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 季曉雋
?
吃飯行情有 牛市行情難
太平洋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 季曉雋
2016年下半年已經(jīng)來臨。對下半年的走勢,有認為是“吃飯”行情的,也有堅持是“慢牛”行情的。對此,筆者的個人觀點是:牛市行情難,吃飯行情有,2638“彈簧底”。
首先,基本面還不宜很樂觀。2016年1季度GDP增速為6.7,仍低于2015年的6.9。那種認為6.7是好于預期的看法,只能說是之前的預期過低罷了。基本面不宜很樂觀,從2016年6月份采購經(jīng)理人指數(shù)PMI三個月后從50.2再回調到臨界點50.0,也得到了印證。
從發(fā)電量看,2015年11月-2016年5月,同樣不是很樂觀。這一期間,發(fā)電量同比增長在-3.7到4.0之間,累計增長在-0.2到1.8之間,即沒有很大增長。盡管我們可以說,節(jié)能減排調結構,服務業(yè)比重的提升減少了用電量,但權威可靠的數(shù)據(jù)又是怎樣?
其次,資金面將面臨很大壓力。一、限售股解禁市值。2016年上半年,限售股解禁市值為11962億,下半年為10206億;二、上半年IPO籌資總額約300億元。如果下半年也為300億左右,則全年約600億;三、定向增發(fā)。參考2014-2015年的數(shù)據(jù),預計全年可能在6500-8500億之間。以上三項合計,總金額約29000-30000億。這么龐大的資金需求量,即便是其中的一部分,也將對滬深股市的大幅上漲產生很大的壓力。
再次,技術面并不支持滬深股市已經(jīng)見底,正在走慢牛行情的觀點。
第一,從調整的時間看。盡管上證調整的時間已逾一年,但從2015年6月份最高點5178點到2016年1月份最低點2638點,僅為七個多月,還不能說調整的時間已很充分。歷史上上證要走出一波大級別的反彈行情或由熊轉牛,往往少則13或15個月,多則17到18個月或22個月。
從調整幅度看。本輪上證的最大跌幅為49%,但和歷史上多次最大跌幅比,還不能肯定就已經(jīng)見底。以下是上證牛市到來前或大幅度反彈前調整的幅度和時間:

下跌年月起止93年2月-94年7月94年9月-96年1月97年5月-99年2月01年6月-05年6月04年4月-05年6月07年10月-08年10月高點(點)1558 1052 1510 2245 1783 6124低點(點)325 512 1064 998 998 1664跌幅(%)79.1 51.3 29.5 55.5 44.0 72.8下跌時間18個月17個月22個月49個月15個月13個月
歷史數(shù)據(jù)是我們參考的一個重要方面。因為歷史會重演,盡管不是重復。從上證歷次調整的幅度看,其中位數(shù)在51-55%左右。對應此次上證的調整點位約為2520-2300點。考慮到證金、匯金、外匯局旗下投資平臺“梧桐樹”資金的入市,這一區(qū)域可能會有所抬高。由此可見,2638點是“彈簧底”,在無重大利空因素的影響下,本輪行情的底部區(qū)域可能在2600-2350這一區(qū)間。
調整時間周期也是我們分析股市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 如果上證到2016年下半年的下跌時間類似以往,考慮到2016年6月已過,則上證見重要底部的時間分別為——2016年8月、10月或11月和2017年3月,即下半年會有吃飯行情是大概率。但是這樣的吃飯行情,有時是在“饑餓”之后,即反彈再下跌之后。從三季度看,這個反彈的可能壓力位之一是在3050-3100-3350左右或上方。具體而言,只是快餐還是豪華大餐,則取決于消息面和盤面成交量等因素。
在此背景下,投資者可采取如下策略:沖高觀察,控制倉位,等待時機;大跌勿過分恐慌,是擇股低買機會;不滿倉,不輕易追高;價值投資,趨勢買賣,設定止盈止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