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沿海、不沿江、不沿邊,1991年西安高新區憑借一紙國務院批文、一輛車、一張10萬元的支票起步,走出了一條內陸高新區依托自主創新實現跨越發展的成功之路。
從1991年到2016年,中國經濟正在實現由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的轉型。在這一歷史時期中,西安高新區發揮科教資源優勢,勇于探索、銳意進取,在科技創新和高新技術產業化方面發揮了重要的引領和示范作用。
從孵化器集群的建設與探索,到雙創時代多元化創新創業生態的系統構建;
從不遺余力推動科技成果有效轉化,到統籌科技資源,將其轉化為發展引擎;
從易到難、從點到面、從試點到推廣、從局部到整體;
西安高新區攜帶著創新不息的優質基因,持續推動著科技創新優勢轉化為區域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就在不久前,國家科技部發布全國國家高新區綜合評價結果,在百余家國家高新區中,西安高新區綜合排名第四。
2016年5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把科技創新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這標志著我國吹響了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角。
25年來,一代代高新人矢志不渝、砥礪奮進,肩負起“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歷史使命。如今,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打造“一帶一路”創新之都又成為國家為西安高新區賦予的新的戰略任務。
俯瞰中國版圖,若將東部海岸線看做一張滿弓,西安則正處在箭弦之交,力之所聚,箭方可及,25年后的今天,為了打造絲路經濟帶上的創新之都,西安高新區時刻箭在弦上,引弓待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