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寶玲
廣州市中西結合醫院骨二區 ,廣東 廣州 510800
?
中醫臨床護理路徑在股骨粗隆間骨折圍手術期34例中的應用
陳寶玲
廣州市中西結合醫院骨二區 ,廣東廣州510800
【摘要】目的:觀察中醫臨床護理路徑在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圍術期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68例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4例。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則采用中醫臨床護理路徑,比較兩組護理結果。結果:觀察組患者術后重度疼痛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關節活動度、關節功能、疼痛以及畸形等4項髖關節功能評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中醫臨床護理路徑對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圍術期護理效果明顯,值得臨床借鑒。
【關鍵詞】中醫臨床護理;股骨粗隆間骨折;圍術期
股骨粗隆間骨折老年人常見的骨折之一,患者恢復慢,常需要長時間的臥床休息。研究表明,對于全身情況良好的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手術是最好的治療方法,不僅效果良好,且關節功能恢復更快[1]。由于該病患者多為老年人,因此,圍術期護理極為重要,在促進療效的同時,還可以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2]。隨著醫學的發展,針對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的圍術期護理融入了中醫理論,相較于常規護理效果更好。鑒于此,我院特對部分患者采用了中醫臨床護理路徑,取得一定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68例作為研究對象對象,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4例。所有患者的癥狀均符合中國中醫藥管理局制定的《股骨粗隆間骨折中醫診療方案》[3]。所有患者均經X線檢查確診;排除合并肝腎功能障礙、過敏性體質及重度系統疾病。對照組患者男19例,女15例;年齡61~87歲,平均年齡(73.18±3.39)歲;其中A1型27例,A2型7例。觀察組患者男20例,女14例;年齡63~77歲,平均年齡(73.43±3.27)歲;其中A1型28例,A2型6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的圍術期護理,包括術前護理評估、必要的心理護理、飲食指導,術后密切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常規止痛,做好基礎護理。觀察組患者則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配合中醫理論,采用中醫臨床護理路徑,包括利用中醫耳穴壓豆療法止痛、口服中藥進行祛瘀生新、外敷中藥、熱庵包消腫及出院指導。具體如下:①穴位止痛:將一粒王不留行籽放于(0.5×0.5)cm2的膠帶中間,在患者耳廓的神門穴、皮質下的交感穴及骨折周邊的穴位進行按壓,以出現酸脹感為度,1天5次,每次1至2分鐘;②口服中藥:早期給予患者加減桃紅四物湯進行活血化瘀和消腫止痛;中后期采用加減接骨丹進行接骨續筋、補益肝腎,1天1劑;③中藥熱奄包:藥物組成:桑寄生、透骨草、赤芍、紅花、桂枝、制草烏、獨活、當歸、制川烏、威靈仙、續斷各30g,將其碾碎裝入腰帶,加熱藥袋并將其進行患肢外敷,以患者感覺舒適位度,1天2次。④出院指導:叮囑患者保持心情舒暢,注意飲食調節,以富含鈣質的食物為主;患者坐位不能太低,切忌盤腿坐位,對于愈合不牢固的患者則應保持外展位,切忌內收;注意預防風寒感冒,加強患者關節功能的鍛煉。
1.3觀察指標①比較兩組患者手術后的疼痛程度:采用視覺模擬評分表進行評分[4]。輕度疼痛:患者有輕微疼痛,能忍受,在0~3分之間;中度疼痛:疼痛較劇,影響患者的睡眠質量,尚能忍受,在4~6分之間;重度疼痛:疼痛劇烈,難以忍受,在7~10分之間。②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髖關節功能評分:應用Harris評分法[4]對患者的髖關節功能進行評分,包括關節活動度、關節功能、疼痛以及畸形4項,前兩項評分越高越好,后兩項評分越低越好。③患者離院前填寫我院的滿意度調查表,比較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其中總分值≥90分為非常滿意,≥60分為滿意,<60分為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2結果
2.1兩組疼痛程度比較觀察組患者術后重度疼痛率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術后的疼痛情況比較 [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兩組髖關節功能評分比較觀察組患者關節活動度、關節功能、疼痛以及畸形等4項髖關節功能評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髖關節功能評分比較 (分,±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3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下表3 :

表3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3討論
股骨粗隆間骨折是老年人常見的骨折之一,因為年紀大且常并發老年性、基礎性疾病,骨折愈合所需時間較長,需長期臥床修養[5]。由于臥床時間久,患者常易發生墜積性肺炎、褥瘡、下肢靜脈血栓等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的恢復。因此,在患者身體情況良好的前提下,股骨粗隆間骨折多主張手術治療,且對患者進行良好的圍術期護理尤為重要。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是指醫護人員共同制定的有序且嚴謹的護理計劃,中醫護理路徑則是將中醫理論應用于護理當中,以提高護理效果,促進患者康復[6]。
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術后重度疼痛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關節活動度、關節功能、疼痛以及畸形等4項髖關節功能評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提示應用中醫護理路徑對患者的預后康復具有較好的促進作用,原因在于耳穴壓豆止痛法效果良好,不僅鎮痛明顯,而且還能疏通經絡,調理氣血,達到改善血液循環和軟組織痙攣的目的[7]。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的骨折部位常伴有腫脹淤血,在疾病早期給予桃紅四物湯有利于養血活血,同時,還可擴張血管,發揮抗炎及調節免疫功能的功效。骨折早、中、后期均有不同的特征,口服和外敷中藥通過內外結合,循序漸進達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接骨續筋以及補益肝腎的目的。而中藥熱庵包中用到的桑寄生、透骨草及赤芍等藥材,可利用熱蒸氣促使患者局部毛細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還可使中藥離子不斷滲透至患者疼痛區域,通過溫熱作用獲得溫經通絡和調和氣血及祛濕驅寒的目的[8]。因此,患者疼痛明顯改善,骨折愈合較快。此外,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利用中醫護理路徑對患者進行處理,有利于改善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筆者認為原因可能與該護理措施能夠加速患者的康復等因素有關。
綜上所述,實施中醫臨床護理路徑對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效果良好,能明顯減輕患者疼痛,提高髖關節功能評分以及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實用性強,值得臨床借鑒。
參考文獻
[1]張慧.PFNA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配合中西醫特色護理[J].中國傷殘醫學,2015,23(19):151-152.
[2]蘇周偉,蘇周偉.中醫綜合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PFNA術后40例臨床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志,2015,24(16):120-121.
[3]李芬,王曉芳.股骨粗隆間骨折圍手術期中醫辨證護理效果分析[J].云南中醫學院學報,2015,38(3):65-66.
[4]陳有芬,徐志文,沈曉震,等.兩種內固定方式治療股骨干骨折合并同側髖部骨折的療效比較[J].中國現代醫生,2015,53(17):55-57.
[5]莫少媛,阮柳紅.中醫分期飲食護理對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14):370-371.
[6]夏小鳳.股骨粗隆間骨折的中醫護理體會[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2,3(32):243-245.
[7]李小寧.股骨粗隆間骨折老年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內蒙古中醫藥,2013,32(23):176-177.
[8]李朝銀,汪永蘭.優質護理服務在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圍手術期中的應用[J].吉林醫學,2015,36(13):2897-2898.
作者簡介:陳寶玲(1982-),女,廣東花都人,本科學歷,護師,研究方向: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6)10-0132-02
(收稿日期:2016.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