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婷
導語:上個世紀三十年代,一個驚天發現轟動世界,秘魯南部的荒原之上竟然存在著世界最大的“地畫”。如今我終于有機會飛臨這片荒漠,像諸神一樣俯瞰這神秘炫奇的納斯卡線條。

一個晴朗的上午,我坐在Pisco Airport機場候機室外的長凳上,感受著這片干燥地區強烈的陽光。距離起飛還要一個小時,我隨手拿起機場人員給我的一份飛行示意圖,上面的十幾個幾何線條組成的圖案便是著名的“納斯卡線條”(Nazca Lines),也是此次飛行的目的地。
炫目的陽光下,時光倒回到中學時代,那時我熱衷各種神秘現象,比如UFO和外星生命。一次從紀錄片中得知,在遙遠的南美一個叫納斯卡的地方,地面上的各種線條組成的圖形必須從空中才可以辨認出。研究人員對這些千年前的令人匪夷所思的圖案做出種種假設,比如灌溉用的水渠,舉行禮儀活動的場所、天文觀象臺等等。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外星人的跑道”,我更愿意相信,甚至盼望這是外星人所為。
二十年過去了,見證奇跡的一刻就在眼前。飛機載著12個充滿好奇的客人飛向藍天,向納斯卡荒野飛去。選擇從空中直線距離160公里外的Pisco機場起飛,而不是納斯卡當地的小飛機,一個重要原因是這邊的機型較大也新,納斯卡當地的小飛機出事故比較多。
飛行四十分鐘才可以抵達納斯卡地畫所在的地區,正好可以欣賞下沿途風景。大片的荒漠,這里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地區之一,沙漠上溝壑縱橫,沒有太多變化,看得我有些昏昏欲睡。
飛臨納斯卡荒原上空時,我打起精神,準備迎接即將出現在眼前的那些神秘圖案。然而,下方的景色讓我有些茫然:幾百公里的大地上,各種線條橫七豎八,難道這些都是嗎?怎么看不出有形狀呢?或許飛得不夠高?我努力辨認著,卻不得其所。為了便于客人看地畫,飛行員會將飛機開得足夠傾斜,然后掉轉,再換另一側的客人看。這就意味著,猶如坐過山車一樣。很快因為大幅度翻轉,大部分客人都感到了不適,對于習慣了航拍的我來說,卻毫無問題,一直端著相機全神貫注地尋找地面上的圖形。每一次傾斜低飛都意味著下面有圖案,可我就是找不到,不禁有些著急。
終于,當地面上一個清晰的蜂鳥圖案出現在眼前時,我恍然大悟,原來尺寸比例應該是這樣大小,之前一直以為巨大無比,注意力都集中在那些大線條上了,沒想到每個圖形雖然地面上有幾百米長寬,但從空中看,卻只有拇指大小而已。
掌握了這個比例關系便好辦了,此后,我陸續找到不少地畫。當我從一座紅色砂礫巖的山坡上看到那個眼睛又大又圓的小人時,難以置信,腳上還穿著一雙類似登陸靴一樣的鞋子,抬起左手似乎在向我們致意,模樣和傳說中的外星人很像。最難辨認的是一處鯨魚圖案,被公路切成兩半。而一只巨大的禿鷹,翼展竟達120米,都出了我的長焦鏡頭范圍。最容易辨認,也是距離公路較近的一處是“手形”圖案。附近甚至設置了一個觀景臺,不從飛機上也可以看到。

連綿不絕的線條,小心翼翼描繪出一個個動物的輪廓。最清晰的圖案之一是一只50米的大蜘蛛,據說這是一種學名為“節腹目”的蜘蛛的形狀。這種蜘蛛十分罕見,只有亞馬遜河雨林中最偏遠隱秘的地區才能找到。創作者如何翻越高聳險峻的安第斯山脈,進入亞馬遜河流域,抓來一只節腹目蜘蛛作為藍本?還有一種假設,這是畫在地面上的獵戶星座的圖像,連接這個圖形的筆直的線條指引著獵戶座帶紋的三顆恒星不斷變化的方位角。
總之,納斯卡圖形充滿了這類奧秘,動物中,除禿鷹之外,幾乎沒有一種是本地產的。對于科學家,這或許是部世界最大的天文書,對于藝術家而言,如果你想發表什么大手筆的畫作,而且還想讓它能永遠供人觀賞,那么,這些偏遠奇特的高原臺地就是你夢寐以求的理想畫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