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作物的生長需要一定的條件,只有在適合的溫度、土壤濕度及光照下,農作物才能更好的生長,達到高產穩產的目標。近年來,隨著人類活動的加劇,對環境的破壞日益嚴重,氣象變化異常,一些極端天氣對于農作物的生長影響很大,常會造成減產甚至絕收的現象發生。農業生產離不開氣象服務,本文主要針對我國農業氣象服務的現狀、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同時也提出農業氣象服務的發展思路,希望對于氣象工作及農業生產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農業;氣象服務;問題;思路
中圖分類號: F323.3;S16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6.14.064
氣象部門是一個服務部門,主要面向社會和公眾提供氣象服務,而農業氣象服務主要傾向于農業生產及廣大農民。近年來,由于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國的氣象事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現代農業氣象服務體系日益完善,在許多方面都開展了豐富的氣象服務業務,農業氣象服務已經成為農業生產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形成了以國家、省、地、縣的四級機構組成,提供多樣化的氣象服務體系。例如天氣預報、人工增雨、防災減災、農業專業氣象等方面的服務,在農業生產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其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及生態效益是不可估量的。但是隨著農業生產水平的提高及農業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農業生產對于氣象服務的依賴程度也在不斷增加,氣象部門要認真分析氣象服務現狀,改善工作方法、途徑,與時俱進,在新的機遇與挑戰面前,不斷努力,提高氣象服務的質量,滿足日益發展的農業氣象需求。
1 農業氣象服務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基礎業務有待提高
高質量的農業氣象服務對于農業生產的作用越來越突出。而天氣預報的準確程度、精細化水平、時效性及預警能力都直接影響氣象服務的水平。當前氣象服務的主體仍然是以提供常規農業氣象服務為主,相對比較單一,這對于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農業生產及作物種類日益豐富的現代農業來講,已明顯表現出不適應,所以提高農業氣象基礎業務水平,提高針對突發性、災害性天氣以及異常氣候的預報及評估能力,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要求。
1.2 儀器陳舊,現代化程度低
近些年,我國的氣象服務工作,在經濟水平提高及科技進步的推動下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一些先進的科技設備投入到氣象臺站,使得氣象服務水平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也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我國的經濟發展不均勻,各地的情況有千差萬別,需要改善的地方仍很多,同國外先進的氣象服務手段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在農業氣象服務方面,雖然能掌握大量的氣候資料,但在同步農業生態環境觀測方面卻存在不足,一些地區仍然存在儀器設備陳舊,現代化程度低的情況,再加上專業技術人員的不足以及人員的專業素質差異,許多地方還存在觀測手段和方法簡單的問題,農業氣象服務水平的總體提高仍需要一定的發展時間。
1.3 創新研究方面發展不夠
農業生態系統是一個復雜的系統,而農業氣象只是其中的一個影響因子,諸多因素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所以在對農業氣象研究時不能孤立的只研究一個方面,而是要把諸多因素進行通盤考慮,突破學科限制,進行大膽的創新,跨學科研究,在業務服務方面要進行大膽拓展,避免過多的低水平重復。全方位考慮自然、社會、經濟等多方面的因素,在農業氣象學科與綜合項目方面進行各學科交叉相融的研究,不斷提高氣象服務水平。
2 我國農業氣象服務發展思路
2.1 做好農作物生長發育和產量動態預報
加大農作物發育期預報方法與技術的研究,完善綜合觀測體系,分階段建立當地主要農作物發育期氣象業務預報的記錄系統,在作物生長發育關鍵期做好重大農業氣象災害的預防。在動態預報方面,需大力發展長期有效的相關動態預報技術的應用與推廣,積極拓展普及農作物以外的其他農產品產量預報技術,努力發展機理性強的作物產量預報模型,為指導農業生產和安全預警提供科學信息。
2.2 提高國家糧食安全氣象保障服務
氣候的變化對于糧食生產穩定具有很大的影響,而糧食的穩定又影響到的國家糧食安全及社會的穩定發展。所以對于氣象變化的研究工作十分重要,氣象部門要加強氣候災害對農業發展影響的研究,做出分析和評估,為農業的發展提供依據。氣象工作還要深入研究氣候的變化發展趨勢,深入研究極端天氣對農業產量的影響,提高農業氣象的服務能力,為農業生產布局及種植結構的調整提供參考,要不斷提高農業氣象信息在國家糧食安全預警系統中的地位。
2.3 加強農業災害的綜合減災能力
農業生產順利進行,離不開良好的氣象條件,但是近些年由于氣候的變化,一些災害頻發,給農業生產造成了巨大的影響,比如氣象、生物、地質災害的發生,都會影響到農業環境的變化,導致農業氣候條件異常。所以農業氣象服務的水平的提高,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加強農業氣象災害的測報,為綜合減災提供服務。應積極開展干旱、霜凍、冰雹、暴雨等氣象災害的監測、預測、預警服務,對于重大農業災害進行預警與評估,及時傳遞氣象信息,提前做好防范。加強氣象監測點建設,及時獲取有效的氣象信息資料,開展有針對性的氣象服務。
作者簡介:倪秀國,本科學歷,鐵嶺縣氣象局,工程師,研究方向:農業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