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華早報》8月3日文章,原題:在多次被投訴設施少且差后,北京尋求在城市規劃中加入母嬰室在公共場所遭遇尷尬后,一些媽媽要求為母乳喂養提供更多隱私空間和更好的條件。這種迫切要求得到很多人回應,尤其是在中國放松獨生子女政策后,預計未來會有更多嬰兒出生。
國家衛計委負責人說,在公眾認識到母乳喂養的重要性后,衛計委面臨提供更好社會支撐條件的新挑戰,將推動有關部門把母嬰室建設納入城市建設規劃,以解決社會廣泛關注的公共場所母嬰室缺乏、哺乳環境差等問題。
多年的宣傳帶動了選擇母乳喂養的中國媽媽人數的上升。國家衛計委表示,2008年時6個月內嬰兒純母乳喂養率僅為27.6%,到2013年已上升為58.5%。但中國媽媽們發現,當她們需要在公共場所母乳喂養孩子時常處于尷尬境地。去年11月,一名婦女在北京地鐵里用母乳喂孩子被人拍照傳到網上,一些人批評她行為有失檢點。這名婦女說3個月大的兒子餓了鬧著吃奶,但地鐵站里沒有母嬰室。
設施良好的母嬰室或許能在中國高端購物中心找到,但機場、火車站或醫院幾乎都沒有。一名全國人大代表說,很多新媽媽都有過尋找角落給孩子喂奶的經歷,有的用大衣遮擋著,有的甚至在氣味難聞的衛生間里。原因是很多公共場所沒有母嬰室,為數不多的母嬰室也經常只有一張桌子、一把椅子。▲
(作者莊屏卉,陳一譯)
環球時報2016-08-04