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手機界面圖標設計的要求越來越高,單純的技術上的探索已經無法滿足其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這種精神需求體現為情感的需求,在手機市場競爭和用戶體驗中尤為明顯。這一需求促使“以人為本”的情感化設計在手機界面圖標界面設計中開始普遍應用,其特征主要表現為情感化圖標的共鳴性和易用性。
關鍵詞:情感化設計;手機界面圖標;情感化圖標 ;情感需求
一、情感化設計的概念與內涵
關于情感的研究由來已久,早在19世紀末美國先驅心理學家詹姆斯(James)和丹麥生理學家蘭格(C·G·Lange)提出了系統的情緒理論。而 “情感化設計”一詞的正式提出始見于美國心理學家唐納德·諾曼(Donald· A·Norman)于2005年出版的《情感化設計》一書,他使情感的概念開始融入現代設計之中。[1]
(一)情感化設計的概念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不再單一對工業產品所提供的功能所滿足,而開始注重產品所帶來的情感層面上的感受。情感化設計就是針對這一問題而提出的設計概念。情感化設計主要通過不同的消費者對不同產品的情感訴求進行研究分析,再根據分析結果將消費者的一些情感訴求融入到產品設計當中,之后在消費者的感官體驗與行為體驗中觸發其積極的情感回應。
(二)情感化設計的人文內涵
在賣方市場逐漸轉變為以消費者為導向的買方市場的今天,情感化設計注重設計中的人文關懷,強調“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目前,情感化設計主張圍繞用戶的情感需求展開研究,糾正以往過度重視產品實用功能的設計思維,從而實現設計過程中理性與感性的有機結合,將對用戶的情感關懷最大限度地體現設計中。[2]情感化設計理念是社會“以人為本”發展方向下用戶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促進設計產業健康良性發展的重要保障。
二、手機界面圖標中的情感需求
(一)手機市場商業競爭中的情感需求
人類的情感需要是手機中的情感價值的來源,這一需要很可能導致人類的購買消費行為。因此,商家在爭奪各方用戶時,也都將用戶體驗擺到了桌面上來。他們發現,脫離了用戶體驗和情感化的訴求點,那么他們售賣的終究是一個冰冷的機器。于是,如何讓自己的產品強化情感訴求變成了市場份額競爭的有力籌碼。當然,用戶交互體驗最為頻繁、直接的手機界面圖標則成為主要的訴求點。
(二)用戶體驗中的情感需求
另一方面,圖標在用戶界面中是人們認識世界,改變世界,快速感知世界的過程中,與“物”交流的重要媒介。一個圖標包含應用程序的基礎信息,反映的是一部手機界面的主題。手機界面的風格,在過去幾年里由3D、擬物發展到扁平、簡約。然而,無論手機界面的風格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每一個APP應用都會以一枚啟動圖標的形式展現給用戶,這枚圖標能夠會給用戶帶來第一印象感受,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著用戶體驗的效果。如今的消費者不僅重視APP給他們帶來的功能利益,更加看重在消費產品及其服務所得到的符合自己心理需要和情趣偏好,從而達到體驗的價值。
三、情感化設計在手機界面圖標設計中的表現特征
手機界面圖標是手機界面實現人機交互的最重要場所,其主要是在融入情感化設計理念的基礎上,以圖形符號的方式來表現。圖形符號憑借“色、形、意韻” 使手機界面這一平臺達到其功能的最大化,同時在手機界面的設計環節中,將圖文,文字信息轉換成直觀的圖形符號,使信息符號化,從此讓用戶和手機之間的交互更加通暢。另一方面,為了加強用戶在使用移動app時的歸屬感,設計師還會在設計手機圖標時從用戶的情感體驗的角度出發,考慮到用戶視覺感官上的舒適性、使用上的易用性、以及其使用時的情緒心理。具體來說,情感化設計這一理念在手機界面中的應用表現為以下兩個特征:
(一)情感化圖標的共鳴性
在越來越強調“以人為本”的消費市場理念的今天,手機用戶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顯得尤為重要,而要獲得這種認同感和歸屬感,我們需要加強手機界面圖標給用戶帶來的共鳴性。這也是衡量一個優秀的手機界面圖標設計師的標準。隨著國民素質的高速提升,人們對產品品質的需求更加強烈,這讓我們更加關注產品的自身品質,堅持著“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對于使用者來說,看到一個手機界面,首先要有歸屬感、共鳴性,這些都是設計出好的設計的根本。
(二)情感化圖標的易用性
一個好的設計需要讓用戶具有歸屬感,而這種歸屬感的前提就是易用性。如果一個圖形符號的設計,要讓用戶去花費過多的時間去學習,那么這首先就不是一個適合于手機界面的設計。手機界面的存在本來就是處于一個快速消費的狀態,這狀態促使著大家希望有限的時間得到更多的信息,而過多的學習時間的占用會增加使用者的疏離感。由此可見,圖標設計的易用性顯而易見的重要。
四、結語
隨著時代的進步,技術的不斷更新與成熟,現代人對手機界面的設計有了更高的要求,單純的對日常基本功能的關注已經無法滿足我們的更高精神享受的需求。手機界面圖標中的情感化設計就是在這一需求的基礎上提出的設計理念,它的出現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我們在進行手機圖標設計設計時,應在融入情感化設計理念的基礎上,將圖形、文字信息轉換成直觀的圖形符號,使信息符號化,從而讓用戶和手機之間的交互更加通暢。這一過程即是手機圖標的設計情感化,其特征表現為情感化圖標的易用性和共鳴性。
【參考文獻】
[1]張翔.情感化圖形符號在手機界面中應用研究[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14:9.
[2]藏澈.基于信息認知的移動應用程序界面情感化設計研究[D].上海:華東理工大學,2013:13.
作者簡介:付洋璐(1991~),女,湖南湘潭人,2013年畢業于綿陽師范學院,現為湖南工業大學包裝設計藝術學院15級研究生,主修視覺傳達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