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牛王”看四川肉牛品種改良30年"/>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趙 敏,錢 亮(.四川畜牧獸醫雜志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6004;.四川省農業廳信息中心 6004)
著力完善肉牛良繁體系建設大力推進現代養牛業提質增效
——從“牛王”看四川肉牛品種改良30年
趙敏1,錢亮2
(1.四川畜牧獸醫雜志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610041;2.四川省農業廳信息中心 610041)
“體高163 cm,十字部高161 cm,體斜長190 cm,胸圍270 cm,腹圍310 cm,眼肌面積116 cm2,背膘厚4.2 mm,體重1 380 kg;父本凍精來源:四川省種公牛站;年齡:5歲”。本文作者一行于2016年4月19日前往四川瀘州市敘永縣東牛牧場,見證了四川省種公牛站曹偉博士專業精準的測量和比對,各項數據表明其可堪稱“川中牛王”。

據了解,這頭“牛王”屬美系西門塔爾雜交牛,是東牛牧場去年5月從敘永當地村民李世棋回購,經過牛場的專業精心喂養,牛王的體重繼續增加,達到現在的1380kg。當地很少見到如此龐大的肉牛,因此吸引了不少村民和養殖戶慕名前來,一睹“牛王”風采。
據四川省畜牧總站專家林勝華介紹,敘永“牛王”的產生除了養殖戶和牧場的堅持,它的背后還凝聚著幾代畜牧人的心血。
敘永縣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肉牛品種改良工作,經過30余年持續不斷改良,對改善本地肉牛品質起到了積極作用,這也是“牛王”能夠產生的條件。上世紀80年代開始,敘永縣大力推進良種肉牛繁育改良,組織實施肉牛改良計劃,堅持繁育和引進相結合,引導農戶使用西門塔爾、安格斯等優良肉牛凍精,通過人工授精技術與本地黃牛雜交改良,積極選留和引進西雜母牛,加強對雜交母牛的選留。至2016年已累計配種133268頭,新增雜交良種牛65718頭,基礎母牛新增雜交牛26287頭,雜交母牛比例達65.7%。同時,積極開展肉牛三元雜交探索,以本地母牛為第一母本,西門塔爾公牛為第一父本,對西雜F1、F2代母牛,利用夏洛萊、利木贊等品種進行三元雜交,不僅提高了肉牛生長速度,而且大大提高了個體產肉量,縮短了肉牛飼養期,目前,三元雜交面達35%。自2009年以來,敘永縣一直是四川省肉牛良種補貼項目實施縣之一,經查驗,“牛王”父本凍精就來源于四川省種公牛站2009年美系西門塔爾牛項目中標凍精。
敘永縣牛良繁體系的建設和發展也是整個四川肉牛改良30年的縮影。


四川是養牛大省,優越的生態氣候條件孕育了宣漢黃牛、三江黃牛、峨邊花牛、川南山地黃牛、平武黃牛、德昌水牛、涪陵水牛、麥洼牦牛、九龍牦牛等9個優良地方品種,是我國牛品種資源基因庫的寶貴資源。四川地方牛種普遍具有體質結實、肢蹄強健、短小精悍、耐粗食等優良特點,但體型小、生長緩慢,成年體重低、產肉少、肉質差。本地黃牛品種主要用于耕地役用,并未作肉牛培育,為了適應肉牛產業發展的需要,上世紀70年代末四川開始引進國外優良肉牛品種西門塔爾、利木贊、蒙貝利亞等肉、乳及肉乳兼用品種雜交改良本地黃牛。在原四川省畜禽繁育改良總站(現四川省畜牧總站)牽頭組織下,1978年,省政府批準成立四川省家畜冷凍精液中心站,并先后在樂山、達州、綿陽、甘孜建立了4個種公牛站,全面開展全省范圍的牛改工作,此舉對推動四川肉牛品種改良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四川養牛分散,牛改難度高,投資大,見效慢,加上市場因素,到上世紀80年代中期發展遲緩,肉牛養殖業陷入低潮。1990年以來,隨著農耕制度的改變和交通運輸業的發展,耕牛逐步退出勞役和運輸領域,亟待重新開發利用。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四川省畜禽繁育改良總站在全省18個黃牛主產縣先后開展了牛的雜交改良、人工授精、犢牛培育和肉牛育肥等一批肉牛改良及綜合配套技術推廣和示范,取得顯著成效,帶動了全省養牛業恢復性發展。進入21世紀后,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結構的改善,市場對肉牛的需求呈井噴式增加,同時肉牛養殖也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一個新的增長點,四川肉牛養殖業進入了良性發展的快車道。2009年,四川省參與國家肉牛良種補貼項目,開始了新一輪的大規模肉牛改良。30年來,全省推廣良種肉牛凍精近1000萬支,改良500萬頭(次),在全省主要肉牛生產區雜交改良基本實現了全覆蓋(地方品種保護區除外)。
四川堅持牛改30年,對改變四川傳統養牛生產方式,提高養??萍妓剑黾愚r民收入、豐富城鄉居民菜籃子產生了很大的推動作用。牛改的積極意義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改良面與改良數量不斷擴大。為推動肉牛改良,全省100余縣參與黃牛改良工作,其中宣漢、中江、漢源、筠連、敘永等縣第一批推進,積極培養牛人工授精技術人員,開展科技示范,建立人工授精站點。據2015年統計,全省有大小牛人工授精站(點)600余個,平均每年通過人工授精技術配種黃牛60余萬頭(次)。
二是成功培育地方新品種“蜀宣花?!?。在大部分地區不斷使用西門塔爾牛凍精開展級進雜交改良本地黃牛的同時,宣漢縣在四川省畜牧總站、四川省畜牧科學研究院的指導下,利用西門塔爾與宣漢黃牛的雜交優勢,導入紅荷斯坦的血緣,于2013年培育出了四川優良肉、乳兼用牛品種“蜀宣花牛”?!笆裥ㄅ!钡呐嘤c推廣運用,使全省優良肉、奶牛從全部依靠引進到引進與自主培育開發并行,為優良肉牛在全省大規模推廣運用、提高優良肉牛在全省特定自然資源條件下的適應性具有重大意義。2015年以來,“蜀宣花?!奔{入國家良種補貼品種名錄,解決了四川省盆周山區及高原地區本地牛個體偏小不宜用大型肉牛品種改良的技術瓶頸?!笆裥ㄅ!痹跅l件相對困難的盆周山區與高原地區的積極推廣,極大地擴充了全省牛改范圍,使全省除甘孜、阿壩等牦牛產區外其余地區都完全可以開展雜交改良,為全省畜牧產業調整結構,大力發展肉牛產業儲備了成熟的技術與基因物質基礎。
三是良種示范帶動作用明顯。近兩年來,受肉牛價格持續上漲,養殖效益相對較好的驅動,全省肉牛養殖投資快速增加。巴中、達州、南充、自貢、宜賓、瀘州等盆周山區增長迅速。以宜賓、瀘州一帶的白酒金三角地區增長更加明顯。一批存欄超過200頭,年出欄超過500頭的中大型肉牛養殖場陸續興建。2011年,全省僅有1家肉牛場存欄量達到國家級標準化示范場的規模,到2015年,全省已有13家國家級示范場,還有一批省市級示范場正在發展之中。至2015年底,全省牛存欄985.3萬頭,其中黃牛(雜)405.7萬頭,黃牛改良面已超過40%。

今天,隨著現代畜牧業進程的加快,四川牛改工作正在形成嶄新的格局。在條件較好的農區,不斷使用優良大型肉牛品種,通過級進雜交為主的多種雜交方式不斷培育高代雜交牛。敘永縣“牛王”的出現,充分說明這種改良技術路線是完全適合四川實際的。高代雜交牛無論是個體大小還是生產性能,完全有可能達到甚至超越原品種的性狀。敘永縣“牛王”是西門塔爾牛與本地黃牛的高代雜交牛,其個體大小已達到甚至超越了純種西門塔爾牛的平均水平。“牛王”的出現不是偶然,而是四川30多年牛改工作成果的縮影。隨著牛改工作長期持續推進,這樣的“牛王”還會在四川各地不斷涌現。■
中圖分類號:S858.31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1-8964(2016)06-0006-03
收稿日期:2016-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