中航工業、農墾集團所屬企業及有關地方骨干企業要扛起執行國家糧食收儲政策的責任,帶頭執行好國家糧食收購政策,加大糧食收購資金籌措力度,及時足額兌付農民售糧款,不得出現壓級壓價、“打白條”等損害售糧群眾利益和任何形式的以陳頂新、“轉圈糧”等坑害國家利益的違法違規行為。
通知指出,要強化執法手段,加大對違反國家糧食購銷政策、無證收購行為的查處力度,對短斤缺兩、操縱價格、壓級壓價、“打白條”或不及時支付售糧款等違反政策紀律、損害國家利益、坑害種糧農民利益的行為,要發現一起、嚴肅查處一起,絕不姑息。要對問題企業公開曝光,提高違法違規成本,增強震懾。各地要在夏糧和秋糧收購期間組織精干力量開展規范糧食收購秩序、優化糧食市場環境專項治理活動,對轄區內各類糧食企業執行糧食收購政策進行全面檢查,確保糧食收購工作順利推進。
通知強調,各省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在夏糧和秋糧收購期間,成立監督檢查工作領導機構,加強組織協調,層層壓實責任,確保措施到位、工作到位。對組織工作不到位、監管責任不落實,導致出現農民“賣糧難”或其他重大損害種糧農民利益引起不良社會影響的,要追究當地糧食行政管理部門的責任。
讓更多人了解土豆美食和文化
——2016中國國際薯業博覽會側記
日前,在云南昆明舉辦的2016中國國際薯業博覽會上,慕名而來的市民對剛品嘗完的土豆蛋糕嘖嘖稱贊。
這次薯博會吸引了來自荷蘭、美國、加拿大等9個國家的130多家展商參展,全面展示國內外馬鈴薯、甘薯、木薯、山藥等薯類作物在科研、生產、加工、儲運、銷售等環節的最新產品和技術。
中國是世界上薯類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其中馬鈴薯和甘薯的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居世界第一位,薯業發展在促進我國農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服務產業發展,薯博會自2010年起已成功舉辦6屆。
本屆薯博會首次落戶云南。參會專家認為,薯博會的舉辦能更好地宣傳云南馬鈴薯科研、品種和產業發展的優勢,帶動馬鈴薯產業的發展。
薯博會特別設立了中央展示區——土豆美食廚房,大廚們在現場展示土豆的各種做法,有土豆菜肴成品,還有土豆饅頭、土豆花卷、土豆餅干、土豆餃子等各種主食產品,觀眾不僅可以現場品嘗,還能全方位地參與到制作的過程中來。
“中國100土豆美食”策劃人施曉亮告訴記者,馬鈴薯主食產品拓展了傳統主食文化的內涵,展示了不同主食文化的品味,體現了不同主食的使用價值。
除了外地前來的企業代表,一些當地企業也在薯博會上亮相。與眾多知名品牌企業相比,我們是新創的中小企業,能把產品在這樣的國際舞臺上露面,意義重大。展會期間,還舉辦了馬鈴薯產業發展論壇、中荷馬鈴薯倉儲與加工技術對接活動、亞太馬鈴薯機械化論壇、農場管理與病害防治研討會和國際薯類加工及檢測技術研討會等。
主辦方負責人表示,馬鈴薯產業對于加快農村脫貧攻堅,以及農業轉方式、調結構和樹品牌等方面都具有積極作用。本屆薯博會旨在為探索馬鈴薯主食產業開發搭建一個高效的國際合作與交流平臺,推動國外先進技術引進,加速國內馬鈴薯產品質量提升,促進馬鈴薯產業健康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