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資》記者 王旭波
根力多牽手甕福探索擴張新模式
《中國農資》記者 王旭波
7月2日,在2016中國農資經銷商財富發展論壇上,根力多生物股份公司牽手甕福集團,簽訂意向性的戰略合作協議,探索農資行業擴張新模式,引起了業內關注。二者能夠牽手合作,就如戀愛一樣,各自看中了對方的什么優勢,在根力多擴張的步伐中,甕福集團又將扮演什么角色,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
甕福(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前身是貴州宏福實業開發有限總公司,其主體貴州省甕福礦肥基地是國家“八五”“九五”期間建設的五大磷肥基地之一。經過20余年的建設和發展,甕福現已成為集磷礦采選、磷復肥、磷硫煤化工、氟碘化工生產、科研、國際國內貿易、行業技術與營運服務、國際工程總承包于一體的國有大型企業。公司擁有優質磷礦資源地質儲量8.2億噸、工業儲量5.8億噸。2011年公司總資產149億元,形成年產500萬噸磷礦石、150萬噸磷酸、200萬噸硫酸、350萬噸磷復肥、16萬噸工業及食品磷酸、15萬噸三聚磷酸鈉、100噸碘、2萬噸無水氟化氫的生產能力。甕福已形成以貴州為核心,甘肅金昌、四川達州、福建上杭為支撐的四大生產和研發基地。
磷化工的行業大鱷甕福和新型肥料的領軍企業根力多因為什么走到一起?貴州甕福貿易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蔣華在論壇上說,甕福未來10年的愿景目標就是專注于綠色生態,鞏固礦產資源基礎,精于化工化肥,致力于服務中國工農業現代化,驅動發展模式,引領戰略轉型。根力多生物股份公司是典型的新型肥料企業,特別是生物肥料領域的領軍企業,在生物肥料的產學研銷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和資源優勢,這正是未來發展生物有機肥料的關鍵所在。所以這次和根力多的合作是趨勢的牽引,也是雙方戰略方向上的不謀而合,值得期待和憧憬。
可以從三個層面上解讀甕福看中根力多的原因。一是甕福看好生物肥料的發展前景,但是從頭再投生物肥料研發和上馬生產項目,并不適合當下供給側改革的大方向;二是甕福的磷銨等基礎肥料,與根力多的一系列新型肥料具有產品端的互補性;三是隨著根力多的擴張和在新三板的優異表現,甕福與根力多的合作,在資本的層面具有較大的想象空間。
根力多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近些年的發展可謂風生水起。
首先是在產品上,從有機無機微生物肥料,到純發酵的生物有機肥,再到本次論壇上主推的液體肥,公司的產品鏈條以微生物為核心,逐步延伸,成為新型肥料企業產品品類較多、推新品速度較快的企業之一;在技術的層面上,從南京農業大學,到中國農業大學,再到從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留美生物學博士,并在今年成立了根力多北京研發中心,根力多生物這十幾年的技術積累和沉淀,已經塑造了其在微生物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在資本市場上,自從2014年8月登陸新三板,根力多生物如魚得水,已經完成兩輪融資,并通過資本的力量實現其在微生物技術領域的投入,更進一步強化其核心競爭力,根力多進入新三板創新層,更是為融資提供了更便捷的渠道;在商業模式上,根力多一方面在河北威縣、萬全縣和新疆庫爾勒建立新的生產基地,另外,還通過資本的手段在吉林、黑龍江實現新的擴張,逐步形成了華北、西北、東北的布局,下一步,在夯實北方市場的基礎上,將逐步滲入南方市場,實現全國一盤棋。

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現場。
根力多生物董事長王淑平看中甕福的一是其穩定的、高品質的磷資源供應渠道,二是其在終端市場上和農民心目中不可替代的品牌影響力。在雙方的簽約儀式上王淑平說:“結盟發展是趨勢的推動,未來根力多的戰略布局就是通過向上聯合資源型企業,向下聯合經銷商、小肥料企業或者畜禽糞便深加工企業,形成一個良性的生態圈。并計劃在全國范圍內的作物主產區,每300公里范圍建一個有機肥廠,回收各種有機肥料,變廢為寶,為環保和農業生產貢獻雙重力量。”
一位肥料行業的資深人士認為,不同于深圳芭田對北京阿姆斯的并購,未來甕福與根力多的合作具有更大地想象空間。在肥料行業整體低迷的大背景下,如何通過并購重組實現外延式增長,如何通過強強聯合實現廠廠融合、廠商融合將會成為未來幾年肥料行業的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