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娜
在NBA,不少球員的身高都是個謎,謊報身高是個很普遍的現象。那么球員們在身高上弄虛作假,到底是為什么呢?自從杜蘭特進入NBA之后,他的真實身高就一直是個話題。他的官方身高是2.06米——無論是在NBA聯盟的檔案中,還是球隊的記錄中,甚至是維基百科的個人介紹中——而這個數字也可能貫穿杜蘭特的整個籃球生涯。
那么,問題來了——有人對此“存有異議”,而且這個人還是杜蘭特本人。
2014年3月初,杜蘭特曾在推特上表示,NBA官網上標示的自己的身高并不準確,他稱自己“只有2.03米或者2.01米”,這明顯是個蹩腳的謊言。而謊言總有被拆穿的時候。
去年12月份雷霆對陣快艇的比賽之后,杜蘭特習慣性地聊了幾句比賽情況,卻在無意間解開了自己的身高之謎。在被問到自己對克里斯·保羅的那次決定勝負的蓋帽時,杜蘭特如是說道:“畢竟他只有1.83米,而我2.11米。”2.11米?這與他兩年前所說的2.03米或者2.01米,實在是相差甚遠。
自從進入NBA后,杜蘭特的官方身高就始終2.06米,但隊友亞當斯都表示:“(官方數據)是狗屁。”然而,杜蘭特的情況并非個例。在球員身高登記方面,NBA的官方資料中充斥著大量不精確的數據。實際上,這些眾所周知的“錯誤”也折射出聯盟里的一件趣事:雖然NBA球員比地球上的絕大多數人都要高,但他們卻與大家一樣,也會謊報身高。
杜蘭特的情況尤為特別,但奇怪的是,他會在一些情況下把自己的身高縮水,也會在其他情況下把自己說得更高。“對我來說,假如跟女性聊天,我就會說自己有7尺(2.13米)。但在籃球圈里,我就是2.06米。”杜蘭特如是說。
其實,KD的這種無傷大雅的白色謊言是出于某種籃球原因。“說實話,我一直覺得,說自己是2.06米的小前鋒會很酷。”他說,“真的,因為這是典型的小前鋒身高。如果再高一點的話,就會有人說,‘啊,你應該是大前鋒才對。”
雄鹿在三年前選中阿德托昆博時,他的身高還是2.06米,但滿21歲后他的身高長到了2.11米。“字母哥”說,如果自己再長1寸,他很愿意接受身高7尺的事實。實際上,他倒覺得這樣挺酷!他說道:“老實說,我還想長高些呢。”值得一提的是,在本賽季后半段,尤其是雄鹿主控邁卡威受傷后的那段時間里,“字母哥”實際上擔任的是組織后衛的角色,而基德也表示,下賽季可能會讓他擔任球隊的首發組織后衛。
因為沒有追蹤球員身高的標準化方法,所以許多球員的身高看起來都比較隨意。有時候身高一年又一年的快速躥升,有時候又突然一陣陣的縮水,這也是在他們更換球隊時經常發生的事情。即使沒有換球隊,身高縹緲不定的球員也大有人在。湖人中鋒塔里克·布萊克上賽季的官方注冊身高還是2.11米,但是許多球迷或許都注意到了,布萊克的身高看上去比大前鋒蘭德爾還要矮。而本賽季,他的身高已經被“降到”更準確的2.06米。
根據DraftExpress的數據,小牛球員巴里亞的裸足身高為1.77米,穿上鞋后高了0.02米,但NBA資料顯示他身高為1.83米。幾年以前,巴里亞作為球隊首發球員被介紹出場時,大家就發現他的身高數據不一致。“我記得,DJ在說到我的身高為1.83米,現場笑聲四起,因為我本人和其他兩萬名觀眾都知道這是謊報的。”他說,“我覺得1.78米挺好的。”
巴里亞表示,自己從來沒有要求球隊或隊友夸大他的身高。小牛發言人說,大多數球隊使用的都是選秀數據或球員大學時的身高,但集訓之前接受體檢的時候,有球員會為了爭取在場上的位置,而要求球隊體檢員把自己寫高一點。據雷霆發言人證實,杜蘭特新秀時的情況恰恰相反,他要求球隊工作人員將自己的身高登記為2.06米。
一般來說,造成這些差異的原因很簡單:NBA的標準很寬泛,球員并非必須使用“穿鞋”或者“祼足”的標準。正是如此,杜蘭特就可以有依據地說自己只有2.06米——因為這是他選秀時裸足身高,而聯盟中有些人使用的可能是另外一種標準。
NBA聯盟用的手冊上的身高數據由各隊提供,大多數虛報的身高來自球員本人意愿,NBA首位“出柜”的球員科林斯就是虛報身高的“好手”。2003年籃網曾和馬刺在總決賽相遇,籃網主帥派出“身高2.13米”的科林斯對位馬刺內線、2.11米的鄧肯,結果科林斯矮了一個頭,事后他承認,自己其實只有2.03米左右。至于怎么虛報?科林斯有話說,“量身高時,我穿上鞋,襯上墊子,護踝,再穿兩雙襪子,我差不多有2.13米,也算是個笑話吧。”
萊恩·布雷克是一位資深的NBA球探主管助理,他曾在新秀訓練營上負責為球員測量身高。為了杜絕踮腳仰頭等球員個人謊報現象,布雷克會在測量之前,向所有球員腦袋上放一本厚厚的硬皮書,他自己介紹說:“這是我的《馬丁·路德·金傳記》,大概有800頁。”這招能管住上面,但管不住下面。布雷克講述過一個真實案例。“一個小個子球員走進來,他資料表上的身高是1.73米,來的時候穿了一雙戶外品牌的靴子,還套了四雙襪子。”布雷克說,“我們當即就把他打發回去了。”
現在,發現那些將自己身高虛報一兩寸的球員已經很容易了,對身高的甄別也比以前簡單了許多,因為有許多網站都會提供球員選秀時期的體測數據,這些數據包括穿鞋身高和裸足身高,而這也更容易讓球迷們辨別出哪些球員對自己的身高謊報的最離譜。但說實話,如今球場上五個位置的區別已經越來越模糊,2.11米可以打控衛,2.03米也可以打中鋒。過去幾個賽季,聯盟最聰明的總經理和專家們在談到球員體型時,觀點也發生了明顯改變,簡單說就是身高已經過時,臂展變得越來越重要。當勇士在聯盟里所向披靡時,世界上最依靠身高天賦的比賽已經在橫向演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