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地區為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商學院 陳為 王瑰磊 李海濤
中國區域OFDI與經濟增長之間的脫鉤分析
——以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地區為例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商學院 陳為 王瑰磊 李海濤
摘 要:本文利用脫鉤模型,選取2003年~2014年中國區域(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環渤海經濟區)對外直接投資(OFDI)和經濟增長的數據,對中國區域OFDI和經濟增長進行脫鉤分析。研究結果表明,這三個地區2003年~2014年期間總體上對外直接投資和經濟增長呈現弱脫鉤關系,對外直接投資增長的幅度小于經濟增長。最后提出提高我國企業知識技術和管理水平、加強政策引導的對策以實現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與經濟增長的互補共進。
關鍵詞:對外直接投資 經濟增長 脫鉤分析
中國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在加緊實行“走出去”戰略,一方面通過三駕馬車中的出口來拉動經濟增長,另一方面依靠對外直接投資來拉動。新形勢下,對外投資已經讓許多企業的品牌和產品走出了國門,在不少學者和專家看來,對外直接投資不僅能較大程度上繞開貿易壁壘,減少在進出口往來中與他國的貿易摩擦,同時能夠較好地緩解國內外匯儲備過大、資源稀缺的問題,因此對外投資逐漸成為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重要力量。
目前,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進入高速增長期,國家外匯局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勵并支持有條件和有能力的企業實行“走出去”戰略,用以推動和壯大對外投資的企業,同時也能反哺各地區經濟發展。從商務部公布的數據來看,2016年第一季度,我國境內投資者對全球的149個國家和地區的2726家境外企業進行了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實現投資2617.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5.4%。
從一季度反饋的數據能夠看出各地區都在重視對外直接投資的發展。在對外直接投資的交流中,沿海城市具有先天的優勢,且主要的三個經濟帶(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環渤海經濟區)匯集了雄厚的資金、集聚各類優秀人才,成為我國整體競爭能力較強的區域。研究這三個經濟帶的對外直接投資和經濟增長的關系,更符合區域的實際情況,有利于為其他區域的經濟發展提供可靠的依據。因此,本文以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經濟帶為例,應用脫鉤模型分析對外直接投資和區域經濟之間的關系,構建較為全面反映對外直接投資狀況的指標體系,為我國三個重要經濟帶的“走出去”戰略,提供更為全面的決策支持。
國外學者關于OFDI對一國經濟活動的影響持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對外直接投資是區域投資的替代,區域外商直接投資將會引起母國經濟增長的下降(Stevens,1992)。另一種觀點則認為,OFDI與經濟增長存在互補關系。Desai等(2005)研究指出,如果海外子公司在東道國的生產過程中使用母國的投入品會促使母國產出的增加。Herzer(2008)認為如果進行對外直接投資的母國企業能夠進入新的市場,并且以更低的成本在東道國生產產品,母國從東道國進口這些低成本的產品以滿足國內市場的需要就能因此促進母國經濟的增長。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研究起步較晚,對中國OFDI發展階段的研究部分地涉及了OFDI和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只分析了GDP對凈OFDI的決定,并沒有涉及OFDI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李輝(2007)基于IDP理論使用了1980年~2005年數據研究了中國經濟增長以及其他因素對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階段的決定作用,結論表明,人均GDP增長1%時,人均對外直接投資增長1.433%;但是該研究并沒有分析中國OFDI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影響,因此在本質上還是屬于對外直接投資決定因素的研究。魏巧琴等(2003)率先使用年度數據研究了中國1982年~2000年對外直接投資和經濟增長的關系,結果表明二者之間沒有任何因果關系。肖黎明(2009)使用中國1980年~2007年的數據進行研究表明,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協整關系,但是對外直接投資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較小。
從國內外研究現狀能夠看出,學者的研究視角多以一國整體為研究對象,研究對外直接投資對母國技術進步、就業、經濟等多方面的影響,研究方法也從規范研究向實證研究轉變,指標的選取更傾向于微觀的指標。目前,國內學者采用脫鉤模型對區域經濟增長與對外直接投資的實證研究不多,從研究視角上鮮有人從區域經濟帶視角入手來分析兩者的關系。因此,本文立足新的視角,選取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三個經濟帶以探究對外直接投資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關系。
2.1 三大區域OFDI指標的比較
由于2003年之前的數據缺失,故選用2003年~2014年三大經濟區主要經濟指標進行分析,依據三大經濟區所在省統計年鑒的數據整理所得。
從圖1可以看出,三大地區對外直接投資增長較為迅速,并先后于2008年突破10億美元關口,2008年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地區的對外直接投資額分別為12.19億、12.42億和11.89億美元,占當年全國對外直接投資額的8.71%。但是受到2008年金融海嘯的影響,三大地區的對外投資先后受到沖擊,表現出明顯的回落趨勢。由于珠三角毗鄰香港,受到此次金融危機的影響最大,2009年珠三角地區對外直接投資下降了3.2億美元,降至9.23億美元。隨著全球經濟的復蘇,三大地區對外直接投資進入迅猛發展期,呈現指數式增長,其中環渤海地區對外投資發展迅猛,在2012年實現對外直接投資額91.6億美元,超越長三角地區。2014年,全球發達經濟體經濟運行分化加劇,發展中的經濟體增長緩慢,全球外國直接投資下降16%,而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逆流而上,創下了1072億美元的歷史最高值,同比增長15.4%。2014年末,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地區對外直接投資額分別達到129.24億美元、108.97億美元和180億美元,上述三大經濟區對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貢獻率達到39%,可見三大地區在中國經濟中的主力軍優勢正在逐漸凸顯。

圖1 2003年~2014年三大地區對外投資變動
2.2 三大區域經濟增長基本指標的比較
由表1可以看出,三大區域無論從總體經濟規模還是增長速度都在提升。環渤海地區作為后起之秀,在區域經濟中的作用日漸凸顯,經濟總量已經位居三大經濟區的前列。

表1 2000年~2014年三大區域經濟總量 單位:億元
從增長率來看,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地區的經濟增長趨勢基本一致,但三者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長三角地區競爭增速維持在10%左右,而環渤海經濟區增長始終居于三者前列,在經濟發展中不斷釋放潛力。而珠三角則居于二者之間。從波動趨勢上能夠看出2009年三大區域經濟增速的拐點,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加之經濟波動具有滯后性,因而拐點出現在2008年以后。2009年~2011年,中國經濟迎難而上,迅速復蘇。到了2012年受到經濟下行壓力的影響,各地區經濟發展速度開始收縮,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經濟增速上也表現出“軟著陸”的趨勢(見圖2)。

圖2 2003年~2014年三大區域經濟增長率
3.1 脫鉤概念及類型
脫鉤概念最早來源于物理學領域,特指切斷兩個或多個物理量之間的響應關系。在國際貿易領域,脫鉤可以指OFDI與經濟增長的相關性,使ODFI的變動不會受到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反映OFDI與經濟增長兩者不同步變化的實質。在對外貿易中,OFDI的增長率可能大于經濟總量的增長率,OFDI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也在下降。
3.2 脫鉤分析方法
Vehmas通過劃分“脫鉤”與復鉤的類型,建立了脫鉤關系評價概念模型,為“脫鉤”關系研究提供了基本的分析框架。基于相關脫鉤關系評價提供了基本分析框架。基于相關脫鉤關系評價的基本思想,建立如下數學模型以測度。
對外直接投資與經濟增長之間的脫鉤關系:

(1)式中O-GDP為對外直接投資之間的脫鉤指數,O為對外直接投資量,GDP為可比價表示的地區生產總值。基于對外直接投資,經濟增長量的變動差異,建立對外直接投資與經濟增長脫鉤關系評價概念模型(見圖3)。
△O和△GDP分別為對外直接投資和國內生產總值在期末i相對基期1的增值。每個結果都代表6種脫鉤類型,分別位于橫縱坐標中的6個象限內,脫鉤類型分別為:強脫鉤、強復鉤、弱脫鉤、擴張復鉤、衰退復鉤、衰退脫鉤。擴張復鉤為最理想狀態,強脫鉤表示最不理想狀態(見表2)。

圖3 對外直接投資與經濟增長脫鉤關系評價概念模型

表2 模型解釋
3.3 實證研究
3.3.1 數據來源及處理
采用的數據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對外直接投資數據,選取的是2003年~2014年三大區域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數據;另一類是GDP核算數據,選用各省市的地區生產總值,上述數據來源于各省市《統計年鑒》和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為了使各年份的GDP數據可比,采用各省市生產總值指數折算成以2003年價表示的不變價GDP。由于2003年之前商務部尚無對外直接投資數據進行統計,為保持研究的一致性,故選用2003年~2014年數據。
3.3.2 中國區域對外直接投資與經濟增長的脫鉤分析
本文運用脫鉤模型分別對三大經濟區2003年~2014年對外直接投資與經濟增長的脫鉤關系進行分析。
(1)長三角地區

表3 長三角地區脫鉤分析結果
表3為長三角地區OFDI與經濟增長的脫鉤分析結果,從整體上看,2003年~2014年期間,長三角經濟區總體上處于弱脫鉤狀態,僅有2006、2008和2013年處于強脫鉤狀態,具體來看,長三角地區2006年對外投資較上一年份有所下降,降低了13.64億元,而GDP仍保持較大的增幅,因而呈現出的對外直接投資的GDP彈性系數為負,處于強脫鉤狀態,說明經濟增長的同時,對外直接投資在下降;2008年的強脫鉤與2006年的強脫鉤具有本質不同,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出現,世界各國紛紛出現經濟衰退停滯不前的局面,對外直接投資受阻,因而強脫鉤狀態的出現也較為合理;2013年全球經濟繼續保持低迷狀態,同時國內經濟面臨結構調整、在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的特殊背景下,長三角地區“走出去”的腳步明顯放緩,對外直接投資出現第三個負增長,使得對外直接投資與經濟增長出現強脫鉤狀態。弱脫鉤狀態的年份為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2008年~2012年和2013年~2014年,說明在上述這些時期,長三角地區經濟保持增長的同時,對外貿易也在增長,并且對外直接投資的增加幅度小于經濟增長的幅度。意味著經濟增速位于對外直接投資增速之上。從這些年份對外直接投資的脫鉤彈性指數可以看出,長三角地區正在實現從強脫鉤到弱脫鉤的良性轉變,長三角地區將逐漸朝著投資凈輸出地區邁進。綜上所述,2014年為最理想的弱脫鉤狀態,其彈性為0.15。
(2)珠三角地區
表4為珠三角地區OFDI與經濟增長的脫鉤分析結果。其中,2009年珠三角地區對外直接投資的相對增量為負,脫鉤指數分別為-0.05,這一年表現為強脫鉤,其余年份對外直接投資和經濟增長的增量為正,且對外直接投資的增速小于地區經濟的增速,脫鉤指數處于0~1之間,為弱脫鉤。因此,脫鉤指數表明珠三角地區2003年~2014年對外直接投資與經濟增長基本處于弱脫鉤狀態,但還沒有達到擴張復鉤的理想狀態。從強脫鉤發生的年份上看,珠三角地區受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加之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最先開始感受了對外直接投資出來的“涼風”,導致2009年對外直接投資增速下降至92298萬美元,約合人民幣63億元。在此之后,珠三角地區的政府和企業紛紛扭轉投資策略,將對外投資的項目轉向尋求資源與生產資料、獲取市場份額和獲取海外技術方面,并在2014年達到所有弱脫鉤狀態中的最理想狀態,其對外直接投資的GDP彈性為0.46,高于長三角地區,三大經濟區中對外直接投資的GDP彈性最大值也出現在這一地區。

表4 珠三角地區OFDI與經濟增長的脫鉤分析結果
(3)環渤海地區
表5為環渤海地區OFDI與經濟增長的脫鉤分析結果,環渤海地區與珠三角地區的脫鉤分析結構類似,從脫鉤指數上看,除2003年~2004年、2008年~2009年外,環渤海地區對外直接投資與經濟增長均呈弱脫鉤狀態。從整體上看,環渤海地區對外直接投資的GDP波動較小,也是三個區域中弱脫鉤最不明顯的地區。
結果表明,上述三大地區2003~2014年間,對外直接投資與經濟增長呈現弱脫鉤態勢,企業將對外直接投資的目標轉向尋求資源與生產資料、獲取市場份額和獲取海外技術方面;雖然緩解了國內資源匱乏和外匯儲備過大的窘境,但是從長遠來看,受限于知識技術和內部管理水平,對外直接投資的核心競爭力低下;因此極易受到全球經濟大環境的影響,如2008年金融危機,三大經濟區域的對外直接投資和經濟增長就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強脫鉤狀態;我國對外直接投資雖然能有效地促進當地經濟增長,但是經濟發展的長期穩定還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導。

表5 環渤海地區OFDI與經濟增長的脫鉤分析結果
4.1 提高我國企業的知識技術和管理水平
我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目前以資源尋求和市場尋求為主,短期內可以獲得直接增長,但是從長遠來看,對外直接投資的影響力會越來越小。而國外具有知識技術和管理優勢的企業往往在對外直接投資中贏得先機,從而促進經濟增長。對外直接投資的規模擴大需要國內經濟水平的支持,所以我國實施企業“走出去”戰略必須依托于先進的知識技術和管理水平。我國沿海這三個經濟帶已經在外商直接投資的技術外溢中學習并初步掌握了一些生產、研發等技術,具備了一定的知識技術積累。以此為基礎,加強我國核心知識技術的開發,同時加深內部化管理和提高成本控制效率,實現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和經濟增長的區域性遞增。
4.2 加強政策引導
我國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地區的對外直接投資和經濟增長之間存在長期弱脫鉤關系,這說明該三大區域對外直接投資能有效地促進當地經濟增長。因此,在“走出去”戰略的引導下,各地區必須制定合適的對外直接投資政策,加強對外直接投資對本地區的經濟增長的正向影響。我國政府在對外直接投資政策的制定上應遵循均衡的態度,遇到危機及時調整對外直接投資戰略,以國家推動為主導,企業結合自身的產能優勢、技術與資金優勢、經驗與模式優勢,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國際投資關系,夯實我國經濟長期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Stevens G V G,Lipsey R E.Interactions between domestic and foreign investment[J].Journal of Money and Finance,1992(11).
[2]Desai M C,Foley F,Hines J R.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the domestic capital stock[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5(2).
[3]Herzer D.The long-run relationship between outward FDI and domestic output:evidence from panel data[J]. Economics Letters,2008(1).
[4]李輝.經濟增長與對外投資大國地位的形成[J].經濟研究,2009 (2).
[5]魏巧琴,楊大楷.對外直接投資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J].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2003(11).
[6]肖黎明.對外直接投資與母國經濟增長:以中國為例[J].財經科學,2009(8).
[7]李效順,曲福田.城鄉建設用地變化的脫鉤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8(5).
中圖分類號:F1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6)06(b)-1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