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建敏
【摘要】 目的 探討肩胛骨骨折嚴重移位的手術治療效果。方法 36例肩胛骨骨折嚴重移位患者, 根據患者的實際骨折情況選擇合適的入路方式, 骨折復位后給予相應的固定治療, 觀察治療效果。結果 所有患者傷口均一期愈合, 未發生神經損傷和感染。用 X線片對患者骨折愈合情況進行觀察, 患者骨折愈合時間為6~12周。36例患者中, 優22例, 良12例, 一般2例, 差0例, 治療優良率為94.4%。結論 肩胛骨骨折嚴重移位患者給予恰當的手術方式, 進行早期功能鍛煉, 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和預后。
【關鍵詞】 肩胛骨骨折;嚴重移位;手術療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8.079
肩胛骨骨折嚴重移位多由高能量外力引起, 由于高能量的作用, 除了造成肩胛骨骨折之外還會引起腦、胸、頸椎等部位的嚴重復合傷, 增加了臨床治療難度。肩胛骨骨折嚴重移位的治療應當在患者病情初步穩定后進行手術治療, 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礙[1]。本研究回顧性分析本院收治的 36例肩胛骨骨折嚴重移位患者的臨床資料, 探討肩胛骨骨折嚴重移位的手術治療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 2012年 2月~2014年 2月收治的 36例肩胛骨骨折嚴重移位患者, 經相應的檢查和臨床癥狀體征分析均符合肩胛骨骨折嚴重移位的診斷標準。患者中男 25例, 女 11例, 年齡 16~52歲, 平均年齡 (32.5±6.6)歲。左側肩胛骨骨折 20例, 右側肩胛骨 16例。致傷原因:高處墜落傷 14例, 車禍致傷15例, 重物砸傷7例。合并傷:顱腦損傷8例, 肋骨骨折12例, 同側鎖骨骨折 7例, 同側胸外傷 6例, 肱骨骨折3例。
1. 2 方法 患者入院后, 需要積極處理患者頭、胸、肺等部位合并傷, 然后對患者行常規全身檢查和胸部 X線片。患者如有神經損傷可行肌電圖檢查。患者全身情況基本穩定后, 1~3周內進行肩胛骨骨折和鎖骨骨折切開復位、重建鋼板或拉力螺釘內固定術。手術時間在患者受傷后 3~7 d內開展, 對患者實施全身麻醉, 行肩胛骨后路。患者體位取側俯臥位, 切口從肩峰開始, 向下到肩胛骨下角, 使切口呈弧形。在肩胛岡處分離三角肌, 行銳性切斷三角肌, 三角肌切除過程中需預留一部分以待后期修復, 三角肌小心從外側翻開, 將小圓肌以及岡下肌暴露, 操作過程中避免損傷肱返神經或者腋神經。將骨折處充分暴露, 將骨折端血腫清除, 骨折復位。采用重建鋼板按肩胛骨內側緣或者外側緣塑性, 緊貼內外側安裝鋼板固定, 對于合并鎖骨骨折患者需先將切口內固定。復位和固定完成后進行縫合, 縫合時需將切開的肌肉復位縫合, 肌肉間防止常規負壓引流管。患者術后給予防感染治療, 給予 3~7 d的抗生素, 用三角巾懸吊患肢貼胸制動1周。1周后肩關節可適當活動, 手術后 2周切口拆線, 術后3周在原有活動量基礎上增加主動輔助鍛煉, 術后 6~8周開始主動鍛煉。
1. 3 療效評定標準 采用 Hardegger肩關節功能評定標準:優 :外展肌力Ⅴ級, 肩周未出現痛感, 肩關節活動不受限制;良:外展肌力Ⅳ級, 肩周有輕微疼痛感, 肩關節活動略受影響;一般:外展肌力Ⅲ級, 肩周中度疼痛, 肩關節活動中度受限;差:外展肌力Ⅱ級, 肩周嚴重疼痛, 肩關節活動受到限制限制。優良率=(優 +良)/總例數×100%。
2 結果
術后對患者進行為期 12個月的隨訪, 所有患者傷口均一期愈合, 未發生神經損傷和感染。用 X線片對患者骨折愈合情況進行觀察, 患者骨折愈合時間為 6~12周。36例患者中, 優 22例, 良 12例, 一般 2例, 差 0例, 治療優良率為94.4%。
3 討論
肩胛骨骨折嚴重位移患者多由高能量直接暴力損傷所致, 輕度的肩胛骨骨折無須手術治療, 采用保守治療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對于嚴重位移的患者則需在患者病情穩定后進行手術。肩胛骨骨折嚴重位移患者在骨折處會因各種原因產生較大的血腫, 引起肩袖肌肉痙攣, 另外由于前鋸肌和胸小肌的牽拉作用, 骨折處會有劇烈的疼痛感[2]。肌肉牽拉骨片劇烈會使孤品穿入肌肉, 刺激胸膜, 影響患者早期活動。骨折愈合過程中也容易產生骨痂, 影響患者肩胛胸壁關節的活動度。肩胛骨骨折嚴重移位常伴有其他合并傷, 因此在手術治療過程中需對合并傷進行處理。手術前需用X線片等檢查手段對骨折進行全方位的檢查, 為手術操作提供充分依據。肩胛骨骨折嚴重位移患者需根據不同的骨折類型選擇相應的內固定, 對于肩峰以及喙定骨折患者, 可選擇鋼絲張力帶固定, 當喙突復位后可以加壓螺釘固定, 這樣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3, 4]。對于肩峰部小的骨塊可采用吸收線直線縫合固定, 如果患者出現有頸部骨折或者身體其他部位骨折, 則需選擇重建鋼板或者1/3骨形鋼板內固定。骨折部位如果是肩盂緣骨, 復位后可以用拉力螺釘或者空心釘內固定。
患者術后逐步穩定之后, 可以進行適當的功能鍛煉, 合適的鍛煉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預后。通過功能鍛煉可以有效預防肌肉粘連的情況發生, 有助于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環, 有利于盡快消除腫脹情況。另外通過功能鍛煉也可以有效預防軟組織痙攣、創傷性關節炎以及關節僵硬情況的發生, 使骨折愈合時間縮短, 加快骨折愈合。手術后也可以采用中藥外敷的方式幫助改善局部功能。通過中藥外敷, 藥物通過腧穴、皮毛等可以由表及里的滲透到肌肉中, 可以起到疏通碘理、痛經活絡、調養氣血、活血化瘀的功效。
本次研究中, 所有患者術后對患者進行為期12個月的隨訪, 隨訪結果顯示, 所有患者傷口均一期愈合, 未發生神經損傷和感染。用X線片對患者骨折愈合情況進行觀察, 患者骨折愈合時間為6~12周。36例患者中, 優22例, 良12例, 一般2例, 差0例, 治療優良率為94.4%。充分提示手術治療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 肩胛骨骨折嚴重移位患者采取合適的手術方式, 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 改善患者生活, 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馬繼征.肩胛骨骨折嚴重移位的手術治療分析.臨床醫學, 2012, 32(4):78-79.
[2] 楊冰.肩胛骨骨折嚴重移位的手術治療分析.基層醫學論壇, 2013, 17(17):2253-2254.
[3] 董文林, 余洋, 何登偉, 等.嚴重移位的肩胛骨骨折的手術治療. 實用骨科雜志, 2011, 17(3):206-208.
[4] 華民, 李柱山. 肩胛骨骨折嚴重移位的手術治療體會.中國醫學創新, 2012, 9(17):115-116.
[收稿日期:2016-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