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間工藝美術品是傳統藝術的體現,也是地方文化的表現形式之一。隨著現代藝術的發展,該類型藝術品逐漸走向衰落。基于此背景,本文針對民間工藝美術品的現代藝術運用加以分析,從基礎的概念理解入手,進而分析其發展的現狀,最后從現代化社會和人們的需求出發提出了現代藝術運用的策略,旨在為民間工藝美術品尋找新的出路。
關鍵詞:民間工藝美術品;現代設計;產品
一、民間工藝美術品的概述
民間工藝美術品是指民間勞動人民手工創造和制作的一種藝術品,其種類具有多樣化特點。這種藝術品融入了不同地區的地方文化,充分展示出了各個地區文化的風采和魅力。如保定生產的鐵球,見下圖1所示,手握鐵球可舒筋活絡,具有健身作用,受到當地和全國人民的喜愛。又如我國漢族的民間藝術品——泥塑,見下圖2所示,是一種用泥土捏制而成的藝術品,已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中。
從民間工藝美術品的概述來看,其具有一定的特點。其一,地方性。民間工藝美術品大都來源于不同地區,其中融合了當地文化歷史,是地方文化的載體和符號,記錄了地方人民生活的概貌。因此,地方性特點是其他藝術品無法取代和超越的;其二,實用性。多數民間工藝美術品的制作是為了生活所用,如古代祭祀、建筑等所用,所以其具有一定的使用價值。其三,精神實用性。人們為了點綴和豐富生活,制作了大量的藝術品,這些藝術品具有一定的象征意義和精神寄托,如我國大多地區在結婚時使用的鏡面花,鏡面花寄托了家人對未來生活的美好祝福。
二、民間工藝美術品的發展現狀
(一)民間工藝美術品邊緣化
隨著我國社會現代化的不斷發展,一些工藝美術品出現了邊緣化的現狀,表現為幾方面。其一,一些工藝美術品逐漸被現代藝術品所取代,進而退出市場,被人們所遺忘,最終遭到歷史的淘汰,如佛山的紙塑、青島紙斗等;其二,由于工藝美術品傳承和發展力度不足,多數現代人對工藝美術品了解程度偏低,美術品的制作工藝等失傳;其三,隨著市場經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藝術品的制作條件遭到破壞,迫使其出現了邊緣化特點。
(二)部分民間工藝美術品原有功能弱化
多數傳統制作手法和工藝無法流傳,導致部分工藝美術品原有功能弱化。許多藝術品在古代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如魯西南花格子布,是當地最為有名的紡織品,當時人們將身穿花格子布的衣服看作為一種時尚。但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衣服被市場所淘汰。雖然該藝術品在我國仍有一定的市場,但其實用價值弱化,僅保留了格子布的裝飾價值。總之,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許多藝術品原有功能被弱化。
(三)民間工藝美術品“變質”
民間工藝美術品記載了一定時期內特定區域的地方文化和歷史。而地方文化和現如今的主流文化之間存在有一定的沖突,使得傳統美術品無法迎合現代社會中人們的需求,逐漸遭到淘汰。多數制造者和商家為了迎合時代發展潮流,將傳統工藝美術品融入現代化特色。雖然滿足了現代社會中人們的廣泛需求,擁有了更為廣闊地市場,但工藝美術品自身出現了“變質”。如佛山陶瓷為了適合現代社會需求,融入了現代化特點,成為了家具裝飾材料。
三、民間工藝美術品的現代藝術運用
(一)全新定位
民間工藝美術品的現代藝術運用,需要進行全新定位。首先,了解服務群體和環境,進而確定其功能、色彩和材質等;其二,為了在市場競爭中趨于優勢地位,定位需要將藝術品賦予一定的個性和特點;其三,打造品牌效應。品牌的樹立是藝術品在市場中立足的根本。如“譚木匠”是木制品中的知名品牌。該工藝美術品沿用了民間工藝美術品的特色,將其發展成為一種適合社會公眾使用和收藏的高檔產品。
(二)提取傳統元素,融入現代設計體系
工藝美術品在定位后,可以進一步提取其中的傳統元素,融入現代設計體系,使得工藝品與現代社會接軌。由于民間工藝美術品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已經形成了固有的特色。通常情況下在原有特色基礎上與現代化設計相融合,采用現代化設計理念,如生態設計理念、綠色設計理念等。如傳統的陶瓷藝術品中的青花元素被提取后,融入了現代設計之中,被廣泛應用于室內設計之中,見下圖3所示。
(三)設計步驟和流程
基于以上分析基礎,民間工藝美術品根據定位和用途進行具體設計,其基本流程包括有以下幾方面:其一,選擇原材料、造型和色彩等。尊重美術品原有的特色進行篩選。如陶瓷用于室內裝飾,其造型和色彩需要在原有色彩的基礎上與室內整體設計融合;其二,結合設計理念進行整體加工。根據美術品的用途進行加工??梢匀谌胂冗M的加工技術和生產方式,如傳統工藝美術品中鏡面花被加工成為各種圖形,起到美化室內環境的作用;其三,依據市場需求和消費者的喜好,對美術品進行細化設計。使得民間工藝美術品重返市場并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發揮其具有的價值和作用。
總之,民間工藝美術品是記載我國歷史文化的符號。面對現代化浪潮的沖擊,導致其受走向衰落。因此,需要將現代藝術設計融入其中,這樣既能保留鄉土特色,由能適應現代社會和大眾的需求,使得民間工藝美術品走向可持續性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凌士義,李曉翔.民間工藝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以藤編藝術為例[J].大眾文藝,2015(1):117—119.
[2]吳天躍.“民間美術”概念的知識生成[J].民間文化論壇,2015(1):109—112.
[3]徐萬邦.對少數民族工藝美術研究的幾點看法[J].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學報,2010(4):37—39.
作者簡介:崔曉麗,女,1983年8月12日,山東濰坊,本科,工藝美術,工藝美術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