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健+黃亮+戴楚虹+劉畢君

【摘要】 目的 探討陰道超聲與腹部超聲聯合檢查在宮外孕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88例經手術確診為宮外孕的患者, 根據檢查方式的不同分為對照組(接受陰道超聲檢查)和觀察組(接受陰道超聲與腹部超聲聯合檢查), 各44例。比較兩組患者的診斷結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檢出率為97.73%、附件包塊檢出率為95.45%, 高于對照組的86.36%、77.27%;觀察組誤診率為2.27%, 低于對照組的13.64%,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陰道超聲與腹部超聲聯合檢查在宮外孕診斷中具有診斷率高、誤診率低等顯著優勢, 能夠幫助宮外孕患者盡早地進入治療期, 值得推廣。
【關鍵詞】 陰道超聲;腹部超聲;聯合檢查;宮外孕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8.040
宮外孕是一種臨床上較為常見的婦科疾病, 通常伴隨腹痛、陰道出血等癥狀, 并有一定的生命危險, 成為婦女在妊娠期間需要重視的主要疾病之一。對該病患者及早確診有利于擺脫健康威脅甚至生命危險。目前, 經腹部超聲與經陰道超聲是該病兩種主要診斷方式, 二者均有一定的優勢, 但是同時也存在著差異[1, 2]。本院對確診為宮外孕患者的診斷過程進行回顧性分析, 探究陰道超聲與腹部超聲聯合應用的價值, 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88例
經手術確診為宮外孕的患者。根據檢查方式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44例。其中, 對照組年齡20~39歲, 平均年齡(25.27±4.83)歲;初次受孕17例, 經產婦受孕27例;停經32~56 d, 平均停經(44.73±8.64)d。觀察組年齡20~42歲,平均年齡(26.53±5.32)歲;初次受孕19例, 經產婦受孕25例;停經35~57 d, 平均停經(45.23±7.72)d。兩組患者年齡、孕次及停經時間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 接受陰道超聲檢查:①患者取截石位, 充分排空膀胱;②在陰道探頭上套上避孕套, 用一只手按壓患者腹部, 使探頭與子宮相貼近, 將探頭緩慢深入患者陰道內;③采用旋轉的方式對子宮腔上、下、左、右各個角度進行檢查, 對子宮附件的橫、斜面進行檢查, 觀察患者子宮內膜、孕囊、附件及盆腔積液等情況。
1. 2. 2 觀察組 接受陰道超聲與腹部超聲聯合檢查, 先做腹部超聲再行陰道超聲, 其中陰道超聲的檢查方式與對照組相同。腹部超聲檢查具體如下:①患者取截石位, 盡量喝水憋尿;②將腹部探頭平行患者腹部進行多側面的檢查, 觀察患者子宮妊娠囊、附件區包塊、盆腔及子宮直腸陷凹等部位的情況。兩組患者均使用三星公司型號為A30的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儀, 其陰道探頭的頻率為5.0~7.5 MHz, 腹部探頭的頻率為 3.5~5.0 MHz;兩組患者的檢查均由臨床檢查經驗豐富的醫生進行。
1. 3 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的檢出率、誤診率及附件包塊檢出率。患者符合以下診斷標準中的1條可判斷為宮外孕:①患者宮腔內未發現妊娠囊, 但是在宮外探測可發現強回聲團塊, 同時發現無回聲小囊被強回聲團塊包圍的情況, 出現類妊娠囊的回聲;②附件區探測到不均質的回聲團, 子宮附件的邊緣部分模糊不清;③檢查發現患者附件區有孕囊, 包膜完整, 存在胚芽, 并發現心管出現原始搏動跡象。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檢出率、附件包塊檢出率高于對照組, 誤診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宮外孕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疾病, 隨著醫療診斷水平的發展, 越來越多的診斷方式被應用于該病的臨床檢查中, 為患者的臨床治療提供了科學的理論依據[3]。目前, 該病的臨床檢查以超聲檢查較為常見, 而超聲檢查又可分為腹部超聲與陰道超聲兩種方式。腹部超聲是一種傳統的檢查方法, 該檢查方式為子宮腔外部檢查, 無禁忌證且不會引起患者的不適, 大多數的患者都可選擇該方式進行檢查。該方式能夠對患者子宮腔進行大范圍的掃描, 具有較高的腹部穿透力, 能夠準確地反映出患者腹腔內的積液情況。但是, 該檢查方式通常會受到患者的脂肪、腸道積氣及膀胱充盈程度等的影響, 不能清楚地顯示出子宮及其附件的情況, 從而降低宮外孕的檢出率[4]。陰道超聲是一種區別于腹部超聲的子宮腔內檢查方式。陰道探頭的頻率相對較高, 將高頻率的陰道探頭伸入患者陰道內檢查, 能夠規避因患者脂肪、腸道積氣及膀胱充盈等帶來的不利影響, 清晰地將患者宮腔、附件區域的細微情況顯示出來。相比于腹部超聲, 陰道超聲成像清晰有利于觀察患者盆腔積液性質、真假孕囊及附件包塊等的情況, 從而做出準確的判斷。但是, 該檢查方式會受到患者陰道壁的束縛, 靈活程度相對較差。宮外孕患者通常在停經6周后行腹部超聲可發現患者的妊娠囊, 而經陰道超聲可提前1周左右發現妊娠囊, 能夠從時間上有效降低患者宮外孕破裂出血的風險[5]。臨床上通常給予疑診宮外孕患者采用腹部超聲與陰道超聲聯合檢查的方式, 二者優勢互補, 提高檢出率。
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患者的檢出率為97.73%、附件包塊檢出率為95.45%, 高于對照組的86.36%、77.27%;誤診率為2.27%, 低于對照組的13.64%,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梅劍巧等[6]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 陰道超聲與腹部超聲聯合檢查在宮外孕診斷中, 檢出率高、誤診率低, 能夠幫助患者盡早明確診斷, 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謝家清. 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在宮外孕早期診斷中價值及臨床意義. 現代儀器與醫療, 2014, 20(4):35-36.
[2] Ku GY, Ilson DH. Chemotherapeutic options for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tumors. Semin Radiat Oncol, 2013, 23(1):24-30.
[3] 陳九軍. 陰道超聲和腹部超聲對宮外孕早期診斷的應用價值比較. 中國醫藥指南, 2014, 12(1):122-123.
[4] 郭維, 陳恩, 韋保林, 等. 陰道超聲聯合腹部B超在宮外孕診斷上的應用價值. 海南醫學, 2014, 25(21):3166-3168.
[5] 盧艷明. 腹部超聲聯合經陰道超聲在婦科急腹癥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5, 19(15):189-190.
[6] 梅劍巧, 徐永遠. 腹部超聲與陰道超聲在異位妊娠中的臨床應用. 醫學影像學雜志, 2014, 24(8):1423-1425.
[收稿日期:2016-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