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貝
摘要:藝術館擔負著重要社會職能、教育職能、學術職能,對文化傳播、社會文化教育、藝術審美教育、提升民眾文化素質做出著巨大貢獻,更為學術研究提供了支持,是人類文化遺產的寶庫,不僅展示藝術作品,同時展現著人類發展歷史各階段的文明。藝術館展覽空間是開放的藝術空間,可以說是一種文化的場域。因此,藝術館展覽空間設計方面必須正確把握出發點,要在展現時代特征和文化藝術內涵的同時發揮引導現代時尚文化消費和提高大眾審美情趣的社會屬性主導功能。本文將針對當代藝術館展覽空間改造展開分析。
關鍵詞:藝術館;當代藝術;展覽空間;改造設計
新時代背景下,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在物質生活得到改善的同時,對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重視。而藝術館是展現藝術文化,傳承歷史的重要力量,為“人”服務,為“文化”服務,擔負著重要社會使命。展覽空間是藝術館內擔負藝術品陳列展示和觀眾活動的主要區域,是藝術館陳列展覽及觀眾活動的重要載體。近些年來,隨著世界藝術觀念的改變,藝術形式的變化,使得當代藝術展陳理念也發生了不同程度的改變,這便對藝術館展覽空間改造提出了更多要求,應能滿足當代藝術館展覽功能的同時,實現文化的展現。
一、當代藝術館展覽空間的特性
藝術館為當代優秀藝術家與藝術愛好者搭建了溝通橋梁,呈現藝術在當代的人文精神,是弘揚文化和推動當代藝術發展與進步的核心力量[1]。而展覽空間是館內藝術品陳列展示和觀眾活動的主要區域,發揮著重要職能,其合理設計與改造非常重要。
藝術家、藝術品、觀眾構成藝術展覽行為,作品是傳達藝術家思想,使藝術家與觀眾間建立聯系的媒介,觀眾通過欣賞藝術作品理解藝術家情感,了解藝術文化。因此,藝術館展覽空間,要為大眾解決藝術,了解藝術提供更多渠道和可能性,所以藝術館展覽空間必須具有開放性特點。早期藝術館展覽空間以收藏為主要目的,開放程度非常局限,所以不以展示藝術作品為主要設計中心。而現代藝術館展覽空間職能從收藏向展示為主轉變,所以展覽空間改造設計上也開始發生變化,設計思維和理念明顯不同[2]。且由于當代藝術館不僅擔負展示功能,還是學術研究重要場所,不再像早期美術館服務極少數人,而是成為了多功能文化中心、娛樂中心、教育中心,服務于大眾,并且展品類型和展陳手段越來越豐富,開放程度越來越高,封閉展覽空間轉變向開放空間,空間的互動性與參與性更強,甚至某種意義上來說,藝術館自身已成為藝術品,空間形態越來越鮮明,設計要求更高。
二、當代藝術館展覽空間改造
通過前文分析可以知道藝術館是藝術文化的重要載體,而展覽空間是藝術館功能實現的關鍵,是展示藝術作品的主要空間。在當代藝術館展陳理念不斷變化的今天,為使藝術館功能得到更好的發揮,在展覽空間改造中應緊隨展覽館的發展,堅持與時俱進,科學設計[3]。下面通過幾點來分析當代藝術館展覽空間改造:
(一)空間可變
當代藝術展示理念層出不窮,展覽具有臨時性,展品流動性大,傳統靜止、固定展示空間逐漸無法滿足藝術展覽需要。為了達到最佳展覽效果,就要對展覽空間進行改造設計,對燈光、參考流線進行優化,這就要求藝術館展覽空間具有可變性,空間形態要靈活,所以在改造中就要考慮空間的機動性和可變性。因此,在改造設計中要預先留下可變的、靈活的空間,提升展覽空間可變性和靈活性,從而為展覽提供最大便利條件。例如:一些臨時隔斷的使用效果就非常好,這些臨時隔斷安裝與拆卸方便快捷,能極大提高空間可變性。
(二)空間互動
當代藝術館展覽空間開放程度越來越高,空間具有參與性與互動性已成為基本要求。一部分藝術作品已不在是“禁止觸摸”,展示空間和觀眾欣賞空間已經相互交融。因此,改善設計中就要對空間的參與性與互動性進行考慮。此外,一部分藝術作品需要隔離出獨立的空間來營造特殊的展示背景,改造設計就不能停留在以往的老思路當中。例如:上海當代藝術館戰術的互動裝置藝術品,藝術家設計的裝置可可以讓觀眾直接體驗的。
(三)空間精神
文化是精神財富,藝術作品是人類精神和意識的產物。因此,藝術館展覽空間改造中應考慮空間的精神實質,要體現藝術館空間的精神內涵。只有展覽空間具有精神屬性,才能獲得最佳展覽效果,打動觀眾心靈,使觀眾感受到藝術魅力。具體改造中要營造好空間環境氛圍,將空間環境塑造上升到精神層面,使空間環境更符合展品的時代性和藝術性。
(四)空間文化
不同藝術品,不同時期藝術品,展現的文化內涵不同,所以展覽空間改造應考慮文脈關系,對展覽空間進行特色文化定位和挖掘,保證空間文化屬性,使展覽空間能真正成為藝術作品的載體,將藝術作品的文化思想表達出來。因此,改造設計中要對改造的文化特色進行評價,正確定位展覽空間。毫無疑問,正確定位展覽空間是實現展覽空間文化屬性、精神屬性的前提基礎,所以設計時要根據展覽主題和作品文化屬性進行科學定位。
三、結語
21世紀,人類社會正在邁向知識經濟時代,文化藝術發展受到關注,藝術館職能顯得越來越重要。藝術館展覽空間是藝術館功能發揮的基礎,影響著藝術作品展覽效果。為獲得最佳的展覽效果,在展覽空間改造設計中,必須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則,進行科學設計,對空間的精神屬性、文化屬性進行考慮,同時保障空間可變性和互動性。
【參考文獻】
[1]王佳. 博物館類歷史建筑改造中異質元素的應用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4(13):221-223.
[2]劉鵬飛. 中國博物館建筑發展中文化屬性的作用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14(14):132-136.
[3]張苗苗,李嵐清.美術館展覽:在美術史敘事與當代文化建構之間[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4(01):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