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玲瑤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文化體制改革在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存在著文化創新能力不足、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不夠、文化發展的不平衡、文化主題模糊等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繼續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關鍵詞:文化體制改革;文化創新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改革開放進程中取得了突出成就,但是要成為世界強國,文化建設是我們發展的短板,急需補齊。而只有加快文化體制改革,才能建設文化強國,提升我國的綜合國力。
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文化體制改革取得的重大突破和階段性成果
文化體制改革是伴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進程而推進的,在文化體制改革的過程中,不論是文化企業還是文化事業都取得了較大發展。文化企業方面,比如國有文化企業,2013年,主營業務收入和資產總額都超百億元的出版發行和廣播影視企業已有9家。同時還涌現了一批實力強的民營文化企業。其中深圳華強文化科技集團研制的“環幕4D影院”系統出口到美國、加拿大、意大利等40多個國家,并成為繼美國之后第二個主題公園輸出國。2015年,中國文化企業走出國門,布局海外。著名的太陽馬戲團、世界鐵人公司分別被復星集團和萬達集團收購;萬達院線更是控股澳大利亞第二大電影院線運營商。文化事業方面,打造了如《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漢語橋》、《中國成語大會》等原創文化類電視節目,對中華文化的傳播和發揚有重要的作用。另外,中國文化產品加快步伐走出國門,文化輸出日漸頻繁。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孔子學院,成為中華文化走出去的成功案例,和世界文化交流的“中國樣本”。同時文化市場體系更加健全,文化金融融合度進一步加深。文化產業持續得到資本的熱切關注,文化產業市場投資與并購相當活躍。這對于加快文化產業化進程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
二、文化體制改革中存在的矛盾與問題
雖然我國文化體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是還存在著一些突出的矛盾和問題。
1.文化創新能力不足。縱觀現在各大地方衛視收視率居高不下的綜藝節目,絕大部分購買的是韓國的版權。其實,《爸爸去哪兒》和《奔跑吧兄弟》在韓國的收視率近年并不好,從而轉投中國內地市場撈金。據爆料,韓國綜藝節目一集的授權費在一萬到兩萬美金之間,熱門的節目就更貴。《我是歌手》大熱后,韓方的授權費猛漲至最高十倍。而《奔跑吧兄弟》由于是浙江衛視和SBS電視臺聯合制作,根據協議,韓方拿到的不是一次性的版權引進費,而是廣告分成、后續版權收入等一系列收益。前一段時間,各大網絡平臺的美劇被禁播,引起了美劇粉絲的哀嚎。美劇在國內的點播率是僅僅次于國產電視劇的,非常受白領階層歡迎。粉絲對美劇的熱捧也是緣于美劇神奇的創造力。有一個評價很經典,中國的電視劇你看到了開頭,你就知道結尾。而美國的電視劇你看到了開頭,你卻永遠不知道結尾。通過看美劇,可以學習很多專業的知識,科技的、生活的、犯罪學的等等,而且很多的知識理論都是經過嚴格的論證推理,有科學依據的;但是反觀大陸劇,基本上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宮廷劇、戰爭劇和家庭劇。經典的劇集更是被不斷的翻拍,讓觀眾大呼受不了。在電影方面更是落后不少,面對著國外大片的輪番進攻,我們沒有直面自己創新能力缺失的問題,甚至出現了票房造假的尷尬局面。
2.知識產權保護的力度不夠。文化產品的核心是文化的創新能力,只有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力度,才可以促進文化創新,但是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現狀不容樂觀。隨處可見的盜版光碟,上網便可點擊沒有知識版權的電視劇電影,似乎生活很便利,其實我國因此喪失了3000個創意產業的職位。所以如果這個國家不注重知識產權,對創意產業是最大的傷害。這也是中國文化產業落后的原因之一。當然,山寨并不可怕,人的創造力就是來源于模仿的,德國、美國、日本都曾經是山寨大國,但是到今天,他們的創意產業卻發展的很好,他們已經很好的轉型了,這要得益于他們知識產權保護的力度,尤其是美國,用懲罰性的賠償措施來保護知識產權。
3.文化發展的不平衡。這主要是由我國經濟發展不平衡所造成的,尤其是城鄉文化發展差距大。比如我國的文化產業布局都集中在城市,尤其是重點城市。城市的孩子被各種新興文化所包圍。他們可以在節假日吃著爆米花,看著3D動畫片;而在鄉村的小孩,可能只能看老式的集體電影。
4.文化主題的模糊。通過觀看美劇和美國的電影,我們會發現幾乎都是表現人性的,比如拯救家庭、拯救社會甚至拯救全人類,表現的是一種責任感,這種文化是美劇的靈魂;韓劇呢,更多的表現一種封閉式的愛情,不管家里多反對,我一定要跟這個女孩在一起,而且是非常堅定的,包容這個女孩的一切。而我們的電視劇和電影表達什么,我們缺少這樣的文化主題。
三、我國文化體制改革問題的解決途徑
通過對文化體制改革問題的分析,我們需要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首先,需要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切實的將我國的核心價值觀融入到文化創作中,這樣才能解決我國文化主題模糊的問題。其次,需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力度,保護文化創意,促進文化產業的發展;再次,應該正確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促進文化產業化進程,讓市場決定文化產業的走向,同時政府對文化產業發展正確引導,防止不良思想的侵蝕。
【參考文獻】
[1]郝清杰.近年來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研究述評[J].河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3.6.
[2]胡洪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引領文化體制改革[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