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廊道綠化樹種習性及養護管理
摘要:本文介紹了雪松等6種常見的廊道綠化樹種的形態特征、生長習性及養護管理,以供種植者參考。
關鍵詞:廊道綠化樹種;養護管理
2013年以來,鄲城縣的廊道綠化發展迅速,省道綠化成效更是顯著。穿越縣城的省道兩側30 m栽植的樹種多,綠化標準高。所栽綠化植物多種多樣,有喬木、有灌木,有常綠樹、有落葉樹。其中,栽植的綠化植物有雪松等20余種。現將雪松、側柏、檜柏、大葉女貞、枇杷、廣玉蘭等6種常見廊道綠化樹種的形態特征、生長習性及養護管理介紹如下,以供廊道綠化工作者參考。
1.1形態特征。常綠大喬木,高可達50 m,主干挺直,樹冠圓錐狀塔形。大枝一般平展,為不規則輪生,小枝略下垂。樹皮灰褐色,裂成鱗片,老時剝落。葉在長枝上為螺旋狀散生,在短枝上簇生。葉針形,質硬,先端尖細,葉色淡綠至藍綠。花單生枝頂。球果橢圓至橢圓狀卵形,種子具翅。10~ 11月開花。翌年10月種子成熟。
1.2生長習性。喜光,稍耐庇蔭。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抗旱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酸性土、微堿性土均能適應,深厚肥沃疏松的土壤最適宜其生長,亦可適應黏重的黃土和瘠薄干旱地。不耐水濕,忌積水,在低洼地生長不良。
1.3養護管理。雪松忌積水,宜選地勢較高,土壤干燥處栽植;低洼地栽植宜抬高地面,不可使地面積水受澇。下部枝條應盡可能保護,不可折斷,以免影響樹體美觀。幼樹期應加強管理,及時松土、除草;夏秋間易發生布袋蛾蟲害,應注意及時防治。一般不整形修枝,只需疏除病、枯、蟲枝和樹冠緊密處弱枝。
2.1形態特征。常綠喬木,樹高一般20 m。鱗葉。樹冠廣卵形,小枝扁平,排成一個平面,兩側同型。幼樹樹冠卵狀尖塔形,老時寬圓形。花期3~ 4月,9~10月種子成熟。
2.2生長習性。喜光,幼時稍耐蔭,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喜生于濕潤、肥沃、排水良好的鈣質土壤。在酸性、中性、石灰性和輕鹽堿土壤中均可生長。耐干旱瘠薄,萌芽能力強,耐寒力中等。在干燥、貧瘠的山地上生長緩慢,植株細弱。淺根性,側根發達,但抗風能力較弱。萌芽性強、耐修剪、壽命長。
2.3養護管理。栽培中若作綠籬時應注意修剪,讓下部枝葉能接受到一定光照,否則易衰老干枯,造成空虛,影響觀賞效果。孤立樹應注意用修剪控制樹冠,保持下部枝條完整。常見病蟲害有枯葉病及側柏毒蛾、大避債蛾等。春季噴3°Be石硫合劑預防;發現病害用1%等量式波爾多液防治,蟲害用樂果進行防治。

3.1形態特征。常綠喬木,樹冠尖塔形或圓錐形,老樹廣卵形。原生葉刺狀(次生葉以刺狀葉為主的為河南檜,以鱗狀葉為主的為蜀檜),緊密貼于小枝上。雌雄異株,雄花秋季形成,次年開放,花黃色;雌球花形小,球果次年成熟,漿果狀不開裂,外被白粉。
3.2生長習性。喜光,幼樹耐陰,喜溫涼氣候,較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能生于酸性、中性及石灰質土壤中,對土壤干旱及潮濕均有一定抗性;忌水濕,萌芽力強,耐修剪,壽命長;深根性,側根也發達。對多種有害氣體有一定抗性,是針葉樹中對氯氣和氟化氫抗性較強的樹種。對二氧化硫的抗性顯著勝過油松,能吸收一定數量的硫和汞,阻塵和隔音效果良好。
3.3養護管理。檜柏是高速公路廊道中分帶主要選用樹種之一。干旱酷熱最易發生病害,除注意澆水保濕外,還要及時用藥。另因檜柏是蘋果、梨銹病的中間寄主,早春宜噴3°Be的石硫合劑1次,以防止擴散。作綠籬比側柏優良,下枝不易干枯,冬季顏色不變褐色或黃色。播種繁殖為主,扦插也可以成活。
4.1形態特征。灌木或小喬木,半常綠,一般高3 ~5 m,可達10 m;樹皮灰褐色,光滑不裂。葉長8~12 cm,革質有光澤,凌冬青翠,是溫帶地區不可多得的常綠闊葉樹,樹干直立或二、三干同出,枝斜展,成廣卵形圓整的樹冠;花兩性,圓錐花序頂生;花期7月,果熟期10~11月;漿果長橢圓形,紫黑色,種子倒卵形。
4.2生長習性。陽性樹種,喜光,喜溫暖環境。適生于深厚、肥沃、濕潤的土壤,酸性、中性、堿性土及輕度鹽堿土均可生長。深根性,側根廣展,抗風力強。忌積水,不耐干旱和貧瘠。生長慢,壽命長。萌芽力強,適應范圍廣。
4.3養護管理。管理粗放。施肥可以選用一般的氮磷鉀復合肥,半個月或1個月施1次薄肥,葉子發黃時則多施一點,多施用液態肥。早春芽萌動前剪除枯枝、過密枝和細弱枝。可用播種和扦插兩種方法進行繁殖。
5.1形態特征。常綠小喬木,高可達10 m;小枝密生銹色或灰棕色絨毛。葉片革質,披針形、長倒卵形或長橢圓形,邊緣上部有琉鋸齒,表面多皺,綠色,背面及葉柄密生銹色絨毛。圓錐花序花多而緊密;花白色,芳香,果球形或矩圓形,黃色或桔黃色。花期10~12月,果期第二年5~6月。
5.2生長習性。適應性強。喜光,稍耐陰,喜溫暖、濕潤氣候,在肥水充足、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微酸性或中性土壤,都能生長良好。稍耐寒,不耐嚴寒,生長緩慢,壽命較長。對氯氣、氯化氫抗性強。
5.3養護管理。新植樹到當年秋季施一次肥。幼樹階段應施薄肥,每隔2~3個月施稀薄人糞尿或復合肥1次。每年5~6次。樹冠整齊自然,平時不需過多人工修剪,尤其要注意保護上部枝條,以保證開花結果。
6.1形態特征。常綠喬木,高可達30 m,樹冠卵狀圓錐形。單葉,互生。葉大,革質,有光澤,橢圓形至卵狀橢圓形;花頂生,白色,有芳香,聚合果圓柱狀長圓形或卵圓形,花期5~6月,果期9~ 10月。
6.2生長習性。喜光,而幼時稍耐陰。喜溫暖、濕潤氣候,有一定抗寒能力。適生于高燥、肥沃、濕潤且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或中性土壤,在堿性土種植易發生黃化,忌積水和排水不良。對煙塵及二氧化硫氣體有較強抗性,病蟲害少。根系深廣,抗風力強。播種苗樹干挺拔,樹勢雄偉,適應性強。
6.3養護管理。幼樹期可注意摘除主枝周圍側芽。多用木蘭作砧木嫁接,喜肥但忌大肥;施肥應多用腐熟有機肥,以春季花前和伏天兩次為好,伏天施肥對新花芽形成極為重要。新植時可不施肥,待伏天根系生長好后再施肥為好。花芽后芽膨大到展葉期,要注意適當澆水。參考文獻
[1]金雷,張國育.河南高速公路綠化管養指南[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
[2]夏振平.園林植物栽培與綠地養護技術 [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3.
477150河南省鄲城縣林技站何秀梅
466200河南省項城市賈嶺鎮農業服務中心樊玲
466000河南省周口市林業監測站張艷霞王坤宇張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