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花
摘要:本文首先淺析了攝影技術和攝影藝術,然后以景觀攝影和中國畫意境為載體來詳細論述了攝影技術與照片意境的營造方法,旨在為相關的攝影愛好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攝影照片;攝影技術;照片意境
信息技術的發展不僅僅帶動了數碼相機產業的發展,也為這些攝影愛好者提供了一個曬自己作品的平臺互聯網,尤其在自媒體微博、微信和QQ等智能手機軟件的問世之后,幾乎人人都是攝影師。照片上傳到網絡后會有好友的評論,這就使得攝影愛好者對照片的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高質量的攝影照片既要記錄景物某一個瞬間的畫面,又要讓這個畫面表達出某種思想或者情愫,這就需要營造出特定的意境來實現。
一、攝影技術與攝影藝術淺析
攝影技術決定了一張照片的基本質量,對于同一個景觀進行拍攝,在不同的攝影師手里會拍出不同的味道,這就充分說明了攝影技術于攝影的重要作用。通常情況下,每一張好照片的背后都有很多的元素在支撐,一張好照片的用光、構圖、曝光控制等技術層面都是為其創意和靈感服務的。攝影技術與照片意境兩者之間的關系是畫筆和思緒的,照片意境是攝影師的思緒表達,攝影技術是畫出作者情緒的畫筆。因此,攝影技術對照片作品的質量有決定性作用,優秀的攝影技術能夠營造出預期的照片意境以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攝影藝術是借助光影的變化在二維平面上記錄真實的視覺形象,通過形象來傳達作者的情感、體驗、理念、想象等。攝影藝術的評價依據是其照片作品的意境表達,一部優秀攝影作品中,或者拍攝出景觀的驚艷,或者拍出暖暖的人文關懷,或者拍攝出歷史的厚重,但絕對不是簡單的景物拍攝。攝影意境的表達方式,即照片作品意境的營造又源于作者的靈感捕捉,攝影師的觀察能力和文化底蘊直接影響其觀察世界的視角,最后影響了其作品主題的甄選。
二、攝影技術與照片意境的營造方法
攝影技術與照片意境的營造方法多種多樣,本文以景觀攝影為載體來討論照片意境的營造方法。首先攝影師要確定自己作品的主題,即要營造出一種什么樣的意境;然后要充分借助攝影技術的力量來表達作品主題;最后要對照片進行美化處理,即根據作者要表達的思想和情感來調整照片的對比度和銳度以及進行適當的剪裁等等。
(一)捕捉靈感確定意境的審美主題
照片的意境營造需要選定意象,并且對意象進行剖析,從而找到攝影作品所要表達的主題。當攝影作品的主題確定了,就可以選擇與主題相配合的攝影技術來實現照片意境的表達和創造。景觀是攝影常用的對象,借景抒情和借物喻人是攝影師表達的主題。在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城區中,自然環境中的花鳥魚蟲或者古建筑中的亭臺樓閣都是比較好的拍攝對象。攝影師要用人文情懷和歷史感懷來審視這些景觀,這樣才能夠賦予這些景觀生命力和意義。例如,哈爾濱的道外區,曾是俄羅斯在中國建設最早的地方,其樓房都是巴洛克式的建筑,雖然經歷多年,仍然可以看到舊日哈爾濱的繁華。在哈爾濱的仲夏夜拍攝巴洛克式的樓房建筑,能夠還原民國時的哈爾濱風貌。這樣的情景似乎可以還原當紅電視劇《少帥》中張學良的生活環境。自然界的景物本身沒有光影與色彩的固定模式,攝影師對發現和提煉素材,從而對景觀進行主觀性的選取處理,攝影師根據自己主題和意境所需,將自然界的景觀按照不同的明暗關系、冷暖關系等方面綜合考慮對畫面的取舍處理,將景觀中的諸元素重新組合和再造從而產生新的和諧的關系。
(二)技術因素支撐意境美的表達
攝影技術是實現景觀照片有意境的保障,通常情況下要利用光圈、速度、焦平面、移軸等方式去實現攝影畫面的意境美表達,將肉眼看到的客觀景象物化成內心期待表達的主觀景象。相對于傳統的風景攝影,景觀攝影不僅能還原自然界真實空間的物理關系和視覺規律;并且能夠利用技術實現虛實相生的意境來再現自然景觀,畫面意境、構圖充滿變化、韻味無窮,通過景觀直觀地表達和傳遞自然風貌的氣質,讓觀者暢游其中。在取景構圖時借鑒中國畫構圖中的“虛實”和“留白”將主體以外的實景虛化,對景物的虛化一般常用虛焦、動焦、物虛、光虛、鏡虛等手法來結合不同景觀的特質來表達意境美,使生活中司空見慣的景象變成不平凡的、有意義的攝影作品。
(三)在創作過程中完成意境美的審美體驗
照片的后期處理要與攝影作品創作的初衷緊密結合,即根據作品的主題和預期的意境設計來進行合理的調整。調整的內容包括畫面內容構圖的剪裁和取舍,即剪掉與作品主題無關的畫面,留下有利于營造意境以凸顯出作品主題的畫面。調整的內容還包括畫面中光線的強弱,用不同的對比度來調整出不同的畫面感覺。攝影作品的意境也可以參考中國畫創作的意境美感,在國畫創作中常常使用留白的方式來凸顯主題。
光影與色彩有別于自然景觀,因為有了攝影師和攝影器材的介入,才主觀設置成不同的明暗色調、冷暖對比、構圖取舍。只有通過攝影師人為的設定,才能夠完成現實與藝術、自然與觀念的完美結合。例如,在《月夜賞雪》這個攝影中,如果想表達雪過月出后的寧靜與祥和,就可以降低冷暖對比度,彰顯出畫面的柔和;如果想表達烏云擦過冰雪降落后月亮的孤寂,就可以適度提高冷暖對比度,體現出雪洗后的凄涼與冰冷。
(四)感悟景觀攝影中獨特的意境美
在景觀攝影創作過程中很多人會強調銳度、構圖、色彩等等,但這些只是照片的一部分,還應該從整體到局部再到整體,為整體氛圍服務。氣氛的營造和攝影師的拍攝目的是相輔相成的,這種意圖通過一些元素的渲染而釋放出的感染力會給審美體驗著以獨特的意境美感受。例如,在《街角的咖啡店》這個攝影作品中,紅磚的墻面前方有白色的小柵欄,柵欄上有綠色的藤蔓植物,植物向陽生長攀爬到屋檐,咖啡的名稱用彩色粉筆寫在一塊小黑板上,黑板隨意地斜掛在窗邊上。如果攝影師感受到的是一股清新舒緩的田園風,則減弱畫面的銳度;如果攝影師感受到的是貧寒和蒼涼,則銳化整個畫面以突出其簡陋的黑板和肆意生長的藤蔓來呈現出不和諧。
三、結語
綜上所述,照片意境的營造主要決定于兩個因素,一是高超的攝影技術,二是獨特的主題視角。為了能夠巧妙地利用攝影技術來營造出預期的照片意境,需要攝影師內外兼修,在內要強化提高自身對攝影器材的應用水平,在外要豐富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名言道“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欣賞美的眼睛”,攝影師就是一雙雙能夠捕捉美的火眼金睛。明銳的洞察力和敏感的心靈是創作的源泉,這就需要豐富自身的文化素養,天文地理和歷史人文共賞,關注民生,也憐憫自然生靈,只有這樣才能與萬物共鳴,從而捕捉到內心深處的靈感,進而創作出優秀的攝影作品。
【參考文獻】
[1]郭力昕.超現實攝影:對現實的收集、還是顛覆[J].中國攝影,2014(09):56.
[2]視覺[J].公共藝術.2013(04):22.
[3]白楊.探討攝影技術在藝術攝影中的應用[J].影像技術, 2012(03):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