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倩
摘要:20世紀的波普藝術家認為,藝術應該是瞬間的、易逝的、風趣的、通俗的。應該是本身廉價而意味深長的,最好是便于復制的,因為這樣更方便提高經濟效益。其實換位思考一下,當時的西方已經掀過了戰爭的煙火,并且在戰后的歲月里已經習慣了批量化、標準化風格的現代主義設計,但是隨著時間的變遷和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人們開始漸漸不滿足于這種習慣,原來的高效率的批量化、標準化風格在他們的進步眼光里顯得呆板與枯燥。所以,人們迫切希望能有一股新鮮的、大膽的、創新的甚至是叛逆的洪流涌入設計,并且占領人們當時的生活。人們迫切希望得到的恰恰是他們不曾擁有的,所以說,他們眼中的反美學的、諷刺的藝術定義恰到好處地反映了他們當時所處的大眾文化氛圍。
關鍵詞:波普藝術;英美藝術;抽象派
波普藝術的英文原名為Popular Art。從字面意思理解,含有大眾的、流行的意義。代表著波普藝術即為流行或通俗文化藝術。“波普藝術”這個名稱最早提出于二十世紀中期,是大眾藝術的簡稱。我們這里所提到的所謂的大眾文化是指電視、廣告、影視作品、流行音樂等大眾宣傳媒介。在當時,文化現象發展有力的發言者們共同致力于關于大眾文化這一概念的關注。在他們看來,藝術應該源于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應該表現藝術。他們迫不及待地想把大眾文化引入美學領域。他們當時執著于用相機作為媒介來創作藝術作品。這些藝術作品的呈現方式也有很多沒有具體限制的要求或條件,比如,電影、廣告、小說、音樂等。他們一致努力把“大眾文化”從商業化、娛樂化的圈子中挖掘出來并上升到美的范疇中去。
二戰后的西方世界不僅在科技上飛速發展,而且新成長出來的戰后一代年輕人內心渴望改變,渴望將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國際主義風格濃重的設計變得更加適合普通人群。因為他們認為設計不是服務于某一群人,而應該服務于全體大眾。所以,他們反對一成不變的、標準化的、批量化的設計產品,希望詼諧、富于人性和多元化的設計風格能夠在新的科技發展迅速的時代取而代之。波普藝術代表著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在戰后復蘇的大工業時代背景下,各類藝術設計形式所發生的表現主義傾向。波普藝術大師在日常生活中尋求高于生活的靈感,他們把現實生活中最常見的東西結合進藝術,至此,以大眾文化為基礎的波普藝術應運而生。
20世紀的波普藝術家認為,藝術應該是瞬間的、易逝的、風趣的、通俗的。應該是本身廉價而意味深長的,最好是便于復制的,因為這樣更方便提高經濟效益。其實換位思考一下,當時的西方已經掀過了戰爭的煙火,并且在戰后的歲月里已經習慣了批量化、標準化風格的現代主義設計,但是隨著時間的變遷和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人們開始漸漸不滿足于這種習慣,原來的高效率的批量化、標準化風格在他們的進步眼光里顯得呆板與枯燥。所以,人們迫切希望能有一股新鮮的、大膽的、創新的甚至是叛逆的洪流涌入設計,并且占領人們當時的生活。人們迫切希望得到的恰恰是他們不曾擁有的,所以說,他們眼中的反美學的、諷刺的藝術定義恰到好處地反映了他們當時所處的大眾文化氛圍。
波普藝術雖然誕生于英國,但是在之后的歲月里波普藝術風格并沒有完全沿著預想的道路發展下去。有這么一個說法,英國的波普藝術風格其實是建立在對美國文化的憧憬之上。換言之,英國是在自身的周邊環境中尋找能夠體現美國文化的元素,帶著向往與模仿的道路想必也不會是太平坦、順利的。所以,波普藝術在英國慢慢褪色之后,便在美國進入了蓬勃發展的時期。戰后的美國無論是人口、社會結構,還是經濟發展速度都是存在著巨大的變化。娛樂A生活中出現了搖滾樂、電視、廣告,機械體系中出現了汽車、空調等,在這物質極大豐富的階段,美國人民的思維和認知習慣都會隨之發生變化。當人心內在存在變化的時候,伴隨而來的是對社會的需求和對文化的要求以及對藝術的限定。恰逢這個需要打破常規,在思想、文化、藝術等方面需要同時革新的時刻,波普藝術正好出現在美國人民的生活中。尤其是當他們發現英國的波普風格沿用到了美國的日常元素的時候,他們便體會到也總結出美國的大眾文化與波普藝術風格二者相互契合的無限可能。
美國在流行起波普藝術風格之前,由于美國政府大力宣揚民族自由的精神文化,導致了長期以來抽象主義在美國的盛行。抽象主義是一種減法式的繪畫藝術風格表達。其實在藝術界或者說是生活中,減法往往要比加法難度更大。因為做加法為了防止內容不充分,可以隨意添加,但是這也導致了“面面俱到”的結果。面面俱到反而會喪失很多純粹的表現。相反,做減法就會考究得多了。完整的內容要求提煉出精華,以精華來詮釋內涵,這是有相當大的難度的。抽象主義就是如此。這種把實實在在的物體通過顏色或者形態等方面進行歸納、整合,繼而創作出世間并不存在的,但是視覺沖擊力非常強的獨特的藝術風格有著自身的過人的魅力。以至于美國人一直以它作為自由的象征。
但是抽象風格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接觸或者創作的,它是需要有一定的審美能力和對美學的認知。所以說在受眾上來講,抽象藝術并不能滿足所有美國人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從抽象主義的構成形式上來講,它的構成元素是虛構的,并不是日常所能見到的。再者,抽象風格的藝術創作往往會過分簡化,一味追求畫面上的效果,而忽略了畫面也是服務于作品主旨這一重要要素,從而導致了抽象主義漸漸脫離了民眾的生活。因為它過度簡化的構成方式已經無法表達美國的本土文化精神。但是在英國誕生的波普藝術正好可以彌補抽象主義在美國帶來的缺憾。因為波普是直接將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元素,通過復制、夸張的處理方式進行隨意地拼貼、組合得到具有某種現實意義的藝術風格。它在給人們帶來視覺刺激的同時可以促使大眾內心與其產生共鳴,至此,波普藝術在美國得以盛行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