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霞
?
特高壓:“中國創造”的一張國家名片
宋曉霞

作為“中國創造”的一張國家名片,如今,中國特高壓已成長為中國在世界上具有絕對競爭力的技術和產業,成為世界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力量
作為“中國創造”的一張國家名片,“高大上”的特高壓似乎離大眾有些遠。但是,如果從治理霧霾和清潔發展的角度去認知特高壓,認知“電從遠方來,來的是清潔電”,認知“清潔替代、電能替代”,就會發現原來它就在你我身邊。
如今,中國特高壓已成長為中國在世界上具有絕對競爭力的技術和產業,繼而形成強大的產業集群,成為國家競爭優勢,直到以其為關鍵的全球能源互聯網登上國際舞臺,成為世界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力量。
思遠,行更遠。特高壓輸電這一項龐大繁雜的系統工程,必然伴隨著一系列技術和設備的研發、創新。
2009年1月,世界上第一個商業運行的特高壓工程——我國自主研發、設計和建設的1000千伏晉東南—南陽—荊門特高壓交流示范工程建成。
2010年7月,向家壩—上海±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示范工程建成并正式投入商業運行。特高壓交直流輸電示范工程的穩定運行和建成投運,全面驗證了發展特高壓輸電的可行性、安全性、經濟性和優越性。
2014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指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必須推動能源“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要繼續建設以電力外送為主的千萬千瓦級大型煤電基地,繼續發展遠距離大容量輸電技術。
2014年4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新一屆國家能源委員會首次會議,決定開工建設一批特高壓輸電通道。5月,“四交四直”特高壓列入國家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特高壓電網建設進入快車道。
2016年3月,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推進以電代煤,提高清潔能源比重,發揮有效投資對穩增長調結構的關鍵作用,啟動特高壓輸電等一批“十三五”規劃重大項目。
中國特高壓的身后是一批世界級的創新成果——
國家電網建成特高壓交流、特高壓直流、高海拔、工程力學四個試驗基地和大電網仿真、直流成套設計兩個研發中心,形成功能齊全的特高壓、大電網試驗研究體系,全面掌握特高壓交直流輸電核心技術和整套設備制造能力,在特高壓交直流輸變電、大電網控制保護、智能電網、清潔能源接入等領域取得世界級創新成果。

晉東南-南陽-荊門特高壓試驗示范工程投運,開辟了湖北通過特高壓電網接受北方火電資源的新紀元
特高壓的身后是中國標準體系和中國話語權的確立——
依托特高壓試驗示范工程建設,國家電網把科研攻關、工程建設和標準化三位一體同步推進,目前,中國特高壓交流電壓成為國際標準。發布國際標準6項、國家標準46項、行業標準61項、企業標準171項。國際電工委員會有4個專業委員會秘書處設在國家電網公司,國家電網公司主要負責人舒印彪擔任國際電工委員會副主席,顯著增強了我國在世界電工標準領域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向家壩上海±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示范工程建成并正式投入商業運行
特高壓背后是中國實力的支撐——
中國特高壓輸電工程的成功,開啟了特高壓為最高電壓等級電網建設的新紀元,在電網科技領域完成了從追趕到超越的歷史性轉變。
2014年2月,國家電網公司中標巴西美麗山水電站外送特高壓輸電項目一期工程,標志著我國特高壓技術“走出去”。
2015年7月,國家電網公司中標巴西美麗山特高壓輸電項目二期總承包工程,實現我國特高壓技術、裝備和工程總承包一體化“走出去”,特高壓成為彰顯中國自主創新的一張靚麗名片。
2016年1月,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輸送距離最遠、技術水平最先進的特高壓輸電工程——準東—皖南±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開工。±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距離可達5000千米,全球各大清潔能源基地與負荷中心之間的距離都在特高壓輸送范圍內。
國際能源署署長法提赫·比羅爾指出,電力就是能源的未來,未來的能源就是電力。中國特高壓以及智能電網的發展,為全球能源互聯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提供了現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和技術保障。
世界上第一條高壓輸電線路誕生于1891年,從高壓到超高壓,中國電力技術一直在走跟隨式的發展路線。十余年艱苦不尋常,國家電網從最初建設的特高壓示范工程到如今在建在運18條特高壓交直流工程,技術上持續提升、理念上不斷突破、視野上越來越開闊,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實現了“中國創造”與“中國引領”。
高樹靡陰,獨木不林。“特高壓是個產業集群。”在業內人士看來,特高壓能夠走到今天,得益于大范圍高水平協作,依靠群體創新的力量,一起構成具有可持續競爭力的產業生態系統。
特高壓輸電技術,無疑是迄今為止難度最大、最復雜的一項電力技術成就。提升一個電壓等級,意味著超越現有的世界電力技術、標準、建設管理經驗。國家電網公司創立了一種全新、有效的機制,以國家電網公司為創新主體,立足國內自主創新,緊密聯合國內科研、設計、制造等機構,按照“基礎研究、設備研制、系統集成、試驗驗證、工程示范”的技術路線,集中優勢資源,產學研用協同攻關。
一批高科技企業投身特高壓市場。
中國西電旗下的西高院建成了世界上唯一完整的特高壓成套設備試驗、檢測平臺。
中電普瑞電力工程有限公司研制出世界首個±800千伏/5000安特高壓直流換流閥及閥控系統,打破了直流換流閥核心技術國外壟斷,實現了產業化應用。
許繼集團研制出世界首套±800千伏直流輸電控制保護系統,完成世界首套±1100千伏控制保護系統開發,總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南瑞集團研發的統一潮流控制器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國家電網公司組織國內電工裝備企業成功研制了特高壓變壓器、開關、高抗、串補等全部關鍵設備,創造了一大批世界第一。
特高壓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大幅提升。
在特高壓帶動下,我國電工裝備企業不僅主導了國內高端市場,而且進軍國際市場,打破跨國公司長期壟斷國內高端市場的局面。近年來,我國500千伏及以上電力設備出口額年均增長超過40%,實現了特高壓反哺超高壓,推動了設備出口的良性發展。
特高壓讓更多“草根”崛起。
國家電網公司始終堅持市場化道路,積極鼓勵、廣泛接納民營企業參與到特高壓建設當中。從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到±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幾乎到處都能看到民營企業。
作為民營電力設備企業的優秀代表,特變電工成功躋身于特高壓重要設備供貨商。在電容器板塊,無錫賽晶、合容電氣等一批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中外合資企業平分秋色。民營企業中標比重加大是特高壓市場的一大亮點。
專利云集,百舸爭流,特高壓市場因此超拔出一批強者。
特高壓產生了強大的磁場效應。通過專業化分工和協同作戰鍛造出強大的競爭優勢,特高壓現代產業集群愈來愈呈現出蓬勃的生命力。
特高壓是發動機,特高壓也是品牌傘。在今天的中國國家名片里,特高壓已占據重要位置。在特高壓的大旗下,一批產業集群正走向品牌集群、中國智造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