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明莉
摘要: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政府在加快城市化進程的同時,也加大了對農村建設的力度。特別是對農村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的重視程度越來越深,但是隨著關注度的逐漸加深,我國農村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所存在的問題也逐漸顯現出來,因此本文將對我國農村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進行分析,希望對我國農村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的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中國農村;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機制
農村的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的重要因素,為我國農民提供優秀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可以滿足人們對公共文化的需求,有利于人們文化素質的提高。但是現階段我國農村公共文化服務供給中卻存在著很多問題,我們只有找到這些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才能更好的為農村居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務,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的發展。
一、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概述
所謂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指的是由政府向農村居民提供不具有競爭性與排他性的社會公共文化服務[1]。主要是在以下三方面為農村居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第一,為農村居民提供電視、廣播和表演節目,來滿足農村居民對公共文化的基本需求。第二,政府要相應的為農村居民建設文化站、舉辦文化下鄉活動等,把公共文化服務的產品提供給農村居民。第三,建設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網絡,構建以農民為主體的公共文化服務發展平臺。
二、我國農村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存在的問題
(一)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基礎設施較差
農村公共文化的服務離不開文化設施的建設,我國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娛樂文化設施建設、體育文化設施建設、學習文化設施建設等。但是我國農村的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卻存在很多問題,例如:不合理的文化基礎設施結構、建設資金的缺乏、基礎設施建設的制度不完善等等,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給我國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基礎設施建設帶來阻礙。
另一方面,農村居民對公共文化基礎設施的使用率較低[2]。主要是因為政府只重視對文化基礎設施的建設,而忽略了對其的日常維護,而且文化基礎設施建后,由于沒有足夠的活動器材、充足的活動經費等,經常閑置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因此農村居民不能有效的利用公共文化基礎設施。
(二)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供給方式不合理
政府在為農村居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方式也不盡合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政府沒有與農民進行深入的溝通,公共文化服務的供給大部分是自上而下的,政府沒有對農民真實的文化需求有所了解,導致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務不能滿足農民的文化需求,因此農民不能積極的參加公共文化活動[3]。
第二,我國的公共文化服務資源大多流向城市,農村的公共文化服務資源相對較少,人們缺少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公共文化服務的內容也比較匱乏,這也為我國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供給帶來了困難。
第三,一些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農村地區,由于缺少資金的支持,導致政府不能給農村居民提供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務,公共文化產品的供給也十分薄弱,導致文化服務供給的方式不是很合理,農村居民不能很好的接受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務。
(三)農村公共文化服務不能滿足農民的文化需求
公共文化服務不能滿足農村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主要表現為:公共文化項目結構單一、政府舉辦的文化下鄉活動缺乏連貫性等,導致農村居民對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務并不是很滿意,農民對于公共文化的需求同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務存在一定差距。
三、我國農村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的解決對策
(一)強化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能
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務要采取科學、合理的管理方式。政府要加強自身的公共服務的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4]。我國地方政府可以設立公共文化服務委員會,讓委員會負責農村公共文化的基礎設施建設、財務支出預算、管理運行等與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有關的一切活動。另外還應設立公共文化服務理事會,當遇到重大事項時,可以由理事會進行決策,同時理事會的設立有助于政府能夠深入的了解民眾的文化需求,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務。
(二)優化公共文化服務資源設置
公共文化服務不應全部由政府提供,應該以政府為主,同時引進民間的資本,政府與民間相結合,增加公共文化服務的資金來源,將社會上有實力的企業引進到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領域。這樣可以減輕政府對于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財政壓力,還可以進一步的了解農村居民對于精神文化的真正需求,政府可以通過引導的方式,組織企業對建設文化站、圖書館、籃球場等一些公共文化基礎設施進行投資,為農村居民提供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
(三)建設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共享的網絡平臺
網絡技術已經走進千家萬戶,政府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同時,也應該充分利用網絡這一平臺。政府可以利用計算機網絡,為農村居民提供廣播數字電視、遠程教育,拓寬農村居民文化信息的來源渠道,讓農村居民有更多的文化服務選擇,豐富文化服務的內容,同時利用網絡平臺能夠實現資源的共享,將城市的文化服務滲透到農村,實現城鄉共同發展。
四、結語
綜上分析可知,雖然我國農村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存在許多問題,但是只要我國政府能夠強化公共服務職能、優化公共文化服務資源設置、建設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共享的網絡平臺等幾方面進行解決,就可以有效的提高我國農村公共文化的服務供給水平[5]。
【參考文獻】
[1]楊宇霞.新農合制度下農村基層醫療服務質量及其治理研究[D].西南大學,2012.
[2]孟兆敏.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公共服務配置的有效性評價[D].華東師范大學,2013.
[3]馬秋茜.河北省辛集市農村公共文化服務設施供給對策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4.
[4]金國棟.杭州市蕭山區聞堰鎮農村公共文化產品供給調查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3.
[5]王海衛,李朝英.黑龍江省農村公共服務供給問題分析及對策建議[J].黑龍江對外經貿,2010(03):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